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嘉:神机妙算的青年才俊(3)


  从建安四年(公元 199 年)开始,曹操与袁绍在中原地区已成对峙之势,这时远在江东地区的孙策集团打算趁着曹军主力北移之际对许昌展开奇袭,这给正全力备战的曹操带来了恐慌。这时又是郭嘉站出来对孙策集团的动向进行了一个客观而冷静的分析。郭嘉认为:

   孙策刚刚兼并了江东地区,在此期间诛杀了大量当地的英雄豪杰,导致江东地区的政局非常动荡,这个时候孙策又贸然决定进攻许昌,虽然表面上拥有百万之众, 但实际上好比一人独自行走在中原。孙策为人轻佻,好勇斗狠,缺乏足够的自我防护意识,这些弱点都会成为其致命伤。假如有刺客暗中埋伏进行刺杀,仅需一人就 可以解决孙策。依我所见,江东地区的局势如此混乱,还没等到孙策出发就已经死于匹夫之手了。

  后来,事态的发展与郭嘉的预测不谋而合。 孙策还没有渡过长江就被刺客谋杀,死于非命。尽管这是一种神奇的巧合,但是从郭嘉的话中,可以体会到郭嘉对于孙策集团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孙策个人性格缺 陷的分析都非常准确。从这段记载中又可以看出,作为曹操集团的主要谋士,郭嘉不但对曹操集团当前所面对的对手了如指掌,而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对手也作了充 分分析和研究。

  发生在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的官渡之战终于以曹操集团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建安七年(公元 202 年)袁 绍病死,袁绍集团的势力越发走向衰落,曹操集团成功取代袁绍集团成为汉末中原地区的霸主,并开始着手对袁绍集团的残余势力进行围歼。在这场长达七年统一中 国北方地区的战争中,郭嘉再一次成为曹操集团的主要谋士并在战争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

  建安七年(公元 202 年)九月,曹操亲率大军渡过黄河向袁绍残余势力占据的重镇黎阳发动进攻,正式拉开了统一中国北方地区的序幕。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苦战,曹操终于占据黎阳,打开了通往袁绍残余势力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邺城的门户。建安八年(公元 203 年)四月,曹军向邺 城发动猛攻。镇守邺城的袁绍二子袁谭和袁尚殊死抵抗,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曹军伤亡很大,但将士们士气不减,很多将领提出不惜重大伤亡也要拿下邺城的建议。 此时的郭嘉却公开对这种意见表示反对。

  郭嘉向曹操建议:

  袁绍生前最为喜爱的就是袁谭和袁尚这两个儿子,还因此在 确定自己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直到病死都没有确定究竟由谁来继承自己的地位,这就造成了袁谭和袁尚为争权而产生内讧,再加上郭图、逢纪这些谋臣从中煽 动、挑唆,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空前激烈。如今大军围攻邺城,袁谭和袁尚为了自保,不得不暂时放下分歧共同对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急攻的方式只会增加士兵的 伤亡,如果放缓或暂停进攻,外部的压力一旦减弱,袁谭和袁尚这兄弟俩之间的矛盾就会随之凸显出来。为今之计不如摆出因久攻不下而不得不转移目标南下去进攻 荆州地区刘表的架势,暗中严密监视邺城等地区两袁之间的情况,一旦两人之间内讧再起、相互削弱,大军再突然发动进攻,这样就可以一举将其歼灭。

   对于袁绍集团的内部矛盾,曾经在袁绍手下效力的郭嘉是十分了解的。这种矛盾也是导致袁绍集团官渡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郭嘉充分利用了这个矛盾,建议 曹操通过佯装撤军的方法造成一种假象,诱使袁绍集团内部原有的复杂矛盾再次爆发。随后,曹操立即派遣大军退至西平县,作出一副即将南下进攻荆州的假象,袁 谭和袁尚对此深信不疑,很快便爆发冲突。不久之后,袁谭与袁尚的部属开始相互进攻,袁谭被袁尚打败,逃至平原县,并派谋士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眼见时机已 到,随即派兵佯装援助袁谭并顺势拿下邺城。后来郭嘉又随同曹操一起在南皮地区击败袁谭并平定了冀州地区。到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三月为止,曹操 先后消灭袁谭、袁尚、高干等袁绍残余势力的有生力量,占领了冀州、并州、青州及幽州等地,基本统一了黄河北部地区。郭嘉也因为谋划有功被封为洧阳亭侯。在 夺取了冀州、并州、青州及幽州四州之后,郭嘉又提醒曹操广揽四州人才并大胆任用,这对四州地区的稳定和以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袁绍残余势力在被击败之后,只能仓皇向边远的乌丸控制区逃窜。

   面对这一现象,曹操提出了北征乌丸的战略构想。乌丸地处边境,不但路途遥远,而且道路曲折,无论大军移动还是粮草供应都困难重重,而且还有腹背受敌的危 险。因此,当曹操提出北征乌丸的战略构想时,立即遭到手下大多数人的反对。大多数将领认为此时的袁尚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乌丸人又贪财忘义,不讲朋友交情, 就算袁绍生前对乌丸人多有笼络,但他们也不可能被袁尚所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远征乌丸无疑会激起乌丸的强烈抵抗,加上一直有传闻说已逃往荆州多年的刘备 还向刘表建议趁着曹军主力远征的机会偷袭许昌,到时候曹军远在北方无法进行增援,许昌等地将难以抵挡刘表的进攻。

  对于将领们的这些意 见,郭嘉明确表示反对。郭嘉不但坚定支持曹操北征乌丸的战略构想,同时进一步指出:尽管我军已经威震华夏,但乌丸地理位置偏远,他们一定不会增加防御力 量。如果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发动奇袭,就一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同时,袁绍生前对乌丸人有恩,四州的局势也尚未稳定,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斩草除根彻底消 灭袁绍的残余势力,那么袁尚就极有可能凭借乌丸的资助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到那时无论是青州还是冀州的局势都将发生突变,因此,北征乌丸是彻底消除隐患的 最佳选择。郭嘉同时认为,荆州割据势力的首脑刘表只不过是一个清谈客而已,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这样的枭雄,一旦重用刘备又无法完全控制,但不 给刘备重任又担心刘备从此根本不会听自己的话。这种矛盾势必会影响刘表最终的决策,到头来终将沦为纸上谈兵而毫无实际动作。尽管由于大军主力远征造成许昌 等地兵力空虚,但刘表最终是不会真听从刘备的话发兵进攻许昌的。

  郭嘉的意见更加坚定了曹操远征乌丸的决心。建安十二年(公元207  年)三月,曹操从邺城出发,开始了北征乌丸的艰难征程。当大军到达易县之后,郭嘉又建议曹操改变行军方式以达到进攻的突然性。郭嘉指出:兵贵神速,目前大 军辗转千里偷袭敌军,军用物资太多会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同时也难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不如下令留下军用物资,让将士们轻装前进,加快行军速度,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势向敌军发动进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嘉:曹操的第一谋士 | 今日值得花时间
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6郭嘉
郭嘉缘何会获得曹操的赏识?
为什么古代的谋士总是能未卜先知?源于他们掌握的一门秘术
郭嘉——我就是那颗灿烂的流星
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何急于征讨乌桓?真实目的是清除袁绍残余势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