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第七回主要内容概括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安顿好刘姥姥,周瑞家的上门禀复王夫人。恰逢宝钗陪母府上消闲。与宝钗寒暄中,说起宝钗旧病复发,巧食冷香丸之事。又受薛母之托,送宫花给府上众小姐姐。

  周瑞家送花自王府由近及远,先给三春姐妹。再到凤姐处。光天之下,凤姐正同贾琏关门挡帘,艳语调情,鸳鸯弄水,逍遥快活。只得由平儿拦在外面收下宫花。此处描述极为隐晦,仅以几个丫鬟做冰山一角。因最后到黛玉处,黛玉性情乖癖,只冷语搪掖。

  宁府再设宴,独请凤姐。凤姐尤氏嘻笑怒骂,却也欢乐。此宴宝玉得见秦钟,二人一见如故,互生倾慕。见秦钟,宝玉愧觉自己如泥猪癞狗,枯木腐株。见宝玉,秦钟羡其金冠玉服,娇婢侈多。二人立计议同入家塾,常伴左右。

  至夜宴毕,焦大酒后乱性,失言吐出荣宁二府淫陋丑事。

  《红楼梦》读后感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时候,对“红学”的说法是有些怀疑的。那时候我没有办法想象,一本书可以成为一门学问。直到自己也品读过、学习过,才知道其中的深意。

  《红楼梦》当中咏柳絮的词便是如此。古人写状物的古诗词,并不是单纯为了描述应该物件,而是为了托物言志,达到寓情于景、寄情于物的效果,因而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便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立意,寄托不尽相同的感想和寓意。大观园中的几次诗会都体现了这一点。

  薛宝钗笔下的柳絮是坚强、积极、主动的,尽管柳絮没有根,但它“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不仅如此,柳絮不甘于被命运摆布,它要积极借助于外界的力量,做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词语之间的豪情壮志让人拍案叫绝,一改女子诗词中的哀艳。这种与众不同的寓意,也是宝钗性格的体现。

  林黛玉笔下的柳絮是悲凉的,如同那些漂泊无依的女子,和她一样没有自己的家园。柳絮没有自主性,因而它“漂泊亦如人命薄”,那有如棉桃一般的白色又勾起了黛玉的愁绪:“韶华竟白头”,年纪轻轻的她,却是身体虚弱,自知命不久矣,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吧。柳絮嫁与东风,她的生命在风中消散。

  作者能够将满腔热血与多愁善感拿捏得如此准确精到,且一人同时作出多首不同题材的诗词,这一方面就已经令人惊叹。而“柳絮”这个意象在全书中也有着明确的寓意,它指向着荣国府、宁国府当中美丽女子无依无靠的命运,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悲剧。这一意象与全书的主旨立意相契合。

  如柳絮一般的人生,终究是无奈的悲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场面构成与变化的2+1模式
红楼梦第91—120回主要故事情节梳理
贾府四春(节选) 文 | 王博
金陵十二钗:红楼一梦,香消玉殒
《红楼梦》柳树的妙用:一树两喻,隐写贾府众人命运之悲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此生最致命的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