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备:龙盘巴蜀(3)


  这个事件为刘备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从此之后,刘备成为了诛杀国贼、复兴汉室的代表人物。

  投袁抗曹

   刘备与袁绍的交情大概还要追溯到刘备担任徐州牧时期。前文曾经提到,刘备之所以得以担任徐州牧,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袁绍的支持。当时袁绍就对刘备有着一 定的好感。刘备在担任豫州牧时期,又举荐了袁绍的长子袁谭为茂才。因此,当刘备来到袁绍阵营的时候,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走青 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驻月余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 集。”

  随着官渡之战的爆发,刘备又被袁绍派上了对抗曹操的战场。《三国志·袁绍传》载:

  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

  经过官渡之战的前哨战之后,关羽从曹操阵营回到了刘备的身边。同时另外一位为后人所熟知的著名人物赵云也投奔到刘备的麾下。《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

   随着官渡之战的进一步进行,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七月,袁绍派遣刘备率兵和汝南的原黄巾军将领刘辟一起进攻许县附近的诸县,在曹操的后方制造混 乱。《三国志·曹仁传》载:绍遣刘备徇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 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由于曹操的果断 出击,使得袁绍的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刘备也不得不重新回到袁绍的身边。不过,经过一段时间与袁绍的接触,刘备发现袁绍将难成大事,因此决定离开袁绍,去 投奔荆州的刘表。《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 之,为先主所杀。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

  曹操此次的亲征与之前和刘备的交锋结果一样:曹胜刘败。由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刘备自然不是曹操的对手。无奈之下,刘备只得投奔荆州的刘表。是年为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刘备自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开始在家乡起兵至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逃到荆州,为时17年。随着刘备投奔刘表,刘备在北方地区数十年的惨 淡经营最终以失败告终。刘备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实力不够。刘备身边既没有出现像曹营的郭嘉、荀彧那样的杰出谋略人才,也没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又没有一 个稳固的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中原地区诸多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刘备自然讨不到任何的便宜。《三国志·裴潜传》中裴潜就认为:“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 能为治也。”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在这17年里,刘备也得到了一些很大的收获,这为他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刘备树立了自己的政治形象,建立了巨大的政治声望。

  其次,通过在平原等地的出色表现,刘备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礼贤下士、关爱百姓的仁德之主。

  第三,刘备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治、军事集团的主要班底。这个班底主要以武勇见长,关羽、张飞、赵云是其中的主要成员。

  第四,刘备形成了折而不挠的坚定性格。这种性格是他在17年屡仆屡起的精神来源。

  刘备在中原地区的失败,主要是没有解决最根本的三个问题:稳固的地盘、杰出的谋略人才、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样刘备只得在荆州重新开始了。

  寄寓荆州

   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六月,刘备终于来到了“沃野万里,士民殷富”的荆州。对于刘备的到来,刘表的态度是矛盾的。《三国志·先主传》载:“表自 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对于刘备的到来刘表是欢迎的,不但以“上宾礼待之”,而且还给刘备 提供了部分兵力,镇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也就是说在事实上,刘表允许刘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军事实体在荆州生存。起初刘备对刘表临危扶持还是非常感激 的,表现也是非常卖力。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还在博望打了一个漂亮仗,既为自己的生存也为刘表荆州的稳定立了一大功。不过,处在四战之地的荆 州,刘备也一直没有忘记替自己打算这引起了刘表的警觉。“表疑其心,阴御之。”

  原因何在呢?大概有两个:第一是“刘表礼焉,惮其(刘 备)为人,不甚信用”。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还是在刘备身上。之前刘备虽然以“弘毅宽厚”著称,但是一路坎坷,依吕布、投曹操、奔袁绍,给人的感觉就像“三 姓家奴”吕布一样,为人不被信任。程昱就曾经对曹操说过:“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郭嘉也说过:“备有 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世人对刘备的这种印象也给刘表造成了影响,再加上刘表本 人“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对刘备产生怀疑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郭嘉所言:“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 用。”正是刘表心态的真实体现。

  第二是“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来到荆州以后,刘备利用各种方法迅速扩充自己的实力。这其中包括 了“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招揽了徐庶等在野名士,争取荆州本地官员。显然,刘备的举动是想背着刘表极力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这当然成了刘表“疑其心, 阴御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刘表收容刘备,弊大于利,不能不说是刘表晚年的一大失误。而对刘备来说,荆州的七年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 仅仅是一种安定,更重要的是刘备总结了自己在中原地区失败的教训之后,利用在荆州的七年时间加以调整和改进,尽管刘表对于刘备的发展采取了诸多限制和羁 縻,但是刘备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了自己集团的实力。

  首先,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的出现不仅弥补了刘备集团长期以来 缺少谋略之士的窘境,同时也为刘备规划出了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的“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弱,张鲁在 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 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矣。

  其次,刘备利用荆州人才众多的特点,为日后集团的发展物色了大量的储备人才。《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刘备在荆州的七年,与荆州 六大豪族中的庞、黄、马等家族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不仅利用他们寻找到了类似诸葛亮、徐庶这样的杰出人才,还通过他们与很多在野的荆州士人建立了良好的关 系,这些人在刘备日后取得荆州四郡的控制权之后纷纷投靠刘备,壮大了刘备集团的政治、军事力量。

  第三,利用荆州流民众多的特点,积极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刘备刚到荆州之时,其武装力量已经基本被曹操消灭。经过在荆州七年的发展,刘备不仅重新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步兵部队,同时还第一次拥有了水军部队。

  第四,利用荆州内部的矛盾,拉拢刘表的长子刘琦,争取了一部分荆州士人的支持。《三国志·先主传》载,至刘琮向曹操投降之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通过刘备的种种努力,刘备集团的力量也在逐渐壮大。直到赤壁之战爆发之时,刘备已经完成了发展、壮大自身力量必须的三个条件中的两个:谋略人才、军队。 此时刘备所缺乏的只有一块较为固定的地盘了。从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对及后来实际情况的发展来判断,刘备对荆州是有企图的。但是,就在刘备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在 荆州有所作为的时候,曹操的大军突然出现在荆州,不但彻底打乱了刘备的发展大计,而且几乎将刘备用了七年时间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武装力量全部消灭干净,这 回,刘备又只能像之前一样被打得到处乱跑了。

  巧夺荆州

  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向荆州进军,刘表病 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这样一来刘备措手不及,只得向江陵方向仓皇撤退。这时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一个建议:乘乱消灭刘琮,占领荆州。《三国志·先主传》 载: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在此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刘备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呢?刘备有能力占领荆州吗?

   答案是否定的。刘备并没有能力去占领荆州。关于这个问题,张靖龙在《赤壁之战研究》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张靖龙认为:刘备此时考虑得相当长远,荆州 内部的整合趋势已经逆转,军队开始分裂,即使夺取襄阳,固守一时,却无法照应整个荆州战场。刘表大将文聘,基本上倾向于刘琮,如今刘琮已降,曹军若进攻 襄、樊不利,便会转向安、随方向。防守章陵的文聘被招降之后,一是枣阳沦陷,自东向西进逼汉水,争夺宜城,不仅失去“汉水之险”,而且造成襄阳与南面江陵 之联系中断;二是引其沿“随枣走廊”南下江夏,刘琦独力难支,必然不敌,江夏等江南四郡将落入曹操之手。在荆州大部已经被曹军控制的情况下,固守襄阳一座 孤城,必败无疑。不夺襄阳,乃因夺得之后未必能守;不劫刘琮,更因有降曹行为的刘琮,可利用的价值不多……“驻马呼琮”,“涕泣辞表墓”等等,做得仁厚之 至!实际上都是刘备成功的政治表演,目的在赢得民心。比至当阳,有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可以看出所取得的巨大效果。刘备在实力不仅未受损失,反而快速壮 大的情况下,挟政治优势南走。这是一场自然而然、无懈可击的政治整合,在精神上奠定了日后作为荆州之主的坚实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
<隆中对>译文、赏析
大梦谁先觉——隆中对质疑
1汉昭烈帝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223年在痊,享年63岁)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二十三章:三国鼎立
100位著名皇帝之十五:刘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