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乐盛世-朱棣的文治武功 

自古能在嫡庶之争中获胜,最终取代嫡长子成为帝王的人,大多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李世民就是这样,玄武门之变后,开启了贞观盛世,不过他好歹有李渊背书,李渊虽然是被逼迫,却也是下令宣告李世民为下一任帝王,除去齐王党和太子党,天下也是莫不景从,而朱棣就不太一样了,所以,他需要用永乐盛世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所以,他是成祖,是在明朝史书上,大明消失四年的奠基人,是一个功过参半,让人难以评论的帝王。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并非嫡子,上面的三个哥哥,太子朱标,晋王,秦王都是嫡子,而他出生时候朱元璋忙于征战,也没有看他一眼,直到攻克南京,改名应天府,才算是奠定了根基,于是分封诸多儿子,派他们回凤阳老家,一方面是衣锦还乡,另一方面是让他们体会民间疾苦,这方面来讲,朱元璋无疑是个不错的皇帝,他对子孙的教育还是很合格的,因此,他的儿子们除了朱标外,大多都是武将,而朱棣无疑是其中佼佼者,成年后从军,屡立战功,又在大明第一武将徐达麾下。1380年,受封燕王,坐镇北平,多次北伐并取得赫赫战功,在北平一带军队中名声显赫,后迎娶了徐达的女儿,可以说在军中也是显贵,朱元璋也多次称赞朱棣像自己,让朱棣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不过那时候,朱标如日中天,背后是沐英,李文忠(李景隆父亲),马皇后,更有朱元璋的宠爱,还是嫡长子,更重要的是,他是宋濂等文臣所支持,可以说他有刘盈的优势,却比刘盈更适合做一个帝王。朱棣在等,如果没有局势变化,只能是哥哥登基,他没有能力去改变,直到朱标去世,其他的兄弟们抢夺太子位置,惹怒了朱元璋,最终立下了朱允炆为太孙,继承皇位,朱棣明白,自己或许有机会了,他在此期间大量结交勋贵武将,以待机会,直到,朱元璋去世,还把锦衣卫废除了。虽然皇帝权利还是很大,可是锦衣卫这种利器,朱棣还在用,纪纲执掌大量锦衣卫,继续收集情报,和各地勋贵交流,同时,为那张椅子做准备。

其实叔侄二人最后一次见面应该是在朱元璋面前,朱允炆战战兢兢,看着自己这位强势的叔叔,最终问爷爷,以后叔叔们造反怎么办,朱元璋沉默了,最终留下了耿炳文,在他想来,一地之军,不足以掀翻天下,那个时候的京营,还很强大,身经百战。朱允炆登基后,在齐泰,黄子橙二人唆使下,迫不及待的开始削藩,对自己的叔叔们下狠手,逼死了好几个,代王,岷王,这一瞬间失去了朱家宗族的心,而朱棣,是第四子,前三位去世后,其实属他辈分高,且能力卓著,很快朱允炆把目标对准了他,四年的靖难之役,除了燕军舍生忘死,朝廷屡次昏招外,就是那些勋贵对朱允炆的不满了,朱棣多次死里逃生,不仅仅是运气可以说明的,可惜他们没想到朱棣冒险突击南下,直接攻破南京,占领了应天府,成为了新的帝王,而大明天下,变得风雨飘摇。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是朱元璋亲手指定的继承人,首先不接受的就是史家,是文臣,方孝孺被诛杀十族,依旧不肯低头,何况各地的封疆大吏?在北平城困居多年的朱棣,只能沿用建文旧臣,而他们,大多数还是心向建文,此外,建文旧派实力依旧强大,不得已,朱棣再次全国复起锦衣卫,纪纲大权在握,锦衣卫再次遍布天下,而朱棣,也开始了他的永乐朝。

首先是名声问题,他用杀戮制止了民间的议论,宣布自己是成祖,直接继承了朱元璋,而把建文四年空着,这样史学家无奈退步,这就是大明初期空白的四年。之后,朱棣用锦衣卫为耳目,控制天下。随后对勋贵重新洗牌,英国公成为了大明第一勋贵,以制衡文武,而对文臣,他更改了朱元璋的内阁,设立内阁大学士,也就是首辅之位,宰相实际上再次恢复,而且立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这位太子得到了文臣的青睐和支持,也崇尚儒家文化,以此和儒家和解,而次子朱高煦和三子,又因为军功卓著,只能放在身边,怕他们去地方再次起兵。可以说,永乐一朝矛盾,麻烦重重,朱棣就如同走钢丝一样,只能慢慢来,他派出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宣告国威,另一方面也是消除朱允炆的威胁,毕竟内陆锦衣卫都找不到的人,只能是逃亡南洋了。对朱标的嫡子,吴王也只能继续软禁,没有其他的办法,此外就是修永乐大典,召集大量朝廷文人为自己所用,而科举,基本没有读书人参与,只能是选用那些已经为官,而没有死在靖难之役中的文臣。杨士奇等三杨赫然在列,在朝廷中支持朱高炽,为太子党。朱棣不仅仅是内修,还要北伐,民族情结是转接矛盾的最好方法,而且北元的威胁确实还存在,朱棣必须打,打的好就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史书上评价,还有宗庙的庙号,他必须打,当然,还有自己年迈,对三个儿子的不放心。

他带着孙子朱瞻基和汉王,赵王两个儿子出兵,北伐鞑靼,瓦剌等少数民族,留下太子监国,把大量的权利留给太子,就像托孤一样,聪明的朱高炽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可惜汉王不明白,这也是父子最后一次见面,朱棣就死在了北伐的营地中,五次北伐再一次证明了大明的强横,瓦剌直到英宗登基才有能力寇边,可见一般。最后的岁月,他把都城迁徙到了北京,以应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威胁,靠着京师的指挥能力,来对抗游牧民族的劫掠。因此明朝有两个都城,应天府和北京城,南方以魏国公为主,设立六部,多为养老之地,或者底层官员磨砺之地,北方为皇帝,朝廷所在之地。

1421年,朱棣去世,庙号太宗,多年后,嘉靖改为成祖,恢复了朱允炆的建文,而更加尊崇朱棣,毫无疑问,永乐是堪比洪武的盛世,文治武功,皆为上乘。但是朱棣不是一个仁慈的人,锦衣卫,诏狱,还有各种大案,我想,除了嫡长子,需要一位宽容的帝王,才是朱高炽登基的原因吧。永乐一朝,宣扬国威至南洋,大宝船证明了航海技术,永乐大典更是一时之精华,可以说,是永乐皇帝得以流传后世的宝物,朱棣虽然篡夺了侄子的皇位,却无疑比建文做的更好,我想,朱元璋也是愿意的吧。所以,朱棣当的起一声永乐大帝,男儿,不过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缙——侍奉三代皇帝,最后却因说错话遭诬陷被害
茹瑺服毒,蹇义入狱: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乐时期仕途如何?
神童、才子、《永乐大典》主编,明初文臣解缙
朱棣之逼死解缙:皇帝的宠信有多重,痛恨就有多深
明朝不世出的才子,被朱元璋视作儿子,因恃才傲物被埋进雪堆冻死
朱棣看到一个死囚的名字,随口问道:他还活着啊?大臣回话他:明天必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