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35岁职场人:请告别低质量学习

Veer_139857632

信息爆炸时代,唾手可得的学习途径反而会干扰一个人专注于真正的学习之中,反而陷入低质量的学习漩涡当中。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首先要管理好管理的主体。那么,谁是管理的主体呢?当然是谁实施管理谁就是管理的主体,所以说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职场人首先要做好的是自我管理,比如管理好时间、压力、知识的学习等等。今天先谈谈普遍会遇到的自我学习问题。

低质量学习更容易产生焦虑


现代社会对于文盲的定义并非是你会不会听说读写,而是你能不能更新知识。

年龄处于35岁左右的职场人是最焦虑的一批人,他们有10年左右的工作经验,了解职场的各种法则,知道在当今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职场立住脚。

在信息爆炸时代,提升自己有很多唾手可得的途径,比如通过线下课程、阅读图书、在线教育App。焦虑的职场人都是无时无刻的在“学习”,包括在上班时间刷着微博的热搜、微信公众号的热文、各大门户网站不断推送的新闻或者是打卡手机App上的英文课程,可谓是上班时间忙的不可开交,下班时间忙里忙外,可能还要照顾孩子,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又在补着白天上班时因被很多信息充满而未完成的工作,这一天下来简直是忙到无法思考,忙到爆炸,可真正植入脑袋的知识点能有多少呢?

信息时代的便利也许会干扰到一些人并不能再专注于真正的学习当中,而是陷入低质量学习的漩涡当中。怎样的自我学习才能获益,对自己的工作处事慢慢产生有益的帮助和影响呢?或许是在你看完一篇实用的文章之后,不只是收藏点赞而是实际运用到工作或生活中;或许是在读完一本书以后,不只是发个朋友圈单纯纪念自己本周读完了这本书,而是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或是列出可以实际运用的一两点;或许是参加完某些线下课程,评估下课程对自己是否真的有帮助,别被信息流推着走,最后只获得更多的焦虑。

克服焦虑的前提是认清学习的真面目


很多追求自我进步的职场人会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也有一部分在苦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看到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去进修MBA,有些人会选择在线教育平台或参加一些线下课程,甚至有些人会选择回高校读在职教育。其实,学习不应该盲从,应对症下药,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在确定学习方式之前,可以先自问四个问题:

1.在行业内,哪些标准或经验真正能获得认可?

很多在职人士看到朋友或同事去进修了一个硕士学位或参加某高校的MBA课程之后,开始蠢蠢欲动,自己是不是应该也去学一下,别到最后就剩下自己落后了?

马云曾说过,MBA是很好的东西,整个体系学下来也很完美,但是不要说学习MBA就一定能做好生意。中高层管理者不应过多在意MBA的学位头衔和对于学历的要求,最终能实现培养自己的商业灵敏度和基础管理知识的课程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MBA本质是学习管理,而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没人希望纸上谈兵。

如果某人曾担任过企业的总经理,同行业内的企业会觉得这样的人最稀缺,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一个拥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经理肯定知道在企业大局与人才管理上如何做出决策。当然,这位总经理如果去读了MBA,肯定会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从知道要怎么做变成了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更系统的了解管理的整个过程。

还有一部分管理者只是单纯的想学习一方面的技能,那更没必要去系统学习整套知识,也许在网上学习一些核心知识点更快更方便。

2.现阶段最需要学习哪些技能?

就如上文所说,MBA的系统与完整并不一定适合于只需要单方面技能提升的人士,所以在学习之前搞清楚自己现阶段需要提升的能力有哪些方面?

认为要先从分析“你想成为行业里的谁”来拆分自己的学习或职业目标,研究一下他们的成长路径,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通过这些行为,你就能看清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你想成为行业里的谁?你想在未来成为什么样的角色?你想从事哪些行业?想清楚这几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定几个阶段性目标来完成。John Medina写了一本《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的书籍,他是一位专注于人脑发展基因以及精神病遗传学问题的生物学家,他认为“大脑不关注无聊的事,不要进行多任务处理,情绪唤起有助于大脑学习”。同样,目标也不要制定的过多而且要切实际,在完成这个目标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

3.哪种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

曾经看过这样一条微博:“三年前我就开始模仿巴菲特:喝百事可乐、吃牛肉汉堡、坚持简单生活、每天坚持阅读《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财新商业价值》……选股票侧重基本面重仓长期持有。现在,我除了投资亏损20%外,一切都像巴菲特了。”

真正的学习,不应该带着一种虚伪的面具,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身边有一位母语为英语的朋友,那么英文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幸福。上学时一位舍友,她最开始对于自己的定位就很明确,她每周都会有2天与线上的外教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就这样坚持了3年,毕业时她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所以说,当一些现实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有些学习机会是需要自己创造的,而不是感慨上帝的不公。

林肯从小生活窘迫,仅仅上过四个月的小学,从此再也没受过正规教育。凭借着对于学习和知识的渴望,林肯慢慢积累了诗歌、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最终他能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要归功于他的不放弃以及给自己创造了很多学习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为什么要考在职研究生?
MBA课程-管理心理学
职场深造?电线杆上贴满的广告,已表我态度
还在愁不知道选哪所免联考MBA院校吗?看完这篇你就清楚了
绝对堪称MBA课程中的经典,创业、管理、营销必读
你是在为知识付费,还是在为自己的焦虑买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