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胡发贵--论“孔孟儒学”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

除了学者,历代统治者对孟子的不断表彰,为孔孟儒学的出现提供了政治支持。宋理宗“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的诏书,俨然确认了孟子为孔子后第一人的历史地位。清康熙《孟子赞》中,也同样肯定了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历史定位:“哲人既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子攸传,禹功作配。“(《重纂三迁志》卷首)皇帝认可孟子的道统地位,不仅拉近了孟子与孔子的距离,而且还以权力的意志,强化了学者们所掀起的“贵孟”运动。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的封建集权社会,权力就是真理和是非的标准,皇上说孟子传孔子之道,那么孟子也就是圣人的传人,即为圣人的化身,于是,孟子的“亚圣”地位便神圣不可置疑和动摇,“孔孟之道”或“孔孟儒学”的说法,也就更具合法性和权威性。 

胡发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庙
孟轲何时被称为“亚圣”?
论曾子在儒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一)
孟子如何“被亚圣”?
人物春秋 | 500年的论定
能成为圣人有多难?从古至今只有5个半圣人,最后半个仍争议不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