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曲无可奈何的千古悲歌两个无辜圣化的道德楷模
 
分类: 读书偶得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首阳山上,日落西山,天地苍茫,伯夷、叔齐两兄弟反复呤唱着这首《采薇歌》,倾诉着内心的怨恨和悲伤,发泄着对周武王伐商纣的不满,最终因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是商朝属国孤竹国君三个儿子中的老大和老三。按照当时的礼制,王位的继承是立嫡立长,但孤竹君不知哪根筋搭错线了,竟遗命让老三在自已身后为继承人。未曾想,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请大哥伯夷继承王位,可伯夷以不能违背父王遗命为由拒不接受,并偷偷出走。叔齐见此也不肯做国君,以找兄长为名也出逃国都,国人只好立中间的那一个儿子做了国君。天上有时真可能掉烧饼,王位就这样没有半点玄念被原来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老二坐上。
       先后为避王位而出逃的兄弟在外相遇后,商量一齐到西岐去,因为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善待人们。但他们历尽艰辛,不远万里从河北的卢龙走到陕西的西安,正遇到姬昌的继承人周武王率兵伐商纣。遵于礼法的兄弟俩认为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于是不管不顾地拦在周武王的马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幸被姜太公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制止,才未被周武王的手下杀害。后武王克商,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两兄弟耻食周粟,躲到甘肃渭源的首阳山采野菜而食,及饿将死,作了这首为自己而作的千古挽歌。
       孔子是第一个站在道德的高度评价伯夷、叔齐的,“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将伯夷、叔齐作为“仁、义、礼、孝、悌”的典范加以赞许。孟子也称伯夷、叔齐“圣之清者”,韩非子的“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为人标准,更是将两人推上无以伦比的道德高度。后世多受孔孟思想影响,将伯夷、叔齐当作为节义殉道的化身推崇备至。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伯夷、叔齐编在列传的首篇,这其中原故,是基于儒家所说的“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我们就逐项对照看看伯夷、叔齐是否称得上典范。
      “去国不顾,无视臣民,是否称得上仁?”
       “不分黑白,无视纣恶,阻武王吊民伐纣,是否称得上义?”
       “以己之死陷周武于不义,是否称得上义?”
       “不察时势,不识大道,凭己之识叩马谏阻,是否称得上智?”
        “先是侧身周室以养,后又耻食周粟,避之首阳作歌攻击周室,是否称得上信?”
       “对纣不念旧恶,对周却满怀怨愤,逃之首阳山作不配合新朝态度,是否称得上恕?”
       “弃国别家,上不事王朝,下不恤百姓,率性而为,是否称得上忠?”
       “不遵父命,双双出国而行,置父江山不顾,宗室不理,是否称得上孝?”
       “父命不遵,王国臣民不顾,陷弟于不忠不孝,构兄于不仁不义,是否称得上悌?”
       通过以上的分析,之所以把伯夷、叔齐推为道德的典范,说白了,就是一种需要,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遵守统治秩序。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各国王侯为争位、争权而发生所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斗争层出不穷,所以孔子希望大家能向伯夷、叔齐学习,相互谦让,用心用意可谓良苦。这也正应了老子所说的“大道废,仁义出。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伯夷、叔齐感慨唐尧、虞舜、夏禹贤圣禅位的一去不复返,已是痴人说梦,孔老夫子寄希望于君王将他们作为学习的典范,已然成空,倒成了君王控制臣民的利器,这是孔老夫子未曾想到的,也如老子作《道德经》,本意是劝君王遵道寡欲、为善利民,并传授如何治国理政的方法,但却被解读成让天下人少欲无为、循规遵矩一样。
       历史和历史人物原来都是可以根据需要加于利用。
                                                                        2016年9月12日
                                   
                                                                      摘自:江南---吴桐的新浪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山饿夫
白话史记之伯夷列传第一
伯夷、叔齐的故事
不识时务
蝇附骥尾
抓住每一次成名的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