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猪娃”也有春天:阴人很有一套的汉武名臣公孙弘

      公孙弘,这个西汉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在位期间曾以“广招贤士,关注民生,推广儒学”而享有极隆历史声誉,即使是心眼比较坏,阴人无数,还能在相位上得以善终,那为什么他还曾沦落到“牧豕海上”做放猪娃了呢?就因为在他年少轻狂时在家乡做狱吏知法犯法被免职,只好到海上牧猪养活自己,也知道了世事的险恶和艰难,从此心理有些扭曲,变得报复心极强。

前文,我们曾扒了他一锤定音结果汉武帝“政治老师”主父偃狗命的一些事,而这个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精神名世的公孙弘,这个“穷人孩子早当家”的放猪娃报的却是私仇。
 
公孙弘是当时的名士(文人报复起文人有时也特别狠,专往死里整),为人外宽内忌,城府极深,充满伪善,说一套做一套的,还特别喜欢阴人,所以当时的名臣汲黯就对他非常有意见,说他是一个矫揉造作的家伙。因为汲黯也曾被他阴过。就因为他和汲黯共同商议同意的奏章上奏皇帝之后,公孙弘却背着汲黯再上其他能窥伺上意的奏章,而且一奏一个准。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就把汲黯陷入不义之地,所以就遭到很多人的非议。

他看似节俭律己,乐于助人,却也是一个和主父偃一样喜欢报复别人的人。因为“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等事,正是他打击报复别人的伪善心理的真实写照和人品大爆发。

就比如公孙弘在儒学修为上远不如董仲舒,最重要的是董仲舒为人清廉正直,对公孙弘那种阿谀奉承、两面三刀的做派十分不满,这当然引起公孙弘的嫉恨,所以常想找点理由搞死老董,以出一口恶气。

终于有心修理董仲舒的公孙弘,适时找到了借口。

当时,胶西王刘端非常骄横放纵,多次违犯法令,残害官吏,杀伤了属国二千石官员多人,无恶不作。

看到胶西国如此之乱,汉武帝当然想要加以整肃一下。而要整肃胶西乱象,那就必须要派出得力干部却坐镇,要派谁去好呢?

知道皇帝要让人去胶西,这当然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弄不好可能还会惹得一身骚,不能全身而退甚至于有生命之虞。

正想打击政敌的公孙弘立即邪恶地动了歪脑筋,于是忙不迭推荐董仲舒为胶西国相,全权代表皇帝去处理胶西问题。公孙弘于是连忙向皇帝进言:“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公孙弘认为只有贤明正直的董仲舒可以收拾得了胶西乱象,这种给人带高帽的名褒实贬的做法,本身就是在玩弄权术,目的就是把他嫉恨的“书呆子”董仲舒赶出中央政府,巧妙地给董仲舒落井下石。果然汉武帝听信了公孙弘的话,于是把董仲舒徙到胶西,做了那里的国相。从此董仲舒远离了天子,没有再被重用,也了却了公孙弘的一项心事,既报了仇,还减少了一个政坛劲敌,一箭双雕,多爽。这个“食一肉脱粟之饭”,也就是一顿饭只吃一个肉菜和脱壳的粗米饭的“节俭模范”,因为常常把自己的俸禄资助门客而博得贤明名声的伪君子,却是一个包藏祸心的烂人也,扮猪吃老虎的典范,说不准你什么时候就会为他而受伤

话说当时好直谏廷诤的社稷之臣”汲黯就曾被他暗箭所伤,这个创造了成语“后来居上”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炮筒”,也正是公孙弘要着力发炮的好靶子。除了假装联合上奏然后背后阴人,公孙弘还很善于表演很多“政治秀”,那种“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的通变之术可谓是玩得八面玲珑,炉火纯青,也由此成为了政坛不倒翁,以八十高龄得以善终于相位,就因为他最能迎合上意。

有一次,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汲黯实在是看不下公孙弘的拙劣表演,于是直言不讳地对皇帝表示对公孙弘不满:“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优厚,却盖一床破棉被,谁不知道是在做秀,明摆着是在骗人。”汉武帝听后感觉很惊讶,于是就问公孙弘是否有此事,难道真的没钱买床好棉被?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情,不就是三公没盖锦被吗?这种芝麻绿豆之事也让陛下关心,我也不怕认了,没什么大不了吧?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而且也不能以此来判断个人品格好坏。管仲做齐国之相,有三归之台,那种奢华超出国君;齐桓公做霸主时,也不见得中规中矩。而晏婴为齐相,却很节俭,一顿饭从不超过两种肉菜,妻妾也没有丝绸锦衣,齐国不也被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吗?这个纯属个人处事风格,何罪之有?再说我身为三公而盖粗布棉被,虽然有点损害大汉官威,不过我的好朋友汲黯却能对我劝谏忠告,要是没有汲黯这样的忠臣,陛下您又怎么能听到真话呢?皇帝贤明才有忠臣也。”公孙弘不亢不卑地说。

公孙弘就这样真真假假地对皇帝灌了一通迷魂汤,居然也拍得汉武帝十分舒服,心花怒放的样子,不仅不认为他有欺诈行为,还认为公孙弘谦恭礼让,非常大度,所以一高兴起来还对他更加厚待,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还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封为平寿侯。

原本对他有点不利的告状,因为他这般工于心计的精彩表演,不仅没有丢官,还由此因祸得福,步步高升,“放猪娃”的春天来了,可谓是神人是也。

当然,等公孙弘站稳了脚跟,接下来“笑面虎”要收拾的也一定是自称公卿之中和他最好的“炮手”汲黯了。

其实汲黯这家伙这么“不知好歹”乱放炮,连汉武帝升别人的官不升自己都放炮埋怨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因为汲黯位列九卿之时公孙弘、张汤等人均为不入流的小吏(就因为汲黯资格太老,而且汉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汲黯官职就蛮高了,所以没得再升迁),后来他手下的很多人得到升职,甚至官比他还大,所以他老人家心理就有点不大平衡,于是忍不住就对皇帝咆哮说你用人就像是堆柴草,越是后来的越堆到上面,居然皇帝老儿也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这炮力还真是够猛。而且为人正直清廉的汲黯常诋毁儒生,当面触犯公孙弘,骂其“内怀奸诈而外逞智巧”,专门惑主,连大将军卫青也惧怕三分,要找他的把柄也太容易了。

所以,立心要报复的公孙弘便找借口想将其整死,便向汉武帝建议道:“右内史管理的大都是皇室子弟和显贵大臣,非得有威望的大臣不能治理,这份差事也只能是持重守正、忠心耿耿的汲黯才能胜任。”玩的还是那种让人惹祸的经典阴人手法,汉武帝还十分乐意地听从了他的建议,改派汲黯做比较棘手也很容易得罪人的右内史。好在汲黯兢兢业业地干了几年,倒是没有捅出什么大娄子。只是因为汲黯反对皇帝对匈奴用兵让皇帝很不爽,后来汲黯犯点小法被免官,落了个两袖清风、门可罗雀的下场。

冒犯公孙弘的董仲舒、汲黯都曾被打击报复,而经常因为强出头好勇斗狠的主父偃当然也没有好下场。

事实上,公孙弘与主父偃的矛盾也不少,好表现的两人在很多施政事务上经常“对簿公堂”,在汉武帝面前吵得面红耳赤,公孙弘还多次处于下风甚至于没有台阶下。比如在建立朔方郡一事上他们就有分歧。公孙弘反对设立,认为“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只会劳民伤财,朱买臣等人和他激辩,让他理屈词穷,最后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意见,把公孙弘“凉”在一边。公孙弘当然感到很受伤,从此表面上与主父偃很亲热,却在暗地里使绊子,伺机报复。

等到主父偃下狱,等候多时的公孙弘便露出了他的毒牙,趁机把他咬死。

当汉武帝迫于群情汹涌,把为其巩固权位立下汗马功劳的主父偃打入天牢之后,却从来没有要其命的意思,最多就是拖一阵子,等风头过后把主父偃解职回乡,如果有合适时机再出来做官也不是不可能。

事实上,主父偃也从来没有想过皇帝会起什么歹心,所以也拼命为自己开脱,从头到尾主父偃就没有承认过强迫齐王自杀,以期皇帝格外开恩。

可惜,本有一线生机的主父偃却被自己的官场好同事、好对手给害死了。原本公孙弘就对他羡慕嫉妒恨的,好不容易才逮到一个把他送入十八地狱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机会,也好报复他旧时的口舌逞能,定点清除官场“绊脚石”,居然现在皇帝有意要网开一面,这强劲的政敌如果能咸鱼翻生,那么以后自己的日子一定不会太好过。所以公孙弘也急了,亲自跳出来要置主父偃于死地。

当时公孙弘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也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他当然知道自己说话的份量。他说了什么让不可一世的主父偃死翘翘了呢?



齐国这么大的一个封国,却因为主父偃查案不当,让齐王含恨自杀,因为年纪尚小甚至没有后代继承,好端端一个封国就这样被废除,改设为朝廷直属的郡。这种灭国恶事,如果作为罪魁祸首的主父偃不一死以谢天下,陛下你肯定就没有办法向天下人交待。”公孙弘给皇帝留下的是如此重话。

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是主管司法的高官说的,鉴于当时燕国、齐国的消失也确实是很触犯众怒,搞不好会引起类似于“七国之乱”那样的大麻烦,反正主父偃又不是自己的亲爹,犯不上为保他而动摇自己的统治,于是,汉武帝就把主父偃全家都灭族了,而且门人中只有一个人为其收尸下葬,说不尽的凄凉,就因为公孙弘的满嘴毒牙,咬向了主父偃。

冤冤相报何时了,只为当时逞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孙弘
王立群读史记讲稿(二十)汉武帝19-借刀杀人
汉武帝名臣公孙弘,凭什么六年从白丁到丞相?他真的是阴险小人吗
平津侯公孙弘:一个养猪专业户的逆袭人生
“一刀捅不死对手,就不能出手”
此人40岁还在放猪,70岁入京竟然一直当上大汉丞相,毁誉参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