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飞名篇佳句赏析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 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 话。

  岳飞的军旅生活,戎马倥偬,征尘满衣,转瞬千里。但这一切,对懂得诗书山水的岳飞来说,好山好水,也是一定要偷空去匆匆看一眼,凭吊一番的。敌人不放过,祖国山水之美也不能错过。夜色降临,又匆匆赶回军旅,为国征战。

  军人和文人,这两重人格,在岳飞身上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刀枪和诗词,都是岳飞人生的寄托。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题池州翠光寺》)

  将军也有闲情时。多年的浴血征战,也不能磨灭一个有志男儿的心中情感。岳飞对自然有感受,对生命有感悟,他是一个武将,也是一位文人。他爱山水,他羡慕闲云野鹤的生活,这正是热爱祖国山河的表现。

   ■我有一宝刀,深藏未出韬。今朝持赠南征使,紫霓万丈干青霄。指海海腾沸,指山山动摇。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战服万鬼号。时作龙吟似怀恨,咻得尽剿诸天 骄。蠢尔蛮蜑弄竿梃,倏聚忽散如群猱。使君拜命仗此往,红炉炽炭燎氄毛。奏凯归来报天子,云台麟阁高瞧嶢。噫嘻!平蛮易,自治劳,卒犯市肆,马躏禾苗。将 躭骄侈,士狃贪饕。虚张囚馘,妄邀金貂。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宝刀歌·赠吴将军南行》)

  此诗刻石正文后款署:“绍兴四年二月十日赠吴将军南行。”吴将军究竟是谁?考诸《宋史》纪传,很有可能是指吴玠。

   吴玠(1093—1139),宇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抗金名将,官终四川宣抚使。他素服岳飞善用兵,曾“名姝”遗之。据《金佗粹编》 卷九载,岳飞“厚遗使者而归其女”,并说:“吴少师于飞厚矣。然国耻未雪,圣上宵旰不宁,岂大将宴安取乐时耶!”吴“益敬服,以为不可及”。

  宝刀伴英雄。

  宝刀应在英雄手。

  宝刀送男儿。

  男人走天下,手里要有一把刀,心里要有一股气,这是一股英雄气,有了它,就能扫平妖魔,平息纷扰,报答贤主。

  这首歌,岳飞记写的是送宝刀给朋友,实际抒发的是他自己心里的豪气和霸气。

  是真男儿,理当如此持刀行世,一释胸怀,报效国家!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张先生,指南宋宰相张浚。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

  一说到出征,岳飞的诗词就疾速、飞动、豪迈,明明是送别人,但他自己早已处于一种征战的亢奋情绪中,这正反映了岳飞对战争、对杀敌的渴望,对恢复故土的急迫心情,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期待。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

   这首词表达了岳飞壮志难酬的孤愤,寓情于景,沉郁含蓄。先写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梦醒后失望、徘徊,表达内心的孤寂,曲折委婉。然后直接抒 发心胸,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回到中原山高水深,道路阻隔。最后引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无人理解自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

   这是一首铿锵激越、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宋高宗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北宋 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黄龙府之势。但此时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 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之下,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岳飞目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河山”为 已任,转战各地,为的就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英气逼人,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表达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壮志。可是,三十功名尘与 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白了少年头,又伤感神州未复,劝人奋起,“莫等闲”,一起驱除胡虏,复我河山!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高宗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伪齐刘豫被金国所废后,岳飞曾向朝廷提出请求增兵,以便伺机收复中原,但他的请求未被采纳。次年春,岳飞奉命从江州 率领部队回鄂州驻屯。本词大概作于回鄂州之后。开头以中原当年的繁华景象来对比如今在敌人铁骑蹂躏之下的满目疮痍。开首写登楼远眺,极目中原,一片荒烟笼 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表现了词人念念不忘中原故土的深情。接下去陡然调转笔锋,慨叹汴京惨遭金人铁骑践踏,战乱频仍。下阙慨叹南宋王朝统治下士兵牺牲, 人民饿死,景况萧索,希望自己能率师北伐,收复中原,驾乘黄鹤归来,重游黄鹤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岳飞“池州翠微亭”》等两幅
岳飞征战池州
池州好风光:齐山
岳飞夜游翠微亭时,写下一首记游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岳飞出门游玩,写下一首诗,短短28字,道尽了人世的匆匆无奈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