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900多字的“说明书”,只说了三个字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这句尚称得上的清丽的写景佳句出自康熙之手。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原来康熙除了皇帝当得好之外,诗也写得不错。

事实上,康熙除了作为一代帝王,创下了外退强敌,内除割据的不世功业之外,他在日常生火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他对西洋的实物格外感兴趣,尤其对西洋的药物关注有加。

他还曾经命人向西洋来使讨要过巧克力,属下的人立刻找到西洋使节讨要巧克力,并且仔细询问巧克力的用法,用详细的笔墨写成一封说明书,康熙看完之后,却不满地问了三个字,其后就再也不提巧克力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巧克力到底因何受了康熙帝的冷落呢?

1706年,赫世亨接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圣旨,康熙皇帝让他去找巧克力。

赫世亨此时的官职是武英殿总监。在康熙十二年的时候,康熙为了发展文化事业,曾经在武英殿内设计刊书局,专职负责修订和刊印图书,所以,作为武英殿总监,赫世亨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和各类钦定图书和儒学经典打交道,而不是去找西洋来的巧克力。

但是,赫世亨这人很受康熙喜爱,所以,除了刊印图书的正职工作之外,康熙偶尔心血来潮,还会临时给他分配一些“私活”,比如帮皇帝找古书孤本,或者名贵珍稀的扇子,而这次的找巧克力的活正是这种私活。

大清朝的人在此之前从未听过巧克力为何物,赫世亨一听也两眼一黑,但是他却并未因此而惊慌失措,因为这已经不是康熙第一次下旨讨要西洋物品了。曾经见识过西洋药品金鸡纳霜治疗疟疾的奇效之后,康熙便多次向西洋使者讨要各种药品,所以,这次任务对赫世亨来说不过是轻车熟路。

更何况圣旨中已经给他指出了明路,让他去找西洋特使铎罗。这位铎罗特使出生在意大利,因为熟知神学和民法而得到了罗马教皇的器重,被作为使者派到中国,来到中国之后,一向喜爱西洋器物的康熙皇帝对他以礼相待。

于是,赫世亨立马来到了铎罗的居所,向他说明了大清皇帝的旨意,询问他此行有没有带多余的巧克力,如果有便上贡一些给皇帝。铎罗翻检了行李,找出了一百五十块巧克力,全部交给了赫世亨,让他进献给康熙皇帝。

当然,作为一个精明干练的办事官员,赫世亨并没有直接把巧克力进献给皇帝,而是仔细询问了巧克力的相关用法,并且写就了一篇长达九百字的说明书。那么,这篇说明书中都说了些什么东西呢?

巧克力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毕竟是新奇未知之物,所以,行走官场多年,做事沉稳的赫世亨并没有将其直接进献给康熙皇帝,而是做了一系列铺垫工作。

首先,他对这一百五十块巧克力进行了筛查,认真对比了巧克力的形状,光泽等诸多因素,精益求精,最终,只有五十块巧克力通过了“海选”,获得了被呈献给康熙皇帝的资格,而其余的三分之二都被淘汰了。

其次,他又去找到了西洋医师鲍仲义,向他请教这黑乎乎的东西应该怎么吃。当时地欧洲人都是把巧克力当作饮料食用,于是鲍仲义便告诉他应该用罐子煮开,放入糖水,再用匙子搅拌。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赫世亨又连忙命人去为康熙皇帝定制了一套饮用巧克力的餐具,其中就包括了一整套银器以及黄杨木制成的用来搅拌的签子,然后将他们全都装在柳条做的小匣子中。

最后,为了预备康熙提问,赫世亨还详细询问了巧克力的成份和特性。鲍仲义已经来中国有一段时间了,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于是便用中医描述药物的语言说道,巧克力性温,味甘苦,由八种原料配制而成……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赫世亨在从鲍仲义处离开之后,还去询问了另外一个传教士,在另一个传教士口中得到了与鲍仲义相差无几的说辞之后,赫世亨才放下心来。他把巧克力的用法、特性、成份、产地等内容,事无巨细地写成了一篇文章,共达九百多字。连同柳条匣子,还有精挑细选出来的五十块巧克力一齐进献给了康熙皇帝。

赫世亨原以为这次的任务自己算是完成得挑不出差错了,但没想到康熙看完“说明书”后,说了三个字,让他一下子目瞪口呆。

康熙看见洋洋洒洒地九百字文章,眉头微皱,耐着性子通篇读完之后,终于忍不住问道:“有何效?”

原来康熙把巧克力当成了和金鸡纳霜一样的某种西洋药物,在看到赫世亨写了一长篇说明,却只字不提药效的时候,便认为赫世亨办事不会抓重点,把赫世亨训了一顿,让他回去问明巧克力的药效。

赫世亨只得再次找到鲍仲义,鲍仲义缺告诉他,巧克力根本不是药,只是一种饮料,如果非要说效用的话,那就是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赫世亨打听清楚之后,便把鲍仲义的话原原本本地回禀给了康熙。

康熙听说之后,却顿时对巧克力没了兴致,原来忙活了大半圈,所谓的巧克力只是和中国的茶差不多的一种饮料。中国地大物博,茶树种类众多,何苦去喝这外国的茶呢?于是巧克力刚入宫面圣,便被“打入冷宫”,再也没有获得被“宠幸”的机会。

其实,从康熙嫌弃巧克力的这样一个趣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隔阂,因为我们通常以自己的固有认知去解释未知的事物,这样便难免产生误会,只有我们多沟通,多了解才能够避免这种误会,促进文化的融合。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900多字“说明书”,说:为何没写功效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1千字的说明书后,回复了3个字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近千字的说明书,只说了三个字
康熙帝对巧克力有如此误解,难怪他一辈子也不吃巧克力
巧克力“承蒙圣旨召唤”入清宫
西药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康熙皇帝充当小白鼠,还把巧克力当药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