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行记:一代圣人的成长轨迹
 一
  孔子老了。

  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鲁国,孔子早早的起来,背着手,拄着杖,悠闲的游散在家门前,望着碧蓝如洗的天空,朵朵飘逸的白云,他不禁黯然神伤。他唱到,是否泰山将要崩塌,是否梁柱将要压垮,是否智慧将要绝迹。然后回家,面南正北端坐,闭目养神。记得王小波先生去世之后,纪念的文章恒河沙数,有一句比较有名,是这样写的: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本来就不多,可惜的是现在又少了一个。我不知道写这句话的人是不是受到了孔子的启发。

  一个人老了,就会想起身后之事,就会想起悠悠往事,就会想起一切事。就会感慨世事沧桑,孔子也不例外。中午吃饭之后,子贡赶了过来。他是听到孔子的歌声过来的。他说,泰山若是崩塌,我该仰望谁。梁柱要是压垮,我该依靠谁。聪明人要是死去,我该学习谁。孔夫子可能是不行了,我得赶紧进去看看他。于是一路碎步小跑进了孔子的房间。孔子看到子贡,长叹了一声,缓缓的说,小赐啊,你为什么来的这么晚呢。我已经等你好久了。从颜回走后,也就是你能理解我的心思,我跟你说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一个大殿里主持祭祀,两边是两根大柱子。东边柱子外的台阶上停着夏后氏,主人正在迎接宾客。周人停在西边柱子外的台阶上,主人也在迎接宾客。而殷商的人停在两根柱子中间的台阶上,夹在主人和宾客之间,左顾右盼,尴尬徘徊。我就是这个殷商之后啊。如果没有贤明的君主出现,普天之下谁还会宗奉我这个处在夹缝中的人呢。我可能是快要死了吧。随后孔子病重,一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七天后,孔子死。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周之政和,唯独商政不评一词。清末民初王国维在其著名论文《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孔子作为殷商之后,对这个问题也是认识颇深,故称自己是处在夹缝中的人。可是他未能预料的是,他的理论经过各种改头换面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支柱,深入每个国人的血液,经久不灭。二

  孔子出身名门。他的祖上就是殷商帝子微子启之弟,姓殷名仲思。殷商末年,纣王失道,箕子桎梏,比干剖心,微子启奔周。武王革命之后,分封纣王之子武庚继续镇守朝歌,继承成汤血食。派管叔蔡叔监政。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武庚同管蔡作乱,周公奉诏亲征平叛,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改任微子启继续继承成汤血食镇守朝歌,然迁殷人于外,充周人以内,改国号宋。微子启死后,其弟仲思即位,号微仲。五服之后,亲缘关系式微,同姓聚群而分,其中一支孔父嘉,改殷姓为孔姓。孔子即孔父嘉之后。

  孔子的爸爸名叫叔梁讫。老叔有九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名叫鲁皮,字伯尼,可惜腿脚不大麻利,换言之,是个瘸子。虽然说瘸子也是传后人,可是古时候嘛,封建腐朽思想太严重,老叔很为不甘心,总想生一个正常的儿子。于是就去当地的颜家求婚。颜家有三个女儿(怪不得古时候打光棍的比较少,还三妻四妾的,原来就是因为男女比例悬殊太大啊)。老颜就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做思想工作,说,你别看老叔现在没权没势,没车没房,没本事没文化没地位没修养,是个n无人员,靠给人打点零工混口饭吃,可是人家也是曾经阔。他的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宋王微子,殷商之后,血管里流的是纯正高洁的贵族血。当然了,几百年过去了,这个贵族身份也不能当饭吃,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能力。可是这个老叔人才也不错啊。身高十尺,虎背狼腰,典型的力量型猛男。后来他的儿子孔丘考证说,世界上最矮的人叫焦侥氏,三尺高。最高的人不知道叫啥名字,就知道身高十尺(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其实不言自明,最高的人当然是他老爸叔梁讫啦。当然了,圣人是比较谦虚的,不会这么直露表达而已。

  老颜说,我是很喜欢这个准女婿的,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啊。当然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个老叔就是年纪大了点,脾气坏了点,家里穷了点。不过不要担心,他是不会打老婆的,也是不会把老婆饿着的。这个我是调查过的,我是不能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送的。你们三个人考虑一下。

  老大沉默不语,老二踌躇不前,老三于是乎挺身而出。老爸,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你跟我们商量什么呀。这于理不合啊。薛姨妈想把宝钗嫁给宝玉,去跟宝钗商量,宝钗马上翻脸,妈妈说的是哪里话来。自古儿女终身大事,父母做主,怎么问起我来了。我们现在恰恰相反,孩子要是愿意,我们大人没意见。于是现在满大街的剩男剩女。这里我强调一点,我是提倡自由恋爱的啊。我是想说,结婚这种事,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孔子说,爱和尊敬,乃婚姻的根本。耶稣说,爱是恒久忍耐,还有恩赐,爱是永不止息。摩西说,婚姻,这是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只有上帝知道。老颜于是说,那么就是你了。这就叫做,谁积极谁吃亏,谁听话谁吃亏,谁讲理谁吃亏。颜小三三样全占,所以吃大亏了。梁静茹唱到,爱真的需要勇气。而勇气源于年幼无知。张爱玲写到,结婚要趁早,晚了就没有那么爽了。许多人之所以迟迟没有结婚,都是舍不得自己。没有飞蛾扑火班的投入,没有凤凰涅槃般的洗礼,没有纵使百炼钢也成绕指柔的煎熬,女人永远也长不大。这个洗礼,这个煎熬,这个投入,就叫做结婚。当然男人亦如是。

  颜小三此举的意义非常,首一就是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女人的名字。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封建礼教森严,女人是没有地位的,更是没有名字的,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女人留下名字的寥寥无几。在那国君的老婆女儿都鲜有名字的时代,依然有一个平民百姓出身的女人名字载入史册,因为她生了一个非常出息的儿子,这就叫做母以子贵。

  她叫颜徽在。

  颜徽在去庙里和老叔见了面,随即洞房花烛。古人婚丧嫁娶,皆告庙,庙者,祭祖之地也。意思就是告诉列祖列宗,子孙后代娶媳妇了。现在的教堂婚礼是以主之名,天地为证。古人是以祖之名,天地为证。概因国人崇拜祖先而对神灵敬而远之。

  颜徽在看到老叔也是倒抽一口凉气。虽然她对这个老叔已有心理准备,虽然说女孩都喜欢成熟儒雅有安全感的叔叔辈男子,可是,这个老叔也太老了吧,都快成爷爷了。于是心中忧惧,怕不能给老叔生个儿子。她嫁过来就是为了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王小波先生说,每个人生于世间,都只有一个主要命题,其他都是副属命题。颜徽在的主要命题就是给老叔生个儿子,附属命题就是把儿子培养成人。

  或曰,生孩子嘛,多运动几次就好了啦。量变引起质变,生命源于运动。这句话说的对,可是用在老叔和小颜身上不合适,因为他们只运动了一次。这个说法载于正史,流传甚广,为史家所公认。那就是,两个人根本就没有结婚,而只是搞了个一夜情,准确的说,可能是一昼情。史记载,讫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既然是野合,就估计不可能是在庙里,也估计不可能是多次。

  于是小颜就悄悄地跑到附近一座叫做尼丘的山上去祈祷。神啊,求求你赐我一个儿子吧。当时观音菩萨还在修行养佛,未能重出江湖,所以这里拜的是山神。就是尼丘山的神。无数事实证明,祷告是管用的。基督说,祈求,就会得到。想要,就给。

  鲁襄公二十二年,颜徽在生下了一个儿子,因为是在尼丘山祈祷而得,故名丘,字仲尼,排其兄伯尼序。或曰,孔子生的时候,天有祥云,其状如屿,经久不散,故名丘云。 三

  孔子死了。

  孔子死的那天晚上,静静的躺在病榻上,望着窗外朦胧的夜色,久久的沉吟不语。山峦起伏如兽。他累了。时光消逝了他为之毕生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沧桑是他唯一的收获。回首自己不算短暂的一生,他心中无限感慨。

  他说,我已经好久没有梦到过周公了。这么多年来,凤凰没有在森林里欢歌,洛图也没有在河面上浮现,我这辈子估计是看不到了吧。为什么我为之努力拼搏的东西是那样的虚无缥缈和遥不可及,却又是那么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却总是抓不住。他想,这或许就是命运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运是上天对一个人一生的安排,可是我却不知道。要是再给我几年时间的话,我就能再研究一下周易,那么可能就会懂了吧。可惜上天不给我这个时间和机会了。人生于世,苍茫而漫长,可是我却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吟道: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谙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这首词大家很陌生,可是它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幽兰操。

  即日凌晨破晓,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永远的闭上了他那一双求知而睿智的眼睛,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死后,鲁国举国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社会各界对他的离去表达了无限哀思和沉痛哀悼。鲁国高层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国君鲁哀公亲自致悼词。

  鲁哀公说,苍天无眼啊。把这么一位渊博而祥和的老人给带走了,只留下我孤零零一个人,像失去巢穴的小鸟一样,毫无庇翼,让我感到忧愁和孤单,寂寞而寒冷。苍天啊,那个像父亲一样对我淳淳教诲和屡屡劝谏的孔尼就这样撒手人寰了。从此再没有人教育和开导我如何做人做事了。我以后的路可该怎么走啊。

  子贡听到这些话于是很不感冒。子贡说,孔子在世时候曾经说过,没有礼貌就会昏庸,不讲名分就会犯错。人生于世不能没有理想和追求。您怎么能说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呢。您还有家国和诸臣啊。况且孔丘活着的时候,您不能对他委以重任,在他死了之后却对他备极哀荣,这是既失礼又失名啊。夫子说过,人活着是为了生而美好,而不是为了死后留名。如果一个人连怎么活着都搞不懂,又何必在乎死了之后怎么样呢。您这么说可就是不理解孔丘了。
 四

  孔子死了,他的葬礼就成了问题。

  按照常理,父死子送,他的葬礼要他的儿子办。可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在他七十岁那年先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三大悲,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他一样都没逃脱。我们生活中常见许多人,悲伤和抱怨笼罩了他的一生。仿佛全世界的苦难都由他一个人在承担,别人都过的快活似神仙。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人生于世,忧患实多,关键看你怎么去面对。在这个问题上孔子说得好,不怨天,不尤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于是他的这些弟子们就商量着给他举办后事。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身份来办。要是以学生的身份,未免显得凉薄,可是以儿子的身份来办,又是非礼,叫做侵。过人所爱曰侵,夺人所爱曰犯。别人的老子,自己去当儿子,这个就不像话了。用孔子的话说,就叫做谄媚。祭非己之鬼曰谄。于是众人乱糟糟一团,各有各的礼和理。这时候就需要那些有话语权的人来拍板。子贡于是乎脱众而出。这个没办法,子贡既有钱,又有权(后来当到齐国的宰相),公认的有能力,还是孔子生前较为肯定的学生,说话有分量。子贡说,虽然孔夫子不是我们的父亲,可是胜似我们的父亲。我们当然要以丧父之礼来待他。当年颜回死的时候,夫子待之如儿子一般,子路死的时候也一样。可是不穿父亲的丧服。所以我们也不要穿孝子的丧服就可以了。

  于是拍板定音,弟子们都以子礼来吊,腰部缠着麻带,不论出门还是回家都缠着。这时候子夏说,回家束着麻带就可以了,出门就不用了。子游说,我听说夫子在朋友去世之后,回家就束着麻带,出去就不束了。可是要是纪念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的话,出去束带也是可以的。这纯粹是跟子夏对着干。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好多派,各弟子都自立山头,像子游派,子夏派,曾参派,等等。孔子对子夏的以后比较看好,说,我死之后,子贡会慢慢的退步,子夏会慢慢的进步。可是真正把他的理论和名字发扬光大,传播后世的,恰恰是子贡。原因很简单,子贡后来当大官挣大钱了,有这个实力传播他的文化。所以有句话说的很对,文化就是软实力。可是这个软要靠硬来支撑,有硬有软,才是王道。

  孔子的葬礼是公西华主持的。孔子的嘴里含了三个贝壳的粳米,随着十一套丧服,还有一套官服。戴着商朝通行的一种叫做章甫的帽子。佩着用苍艾色的丝带拴着的直径五寸的象环。桐木棺材有四寸厚,柏木棺材有五寸厚。上面装饰着庙宇图案,外面包着有花纹装饰的布。灵车上挽着扭结的披,这是周朝的礼制。做着旌旗一样的招魂幡,这是殷商的礼制。用绸练做招魂幡,这是夏朝的礼制。一共用了三个王朝的礼制,这是为了表达尊师重道,而且使古代的礼制能够完整齐备。孔子埋葬在鲁国城北的泗水边上,地下没有够到黄泉。上面封成半个斧头的形状,高四尺,种上了松树和柏树作为标记。弟子们都在墓边安了家,以示内心悲痛,行心丧之礼。

  孔子一辈子孜孜不倦于自己的克己复礼大业。复兴的这个礼为世所公认,那就是周礼。可是他不单单只是为了复兴周礼,而是比较三代之制,推广和发展那些合情合理的制度,废却那些不合情不合理的制度。他说,夏朝的礼制,我能说点,可是杞国不足以参考。商朝的礼仪,我也能说点,可是宋国不足以参考。这是因为史料不足的缘故。要是足的话,我就能验证现行的两国的礼仪是不是夏商的礼仪了。只有周朝的礼制保存的比较完整和周全,所以他只有推行周朝的制度,可是也不是一概盲从,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繁简适当,因时而异。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人死了,孔子去吊孝,随礼。主人不哀,孔子哭不尽声而退。孔子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于是卫国人很惭愧,接着惶恐,说,卫国这个地方,国小民穷,民俗未开,不懂得怎么举行丧礼,还请孔夫子给主持主持。在当时的周天下,孔子就是搞礼乐这一套的权威。全天下的国家都来跟孔子问礼,包括自称不服周的化外之民楚国。现在孔子没哭完就中途退场,这叫失礼。可是没人敢说孔子不讲礼,而是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到位,让孔子生气了。什么叫牛气,这就是牛气。牛气就是即使你做错了,别人不仅不说你错,还从自身找原因,以证明你对。

  孔子答应了他们的这个有理要求。让人在屋子客厅的中央挖了一个坑来给逝者洗身,又把炉灶拆毁了,用灶砖将露出的双脚并到了一起,且在床上给他穿上了袭衣。到了埋葬的那一天,拆毁了他们的庙墙,越过了他们的神位,没有经过中门就直接将灵车拉到了大路上。(怎么像寇五葬父啊)。到了墓地之后,男人背东面西,女人背西面东,封好了墓穴就回来了。这个走的是殷商的礼节。可是当时当地通行的却是周礼。回来之后,子游疑问满腹,问道,您常说主持礼仪不要随意改变当地的风俗,要入乡随俗,可是您今天却变了,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小孩子不懂不要乱说话。我这么做只是一切从简而已。

  所以说,圣人无常形,无常情,无可无不可,一切看情况而已。照常理,卫国该实行标准周礼才对,孔子说过鲁卫之政,兄弟也。鲁国的始封者周公和卫国的始封者康叔跟周武王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可是孔子用殷商之礼,众人也没有异议,这就是权威的魄力。孔子的弟子同时用夏商周的礼仪来埋葬孔子,就是为了了却孔子生前未了之心愿,以尽无尽哀思。

  再说坟头上的两棵树,用的是夏商之礼,而非周礼。夏朝用松树,商朝以柏树,松者,忠也,夏之政忠,柏者,白也,殷车尚白。松柏者,坚贞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周朝用的是栗树,这个意思很明确,就是让人民害怕战栗。孔子对这个问题也并不避讳,只是说,已经做成的事情就不要再宣扬了,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不要再讨论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


  孔子死后,弟子们都在墓旁环居守孝。有一个燕国的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看一眼孔子墓,参观考察学习以便回去模仿推广宣传,住在子夏的家里。子贡于是乎很不高兴,毋庸讳言的是,在孔子死后,子贡俨然成了众弟子的领袖,他说的话没人反对。我想这个权威性还不在于他的学识上,而在于他的做事能力上。子贡做过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直接改变了当时的天下格局,太史公评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内,五国各有变。

  子贡说,咱们是庸人来埋葬圣人,而不是圣人来埋葬庸人,有什么好瞧的呢。孔夫子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我死之后,我的坟墓的封顶要像夏朝的房子一样,呈半斧形。这个半斧的形状,有个名字叫做马鬃封。如今我们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割了三块板摆成半斧状来做了个封顶,只是为了了结夫子在世的时候的一个愿望而已,有什么好看的呢。

  什么叫庸人,庸人就是那种心里没有长辈亲友的教诲和规谏,嘴里不说圣者贤人的语言和道理,不去向有道德有品格的成功人士虚心请教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不去努力奋斗以改变自己目前较为不堪的处境,每天不知道该干啥,也不知道干了点啥。看见一点小利就如苍蝇见血般的追逐,而没有一点哪怕不坚定的追求和哪怕些微近小的理想。这就叫庸人。

  比庸人好点的叫做士人。士人就是那种心中有一定的理想,做事有一定的计划,虽然不能深明大道,可是一直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虽然不是样样都行,可是定有一技之长。说话虽然不多,但是一定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办事虽然不多,但是一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做了些什么。等到学的知识搞明白了,说的话语有道理了,做的事情有原则了,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一生,直到生命终结。无论富贵或者贫贱,都不能让他改变这些操守。这就叫士人。

  比士人好点的是君子。何谓君子,说话诚信可靠而心里毫无怨怼,做事仁义礼让而不夸耀吹嘘。思想开明宽容而不盛气凌人,坚定不移地向着大道前进,自己奋斗而永不言弃。他那举重若轻坦然自得的样子好像你一步就能赶上但是却永远也差一步。这就叫君子。

  比君子好点的叫贤人。贤人就是那种品德不越轨,做事不出格,说话有道理,做事让人服,即使富甲天下也没有人羡慕嫉妒恨,如果施舍的话天下没有贫穷困苦的人。

  最高境界就是圣人。何谓圣人,德行和天地合为一体,变化多端而无一定之规,深明世相百态,调合万物本性,推广大道而让百姓懂得人情事理,和日月同辉,与神明同行,普通百姓不知道他的德行,见了面也不认识他是谁。这就是圣人。

  从这个标准来看,子贡可以称得上是贤人,颜回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余人可为士人,但是子贡自谦庸人,乃是尊师重道之行。

  孔子死后,弟子们思念太甚,弟子里有个叫有若的,长得跟孔子雷同,于是一起推举他为老师,礼如孔子生前。换言之,找了个替身。可是这些人很不厚道,让我想起曹孟德的一句话,你们这群兔崽子,纯粹是把老子架在火上烤啊。有一天,就有那冒坏水的出来了,问道,曾经有一天,晴天丽日,没有一片云彩,夫子要出去,可是却让弟子们拿雨伞,果然在中午时分下起了滂沱大雨。弟子们问道,夫子怎么会知道要下雨呢。难道你也跟诸葛亮一样能掐会算。孔子说,你以为只有诸葛亮会夜观天象啊,老师我也会。诗经不是写着嘛,月亮离开毕宿星,明天就会大雨滂沱。昨晚的月亮不是离开毕宿星嘛。又一天晚上,月亮也是离开毕宿星,可是第二天却没下雨。还有,商瞿年纪很大了也没有儿子,他妈给他取了个小老婆。孔子去齐国的时候,他妈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不要愁。多大点事,商瞿到了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儿子。事后果然应验。请问夫子是怎么搞明白这些高深问题的呢。有若默然无以对,心说,靠,老子要是知道这些还跟你们在这里浪费宝贵青春嘛。弟子们于是群起而哄之,说,这个位子不是你能坐的了的,您老还是那来那去吧。

  三年守孝期一过,众弟子皆各奔东西,自谋前程。唯有子贡住了六年。子贡其后全力推行和宣扬孔子及其道义,成效卓著。如果要一个比方,就相当于基督教的圣保罗。子贡晚年,显赫一时,声名大盛,于是有人奉承说,你也太谦虚了吧。以你现在的成就,孔仲尼怎么会超过你呢。你看他一辈子混成个啥熊样。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能显示自己的聪明,同样的说一句话也能显露自己的愚蠢,所以说话不能不谨慎小心。夫子的难以企及,他的高度之难以逾越,就如上天不可登梯一样。他活的时候誉满天下,死了之后备极哀荣,跟他老人家比起来,我算个啥呢。

  有生如此,夫复何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那些事儿》第5章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多高?说出来你别不信
孔子活得象丧家狗,我们能活出什么?
为何说老子才是千古第一圣人?孔子给出这样的回答!
读论语之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孔子》观后感】贾岚岚:铭记圣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