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五》

(十三)

 

 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诏先立赵幽王(刘友)少子辟强为河间王,硃虚侯章(齐悼惠王刘肥子,齐哀王刘襄弟,平定诸吕有大功)为城阳王,东牟侯兴居(齐悼惠王刘肥子,齐哀王刘襄弟,平定诸吕有大功)为济北王;然后立皇子武(汉文帝刘恒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为代王,参(文帝子)为太原王,揖(文帝子,贾谊所傅,后坠马死)为梁王。

半民:先人后己,有说服力,也是对平定诸吕的交代,同时也是对刘邦所封诸侯及后人的削弱。因为赵幽王刘友儿子刘遂已经被封为赵王,先分出赵地河间以封其弟刘辟强;刘肥的封地最大,《史记》说“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后来被吕后给割去了两块,文帝初登位又还给了刘襄,现在从齐地割出两块给了刘肥的两个儿子刘章、刘兴居,齐国一分为三,就不复此前实力了。而且刘武的代,刘参的太原也是对此前赵国势力的分割。

汉文帝这种做法,看起来光明正大,内陆里藏着私心。显然他的分封和刘邦的分封目的显然不同。刘邦的分封是借助同姓屏藩汉朝,刘恒的分封是分割诸侯以突出中央。此后也证明了刘恒的未雨绸缪的分封政策的正确性。吴楚“七国之乱”时,恰恰是这几个(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而这几个除了赵王刘遂,其余的也是后来以这种方式分割的原来的齐国封地)没能攥成拳头,形成力量,呼应吴楚叛军,使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落了单”而失败。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又做了进一步的这样的分封,比如梁孝王刘武死后梁国被一分为伍,实力大削。而到了汉武帝干脆大张旗鼓的制度化,实行“推恩令”,不断分割削弱同姓诸侯,终于再也没有能力对抗中央了。
  五月,诏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旌旗),诽谤之木(木柱),所以通治道而来(音:赖,招徕)谏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这就让大臣不敢尽情进谏)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皇帝也不能听到自己的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

半民:废除秦时的妖言诽谤之罪,开门纳谏,治国之道。
  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最大根本)也,民所恃(仰仗)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从事本业)而事末(从事工商末枝),故生不遂(生计跟不上)。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从事农业生产)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赋税减半)

半民:亲为表率,劝课农桑,固本抑末,减免赋税。这都是汉文帝的“德政”。

以上的三条政令:削封诸侯,废谤纳谏、固本劝农都是受到贾谊的影响,可以说是汉初政治由黄老无为开始向儒家治国理念的渐进式转变。
  燕敬王泽薨。

半民:年龄最大的同姓王刘泽也死了,刘邦一代,大江东去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治通鉴:杀还是赦?关键看有没有用
贾谊《新书》卷24亲疏危乱诗解势大则必反皇帝不安疏者必危亲者必乱
刘邦靠汉初三杰得天下,而靠这项策略守天下
《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汉纪五(1)--吕后临朝  
淮南王复仇记(资治通鉴卷零一四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