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廉颇的故事:负荆请罪将相交和,被疑遭忌丹心可鉴

  廉颇(生卒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忠君爱国,丹心可鉴。他与蔺相如的“将相和”传为千古佳话。

  一、负荆请罪将相交和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作为赵国的大将领兵伐齐,攻下了齐的阳晋城,大获全胜,拜为上卿。其后秦军伐赵,占领了石城。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磋商,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蔺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地与秦王周旋,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渑池会盟,相如居头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满,认为自己有攻城略地、扩大疆土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动动口舌却位高于己,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相如。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与廉颇碰面,常称病不去上朝,有时看到廉颇也多回避。廉颇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之后,深受感动,负荆来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

  其后,廉颇向东攻打齐国,歼灭他们的一支部队;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又征伐齐国,攻陷九城;次年攻魏,陷防陵、安阳城。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赵国从而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兵东进的屏障。

  二、被疑遭忌丹心可鉴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军和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对峙。赵王派廉颇为主将率兵抗秦。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于是加强防御,固守营垒,秦多次挑战,廉颇坚持不应战。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赵王相信了反问计,用赵括为将。秦国大败赵括军于长平。

  长平之战后,燕国乘赵国在长平遭受重创,举兵击赵。赵使廉颇为将,大破燕军于部(今河北柏乡北),杀栗腹,燕割五城请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

  赵孝成王去世后,其子悼襄王继位,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使者去探望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秘密派人去迎接他。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后来,廉颇殁于楚国的寿春(今安徽寿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嫌弃的廉颇的一生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名将廉颇简介
胡服骑射、渑池之会和长平大战,从外交线路阐述赵国的兴衰历程
【读史札记】廉颇为什么壮志难酬?
负荆请罪的背后,藏着廉颇不为人知的委屈和不满
从“将相和”到“亡国恨”,蔺相如和廉颇晚年境遇,背后暗藏真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