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皇帝题烟雨楼诗探析

  嘉兴南湖在宋代以后便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清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八次驻跸并登临烟雨楼,除了在烟雨楼题诗十五首之外,另有公元1781年(第五次南巡后一年),其在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青莲岛上刚仿建完工的烟雨楼写七律《题烟雨楼二首》,共十七首。值此农历八月十三日子时乾隆皇帝诞生三百周年之际,本文从三方面对乾隆题烟雨楼诗进行浅析,谨以此文为念。
  
  关键词:南湖;烟雨楼;乾隆;题诗
  
  嘉兴南湖,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古称陆渭池、湖、马场湖,雅称鸳鸯湖,是江南著名游览胜地。南湖在宋代以后即为浙江三大名湖之一,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齐名。[1](P.1)南湖的湖心岛上,有闻名全国的烟雨楼,是中国八大名楼之一。清代乾隆皇帝[2]曾六巡江南,八次驻跸嘉兴南湖并登临烟雨楼。[3](P.3)。
  一、八登烟雨楼,题诗十七首
  乾隆皇帝六巡江南,在兴修水利、察访吏治民情的同时,也借南巡之机,遍游江南名胜。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到嘉兴南湖,正巧碰到下雨天。雨中的南湖有一种虚无飘渺、朦朦胧胧的美。看那细雨绵绵,薄雾初起,水面轻烟飘绕,整个南湖就是一幅浓妆淡抹的大写意山水画,湖心岛、烟雨楼若隐若现,真如人间仙境一般。乾隆皇帝身临其境,恍入蓬莱,直呼:“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1](P.31)雨中的南湖、烟雨楼给了乾隆皇帝一个惊喜,也给他留下了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记。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事隔六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到嘉兴南湖,可巧又碰到了阴雨天,而乾隆皇帝游兴丝毫未减。再次登临烟雨楼,放眼四望,只见“烟态依稀如雨态,湖消息递西湖。”[1](P.1)他发出了“不蓬莱岛即方壶”的感叹。乾隆皇帝感叹什么?他感叹烟雨朦胧的南湖、烟雨楼太美了,真如人间蓬莱、方壶仙境;他感叹二次登临烟雨楼却看不清南湖的真面目;他期望着下次再到南湖登临烟雨楼能遇到晴天,是否“应放晴光补畴昔,奇遐毕献兴真殊。”他希望晴天的南湖和烟雨楼也能给他惊喜,也能让他兴奋,也能让他感到很特殊。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到嘉兴南湖是遇到了晴天。且看乾隆皇帝对南湖晴天的描写:“未年丑岁两经行,烟雨都逢副盛名。却讶今番出新样,自过江后总开晴。柳丝地折腰舞,梅朵烘春笑口迎。更上高楼聊极目,水村近远望分明。”此时此刻乾隆皇帝的高兴、得意之情难以言表,跃然纸上。在这种喜悦心情驱使下,乾隆皇帝第三次登上烟雨楼,极目远眺,近处的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好一幅动态江南水乡图。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好心情的乾隆皇帝诗从心生,情涌笔端。由此可见,无论南湖的晴天雨天,烟雨楼始终留给他一个十分美好的印象,像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一样。所以乾隆皇帝每次南巡,必到南湖,都喜欢登烟雨楼并题上一首或几首诗,甚至六次南巡中有两次(第三次、第四次)南巡返京时,仍忍不住再游南湖复登烟雨楼,并且先后用“烟雨楼”为题,前后共赋诗达十七首,其中七律11首,七绝6首,用词华丽,情真意切,字迹飘逸,实属罕见。
  现将乾隆皇帝六巡江南八次登临南湖烟雨楼,题诗十七首的时间、题目一一考证记录如下:
  第一次南巡,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题七律《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一首。
  第二次南巡,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写七律《题烟雨楼》、《烟雨楼即景》二首。
  第三次南巡,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写七律《再题烟雨楼》一首;返京途中,再次游南湖登烟雨楼(即第四次登临烟雨楼),题七绝《复游烟雨楼二首》、七律《烟雨楼(叠旧作韵)》一首。
  第四次南巡,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题七绝《游烟雨楼(即景杂咏四首)》、七律《题烟雨楼》一首;时隔半月余,返程途中,再游南湖复登烟雨楼(即第六次登临烟雨楼),题七律《再游烟雨楼》一首。
  第五次南巡,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距上一次南巡已时隔十五年,书七律《题烟雨楼》一首。
  第六次南巡,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写七律《题烟雨楼》一首。
  另外,在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第五次南巡后一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青莲岛上刚仿建完工的烟雨楼写七律《题烟雨楼二首》。
  因此,乾隆皇帝共计六次南巡,八次登临烟雨楼,(第一次南巡,公元1751年―第六次南巡公元1784年)。其间以“烟雨楼”为题总共写诗十七首,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
  二、赞叹南湖风光,描写生动传神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世代传颂,但他六次南巡都到过嘉兴并八次游南湖登临烟雨楼题诗十五首,后在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建成题诗二首的往事却鲜有人知。据清代乾隆年间《嘉兴县志》记载和南湖湖心岛上清代遗存的二块乾隆御碑刻录,(现碑石上共镌刻诗十四首,另一首诗匾原挂烟雨楼右,早毁)及在承德烟雨楼建成题诗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所题烟雨楼诗,既有雨中南湖的描写,也有晴天登楼的叙述;既有关注农耕麦桑的忧思,也有以景喻人的旷达,描写可谓十分细致、传神。笔者将其归为以下六大特色,援例简释:
  (一)境界恢弘,气宇阔大
  1.“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2.“不蓬莱岛即方壶,弱柳新荑清且都。”
  3.“船泛春波天上坐,楼称烟雨霁中来。”
  4.“讶似天孙机杼张,锦端来往织仙梭。”
  乾隆把烟雨楼或比作水晶宫,或比作蓬莱、方壶仙境两岛。其都为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其华美境界绝非一般住所可比。而“船泛春波天上坐,楼称烟雨霁中来”两句,更是写出了对烟雨楼美景的赞叹,烟波浩渺之中,烟雨楼若隐若现,好似玉宇琼台,隐没在烟烟雨雨的薄纱之中。第四句则把烟雨楼景色之美,比作仙女织成的锦绣,可见在乾隆的眼中,如此美丽的烟雨楼只有仙界才有,其描写空间之阔大,读之更觉境界恢弘,引人神往。
  (二)景致如画,空灵淡远
  1.“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2.“诗句全从画间得,云山常在镜中留。”
  3.“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渔樵耕牧图。”
  4.“四面波光烟雨意,无边春景咏吟材。”
  由于南湖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带,气候湿润,风景秀丽,宋代以后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而位于南湖中央的烟雨楼让空蒙浩渺的南湖之水增添了一个灵魂似的主体建筑,其背倚嘉兴城郭,登临远眺,如此风景如同倪瓒、黄公望两位画家的画作一样美丽。而对如此风景如画、湖光似镜的南湖,不能不使人诗思涌起,美景难忘。
  (三)烟态雨意,绮丽轻盈
  1.“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2.“试着浅烟方淡荡,便教不雨也迷离。”
  3.“轻阴犹恋波澜意,细籁都含花木香。”
  4.“波态含烟欲藏舫,云容酿雨正如车。”
  江南的烟雨迷离之景本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而烟雨楼四周碧水环绕,加之岛上绿树掩映,如果在乍晴乍雨时分登楼,于飘渺之中,似雾似雨的湿意随风迎面吹来,极目远眺,群山幽静,湖面水鸟翻飞,白帆点点,让人有置身烟波浩渺中的心旷神怡之感。
  (四)绚日晴光,幽秀明丽
  1.“更上高楼聊极目,水村近远望分明。”
  2.“烟雨今朝烟雨无,眺吟畅好不模糊。”
  3.“无地起楼台,一棹宛从镜里来。”
  4.“韶光艳裔为屏匝,漪影空明映座开。”
  细雨纷飞中的烟雨楼诠释了江南如烟似雨的蒙蒙之感,而绚日晴光之中的南湖风光,也不失其幽秀清丽的明朗、生动。无烟亦无雨,此时登临烟雨楼,极目远眺,灿烂的阳光洒落在远处万家屋宇之上,或高或低,闪闪浮动,天地之间,一片明净。平静的湖面上,忽有点点涟漪散开,原来是一只小船划过。阳光明媚,弱柳扶风中的南湖也别有一番风味。

  (五)神韵意趣,丰姿绰约
  1.“柳丝地折腰舞,梅朵烘春笑口迎。”
  2.“楼前一对玉兰树,直与楼檐开并齐。”
  3.“墨辛夷纵花全谢,紫碧桃方朵艳舒。”
  4.“夏中让彼乏锦芰,春季饶兹对玉梅。”
  南湖湖心岛上,古木林立,花草繁密,为掩映其中的烟雨楼增加了别样的风姿。桃红柳绿中,玉兰花飘香阵阵;六月骄阳,照亮了菱叶的丰厚;秋风习习中,柳条飘荡,虽无烂漫春葩的风姿,却有秋叶静美的沉思;白雪纷纷,掩不住梅花的傲然。乾隆诗中,对湖心岛上花木的描写,神韵交叠,表达了他对南湖烟雨楼无限喜爱之情。
  (六)情景交织,以景衬情
  1.“菜花黄映麦苗绿,所喜犹然在此乎。”
  2.“近涯野艇不谯诃,渔乐凭看乐若何。”
  3.“循名奚要惟晴好,念在蚕筐与麦锄。”
  4.“底论南吴及北塞,敢忘后乐与先忧。”
  作为一代名君,乾隆于观山游水之间仍不忘国计民生,娇艳的桃花固然美丽,但平凡的菜花却让人更感欣慰。乾隆关于烟雨楼的题诗中,几次涉及了菜花、蚕桑、麦苗、渔民,这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他对广大子民的关爱与对社稷的强大责任感。
  三、晚年常思旧,仿建烟雨楼
  (一)晚年思旧,常念老臣钱陈群
  嘉兴籍老臣钱陈群,是吴越国武肃王钱第二十五世孙,是清代康乾时期的著名大臣。他在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考取进士,入朝为官。在乾隆时期官至刑部左待郎、经筵讲官、太子太傅加刑部尚书衔,门生遍天下。他和乾隆皇帝关系良好,有着深厚的私人友谊,这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少见的。钱陈群的门生中,有著名的大学士阿桂、刘墉和《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晓岚等名人,也有许多封疆大吏。乾隆皇帝六巡江南八次登临烟雨楼,钱陈群和儿子钱汝诚,重孙钱载,祖孙三代先后六次迎驾。乾隆皇帝所题烟雨楼的十七首诗中,就有五首提到了钱陈群,并且其中四首还加了原注。
  第一首,写于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第四次登临烟雨楼,七律《烟雨楼(叠旧作韵)》。
  1.“耕织图诗屏宛在,不殊史惕深宫。”
  乾隆原注:楼中有钱陈群书赵孟耕织图诗屏。
  第二首,写于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第五次登临烟雨楼,七绝《游烟雨楼(即景杂咏四首)》第二首。
  2.“即景无过遣兴题,过誉老笔注金。”
  乾隆原注:楼中钱陈群书旧作并跋语张壁,颇觉过誉。
  第三首,写于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第五次登临烟雨楼,七律《题烟雨楼》。
  3.“钱赵王孙诗与字,欲因吟玩久延陪。”
  乾隆原注,楼中有钱陈群书赵孟耕织图诗屏。
  第四首,写于乾隆四十五年第五次南巡第七次登临烟雨楼,七律《题烟雨楼》。
  4.“一读钱家诗赵句,怆然弗忍更徘徊。”[4]
  第五首,写于乾隆四十六年第五次南巡后一年,题于热河避暑山庄。七律《题烟雨楼二首》第一首。
  5.“数典可知自元,赓诗更以忆陈群。”
  乾隆原注:烟雨楼本钱元所创,为嘉禾胜迹,向年南巡,屡次经临时钱陈群在籍,赓和颇多,楼中并有陈群所书赵孟耕织图诗屏。
  (二)偏爱烟雨楼,仿建于热河
  乾隆皇帝一生偏爱烟雨楼,除了六巡江南八次登临烟雨楼,题诗十七首外,他对南湖烟雨楼的这种特殊感情还反映在他晚年所决定做的一件事――仿建烟雨楼。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到了南湖,第七次登上了烟雨楼,当年乾隆皇帝已是69岁高龄,距上一次南巡已整整相隔十五年,感到体力日渐不支,他担心不能六巡江南再登烟雨楼,于是在临走前带走了《烟雨楼图》,并下旨命人携图在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青莲岛上依样仿建了一座烟雨楼。仿建该烟雨楼历时一年,耗银三万五千余两。[3](P.2)但是,仿建的烟雨楼再好再像,毕竟是赝品,比不上嘉兴南湖真的烟雨楼。时隔三年,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南巡,再次登上烟雨楼。举目远眺近瞧,百感交集,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承德奚妨摹画貌,嘉兴毕竟启诗材。”“不南巡更临此,鸣榔欲去重徘徊。”并留原注:庚子年南巡旋跸,携图归于热河,仿为之,至辛丑工成,情景宛肖。有“携图去岁兴工始,断乎今年蒇事勤”之句。乾隆皇帝站在南湖烟雨楼上,留恋忘返,久久不忍离去,因为他知道,这一走,这辈子恐怕再也不能登临南湖烟雨楼了,是年七十三岁。
  后世有人评说乾隆皇帝是“风流皇帝”、“风流才子”,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风流”二字只是戏说,无从考证。而“才子”二字却名符其实。你们看,乾隆皇帝以“烟雨楼”为题,先后赋诗十七首,虽不能说字字珠玑,倒也不乏真情流露,并有不少可为传世之佳句。特别是他那一手飘逸的汉字书法,也真是难为了这位满族皇帝。今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子时是乾隆皇帝诞生三百周年,谨以此文纪念。
  参考文献
  [1]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编.南湖碑刻丛书:南湖烟雨楼碑刻[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其在位年号为乾隆,故世称乾隆皇帝。其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生肖属兔。2011年为乾隆皇帝诞生三百年,也是他的本命年。
  [3]南湖革命纪念馆.乾隆题南湖烟雨楼诗选[M].1985年,《前言》.
  [4]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公元1765年)与第五次南巡(公元1780年)实足相隔十五年,而钱陈群已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过世。
  [责任编辑:杜红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记】烟雨南湖
中国古代文化名楼之--嘉兴烟雨楼(珍藏版)
烟雨楼史话
四十九、学绣塔、妙智汛、皂林桥、石门镇大营、嘉兴府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六次南巡五次登临太白楼!乾隆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