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己及人”是最高的教育智慧

《论语》感悟(八十七)

文/王营

 

原文: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5.12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什么东西,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什么东西。”孔子说:“子贡呀,这是你很难做到的事情。”

感悟:有一天,孔子最聪明的学生——子贡,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什么东西,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什么东西”,这一想法既没有得到教师的否定,也没有得到肯定,孔子只是说“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言外之意是:老师我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呢,你能做到吗?

这一章向来被有些学者认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义。我认为二者虽然意思相同,但在侧重点上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一种道德的自律,是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而子贡的话强调的则是对外部行为的反应,需要主体对这一行为做出是非优劣的辨别,好的行为我接受,坏的行为我拒绝,如果是坏的行为,我也不想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做看起来似乎太理性了,因为很多人都是凭感性判断外界各种行为,不可能每件事都用理性的尺度去丈量,况且每个人是非优劣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孔子说这样的事情很难做到。

细品子贡的话,说白了就是“别把你不愿意做的事情要求我来做,我也不想把我不愿意做的事情要求你去做”,即“推人及己,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推己及人”?人在各种利益面前,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在个人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才可能去考虑他人。比如单位分房,同等条件下你比某人积分靠前,你们两家都需要房子,而恰恰分到你房子没有了,此时你绝不会把名额让出来给他,难道说你不高尚吗?再比如河边遇到有人落水,你不会游泳,你身边的其他人也不会游泳,如果强行下河,不但救不了人,而且自己也性命难保,此时别人不会强迫去你下河救人,你也不会要求其他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救人,唯一的办法是你们联合起来,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将人救起,同样也做了一件有道德的事情。如果落水之人不幸遇难,你们尽力了,难道你们也是不道德吗?

这的确是一个道德的两难问题。既然“推人及己,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连孔子都认为很难达到,那么我们不妨将此做为一种理想,时常警戒自己,遇事时多替他人想一想,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倒也不失为一种很高的修养,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然而,如果将这一理念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则会成为一种很高的教育艺术。

首先,作为教师,要学会“推人及己”,了解学生的需求,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要了解学情,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学生最想学习什么内容。教师据此设计教案,就可以明确课堂上哪些知识不讲,哪些知识应作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可以略讲,像写文章那样详略得当,这才是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高。如果不问学情,老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教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教学,教师喜欢的内容大讲特讲,不喜欢的内容则一语带过。然而教师喜欢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掌握,再听教师啰嗦就是浪费课堂富贵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一语带过的则可能是学生最想听的,如此不顾学生需求的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推己及人”,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犯一点小错误、做一些违犯学校纪律的事情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学生,许多教师往往采取大声呵斥,甚至体罚的方式来处理。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做效果就一定会好吗?面对这些犯错误的学生,你是否可以冷静一下,改变一下你的教育方式,想一想当年你做学生时,你是否也犯过同样的错误?这类错误是到底是怎样造成的?下一步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将你的这些想法及时传递给学生,帮助其深刻挖掘错误的思想根源,并为其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想这样的教育效果要比单纯训斥、体罚好的多。事实证明,大多数顶撞老师、与老师唱对台戏、不服管教的学生,其原因大多与教师不恰当的批评、训斥有关,他们从思想上认为教师不了解自己,不懂学生的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教师的信任。

再次,作为学校管理者,也要学“推己及人”,多了解师生的思想,多站教职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共谋学校发展大计。一是校长要身先士卒,凡是要求教职工遵守的规章制度,自己要首先遵守;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强求教职工做到。校长要时刻有这样的意识,自已想要更优越的办公条件,教职工也同样需要;自己想拿更多的钱,教职工也同样需要提高待遇;自己想凭特权多安插几名学生,教职工也有同样的需求。二是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有的校长习惯于行政意志,靠自己拍脑袋、上网查资料罗列一些老师根本听不懂得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定了所谓的三年、五年发展规划,这样的规划很难得到教职工的认同,又怎能将其落到实处呢?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制定发展规划之前,校长要广泛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办学传统以及全体教职工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发展规划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变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意志。校长不要小看教职工的力量和智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为教职工谋福利,失去了全体教职工的信任,校长也许就应当下岗了。

第四,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都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将不良情绪传递给教职工和学生。有的校长挨了上级领导的批评,回到学校后恼羞成怒,在全体教职工面前大发雷庭,将不满情绪迁怒于他人,校长不愿意挨上级领导批评,难道教职工愿意挨校长的批评?工作做不好校长要承担主要责任,教职工有什么错?还有一些老师可能是在家里受了老婆的气或者情场失意,来到学校后看学生没有一个顺眼的,于是将愤怒发泄到学生身上,轻则训斥,重则打骂,试想这样的人还有资格当老师吗?

总之,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虽然有时候难以克服自身某些不良情绪,但要时常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千古训言提醒自己,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学生着想,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和教育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学校教师都去哪了?
校长致辞
名校之道(6)|道盛德厚,持续发展——河北衡水中学的人格追求与创新求索(六)
2017年教学副校长述职报告 教学副校长述职报告
致敬第34个教师节|张卫国校长2018年教师节庆祝大会讲话
校长在春季开学教师会上的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