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躺平的意义:在不确定性中反思自我

停止一味的自我内耗和精神攻击。

躺平、搭子社交、特种兵旅游、“momo”大军兴起、全职儿女……所有这一些新热点的背后,到底是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生命价值缺失后引发的过度疲劳和倦怠?

新社交趋势

世界正从疫情中走出来,但过去三年经历的变动,依旧影响着我们感知生活的方式。《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是每年报告阅读榜上的常客,它总结的各类社交趋势始终能精准命中现代人的内心变化。从2020年的“失败展览”、“秒抛关系”, 2021年的“劳资凝视”、“抠糖代偿”、“科学早恋”, 2022年的“反语保护”、“扁平过劳”、 “谨慎宠爱”,都揭示出新的社交特征。

2023年又催生出新的社交趋势,报告把这些新社交趋势的形成归结为环境的“不确定性”

首先,“不确定”的未来预期唤醒了普遍的风险意识,人们对未来的安排显得更加谨慎。比如人们的消费更加保守;年轻人躺平着畅想自己的养老生活,更学会了从父母、祖辈那里争取更多的资源。人们尝试规避一切风险和痛苦,只希望沉浸在无限的自我肯定的舒适之中,甚至连爱情中的痛苦也被视为需要祛除之物。

另一方面,在“不确定”带来的担忧害怕犹疑之中,人们努力尝试寻找各种情绪出口。狂欢补偿、旷野想象、假性发疯、盛景复古,都是面对不确定时对现实的逃避态度。

最后,新时代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如火如荼的AI使个体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人与算法的关系也来到一个新阶段,危机感使人们不得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上以求自保。

存在的价值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们仍会感到“不确定性”吗?答案是必然的。疫情只是促进了我们对“自己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的思考。

此前我们接受到的教育和认知都是:读书升学,去对的行业做积累,延迟满足,满足自己和家人的期待,积累一些财富,创造一个家庭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一种积极的经验反馈上: 我们处在一个有正反馈的时代,努力奋斗赚钱,提高自己的社会阶级,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

但疫情推翻了这样的经验,也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使我们更关注人本身的属性。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我们需要重新发现社会,发现自己。我们需要在休养生息中思考,享受,自得其乐。喝咖啡,露营,郊游,徒步,打游戏,散步,这些体验,这些活着的美好的记忆,是任何人也拿不走的。

德国思想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及,当今人类仿佛整体被注射了兴奋剂,演变为一架效能机器,力图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功效。这时候,生命被简化为一种效能,引发过度疲劳和倦怠。人们前仆后继默念着“是的,我能够”,日以继夜地进行着自我剥削。想对加班说“不”,想退出竞争,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又不愿把世界让给别人。这种矛盾冲突导致了“卷”和“躺平”同时成为这个社会的现象级形态。

这也是为什么大卫·格雷伯《毫无意义的工作》被引进国内之后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书中他揭露了一个广泛存在的事实——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社会中诞生了越来越多“毫无意义的工作”,这些工作产生的负面效应包括制造消费焦虑、资源浪费等等。我们一边吐槽着“狗屁”工作,一边又要假装热爱,汲汲营营。这种矛盾诞生的精神暴力,让我们陷入内耗和自我攻击中。即便我们不断用“上班只是为了赚钱”的借口安慰自己,也会因为缺失目标和价值感而感到深深的痛苦。

为什么科技越发达、产业越发展,狗屁工作却越多?格雷伯认为这源自于现代企业体系,这种体系以占有和分配资源为基础,不断增加管理层、基层员工来维持集团秩序,各种工种源源不断的产生。但是这类工种的功能不在于提升效率和产出,也不是真正地创造资源、增大社会财富,而是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来回传递各种资源,维持现有的秩序、维持既定的权力关系。现代企业也塑造了一种“以工作本身为目的”的道德观,大众推崇的不再是诗人、艺术家或者浪游的贵族,而是一天只睡五小时的工作狂CEO。

面对残酷的现实,格雷伯提出了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全民发放基本工资,在生活有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就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以此来摆脱“狗屁”工作。

当然,无政府主义乌拖邦只存在于作家的笔下,《毫无意义的工作》带给我们的启迪是:反思自身所处的系统性困境,停止一味的自我内耗和精神攻击。

结语

对生存价值的思考,使我们不再觉得躺平可耻。正如韩炳哲所说:“无所事事是人努力的最终目标。”他尖锐地指出:我们失去了对“无所事事”的感知,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只剩工作和绩效。人的存在被行动榨干,变成可以被剥削的对象。

所以,无所事事,是一种能力,能够创造真正自由的时间。

青年作家李海鹏在博客中写道:“坐在雷电暴雨的边缘慢慢喝了杯咖啡,心满意足,活着就是为了智力的愉悦和这样的感官享受。”在他看来,沉默和安宁加深了思想的深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这是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开篇名句。躺下来,我们才能重新思考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的意义。

本文版权归世界经理人所有

(www.ceconline.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其实,很多工作都毫无意义!
读书笔记:《毫无意义的工作》
胡洪侠|你从事的是“狗屁工作”吗?
40%的工作都无意义,警惕那些正在拖垮你人生的“狗屁”工作|中企荐读
倦怠星期一文学,拯救不了狗屁工作
专家:在发达国家,四成的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