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灭亡前夕,全国九位总督都在干什么?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下令调集军队予以镇压。在此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身处一线、手握大权的各省总督的态度决定着王朝的命运。

当时全国共有九个总督,从武昌起义到大清灭亡的这段时间里,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最后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湖广总督

最后一任湖广总督是博尔济吉特·瑞澂,看姓氏便知此公是蒙古人,可实际上他的旗籍是满洲正黄旗,与孝庄文皇后同根同族。

瑞澂出生名门,是晚清著名大臣琦善的孙子,他于宣统二年调任湖广总督。作为满清封建统治的维护者,瑞澂是一个死硬的保守派,在四川保路运动中,与四川总督赵尔丰残酷镇压革命党。

可以说武昌起义的爆发与瑞澂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忠诚的封疆大吏,骨子里却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革命军的实力其实远不如清军。瑞澂若是不逃跑而是采取雷霆手段,不至于酿成大祸。

后来孙中山先生评价瑞澂说:“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临阵退缩、丢失城池按《大清律》以死罪论,瑞澂逃亡上海以后,被清廷革职。民国以后他的家产也被没收,到了最后可谓是名利双失。

两江总督

最后一任两江总督是张人骏,此公是近代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若非生不逢时必有一番作为。

光绪三十三年,日本侵占东沙群岛,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人骏建议收回东沙群岛,并派出提督、副将亲赴国西沙群岛勘定15座岛屿,并在永岛升起了大清的国旗,捍卫了南海诸岛的领土完整。直到现在,南海诸岛中还有一个以“人骏滩”命名的岛礁。

武昌起义爆发后,迅速蔓延至两江三省,张人骏独木难支,他与江宁将军铁良逃往上海。

总体来说,张人骏还是忠于大清的,民国时袁世凯几次请他出山皆被拒绝,后移居青岛直至去世。

两广总督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是张鸣岐,此公乃举人出身,在老师岑春煊的推荐下,不数年越居高位,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

黄花岗起义时,张鸣岐已实授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在他的残酷镇压下,革命党人林觉民等几十位烈士被杀害。

表面看张鸣岐对清王朝无比忠心,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他一边镇压革命党讨好清政府,一边又借着办新政来拉拢革命党人,以达到沽名钓誉的目的。

不过这种手段终究是不能持久的,革命党人很快就看穿了张鸣岐的真面目。及至武昌起义爆发后,以黄兴等为首的革命党率军冲进总督府,誓要生擒张鸣岐为死去的烈士报仇。

张鸣岐后来逃至日本,民国时改换门庭为袁世凯称帝出力献策。但张鸣岐最让人不齿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居然甘心为汉奸,作了日本人的特务。抗张胜利后,在一片喊打声中,张鸣岐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闽浙总督

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是满洲正白旗人松寿,姓佟佳氏。作为与大清相始终的满洲八大姓之一,佟佳氏家族从太祖时期开始名人辈出。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松寿没有道理背叛大清,武昌起义爆发后,松寿坚决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调集全省军队予以镇压。

只不过,此时的大清大势已去,绝非松寿所能挽救。兵败之后,松寿在府中吞金自尽,也算是为大清尽了忠。后来清廷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忠节”。

云贵总督

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是李鸿章的侄儿李经羲,李经羲不是顽固的保守派,但也非不忠不孝之人,他骨子里对大清是怀有感恩之心的。

老李家世受皇恩,眼看大清虽然要亡了,可世道人心不可欺。如果连他都公然反叛清廷投靠革命党,那么他死后又如何去面对他的伯父李鸿章呢?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李经羲还是有限度了制止了革命党,不过他的手段比较宽容,没有予以残酷镇压。

革命取得胜利后,以蔡锷为首的将领们很尊重这位总督,或许也是靠着李鸿章的福佑,蔡锷等人没有为难李经羲,而是将他秘密送出云贵。

李经羲颇有骨气,曾做过民国政府总理,但因反对袁世凯称帝,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晚年移居上海。

四川总督

最后一任四川总督是赵尔丰,此公以捐纳入仕,一步步高升位列封疆大吏。他对大清绝对死心塌地,保路运动时,不惜一切代价镇压叛乱。

要说赵尔丰也非一无是处,他担任四川总督时,为维护西藏的安定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

武昌起义爆发后,四川的清军已不听赵尔丰的调遣,革命党人召开官绅大会,宣布四川独立,成立军政府。赵尔丰因暗中阻挠,致使局面不稳。

为了巩固革命成果,革命党人于12月12日,判决赵尔丰死刑,在皇城明远楼公开处决赵尔丰。

陕甘总督

最后一任陕甘总督是长庚,此公姓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作为血统纯正的满洲贵族,长庚倒向革命党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时,武昌起义短时间内蔓延全国各省,而陕甘地区却是一个例外,因为长庚的前一任总督升允举措得当,革命的火种没有在陕甘地区得以发展。

长庚任职期间,陕甘仍牢牢掌握在清廷的手中。遗憾的是,大清终究还是灭亡了,长庚有心无力。当他接到宣统逊位诏书的时候,唯一的选择便是交出总督关防,如此也算是全身而退了。

长庚后来没有参与民国的政务,内心中始终奉宣统为皇帝,几年后长庚在悲痛的情绪下郁郁而终。

直隶总督

最后一任直隶总督是陈夔龙(实际上是张镇芳,仅担任了十天故而不计),此公是一个老官僚,历任督抚十余年,他态度守旧,坚定维护祖宗成法。别说是改朝换代,就是戊戌变法、改革官职、废除科举,他也是一门心思反对的。

陈夔龙所处的直隶乃天子脚下,清末时直隶乃是袁世凯的地盘,陈夔龙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直隶这个地方有实力强悍的北洋六镇,并没有受到武昌起义的波及,故而陈夔龙不需要在大是大非上做出抉择。

宣统逊位后,陈夔龙痛心疾首也无心政治,此后数十年他一直作为满清遗老的代表,捍卫着内心那点仅存的“皇家恩典”,直到解放前一年,他才在上海去世。

东三省总督

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此公名气很大,是时任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哥哥《清史稿》就是在他的主持下撰修的。

老赵家同样也是世受皇恩,赵尔巽翰林出身,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这样的经历就注定了赵尔巽不会轻易背叛清廷。

东三省是满人的老家,又限于地理原因,武昌起义爆发后,赵尔巽与革命党人并有机会正面对抗。但他仍组织力量成立保安会支援各省镇压起义。

宣统逊位后,赵尔巽曾短暂在民国政府任职,晚年主要的精力主要用在修《清史稿》上,客观地说,赵尔巽是大清的忠臣,为官时政绩也不错,只是在那个特定的背景下,他没有顺应时代潮流,让人颇觉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灭亡后,九位末代总督结局如何?一人枪决一人自杀一人遗臭万年
溥仪退位时地方上的九大总督是什么表现
大清灭亡后,九位总督的最后下场如何?
清朝灭亡后,九大封疆大吏的结局
溥仪逊位后,手握重兵的9位封疆大吏下场如何?你可能永远猜不到
清朝灭亡后,九位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的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