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仅看得清,而且能摘镜!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性手术新时代 | 全国爱眼日

仍然有患者咨询:

“医生,我不想做白内障手术,能不能保守治疗?”

“医生你看,这个眼药水怎么样?广告说效果好!”

我们通常的回答是:

治疗白内障

手术是唯一方法

请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眼科主任王志良教授

对白内障药物治疗的辟谣

敲重点:

您要知道,治疗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手段,无论是滴眼液还是口服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被证明能治愈白内障,或阻止白内障的发展。

白内障手术进入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时代

在以往,大部分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无法摘掉眼镜,不是需要老花镜看近,就是需要近视眼镜看远。而自2013年新型人工晶体问世之后,白内障手术逐渐进化到一个新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阶段,让老年生活不仅看得见还可以和眼镜说再见!

什么是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体?

这种技术的革新源于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的人工晶体选择变多了。

我们正常的眼睛通过内部肌肉的收缩放松可以实现“变焦功能”,就像照相机“变焦镜头”一样看近看远都清晰。

以前植入的人工晶体都是单焦人工晶体,也就是把我们原本自带变焦的眼睛,变成了“定焦镜头”,显然功能就不如“变焦镜头”那么强大了。

传统的单焦人工晶体顾名思义就只有一个焦点距离是最清晰的位置:如果选择看远清楚,看手机就得戴老花镜,如果选择看手机的距离清楚,那看远就得按照预留度数配近视镜。

而新型的多焦晶体,增加了衍射环带,也就是上图中可以看到的一组同心圆的光学设计。作用就是产生远、近或者远、中、近多个焦点,这样在白内障术后,看远看近都不需要再戴眼镜。

多焦人工晶体的

应用场景有哪些?

日常近距离用眼主要包括看手机、看说明书、化妆、针线活等

日常中距离用眼主要包括看电脑、做饭、下棋打牌等

日常远距离用眼主要包括开车、户外活动、看路牌、旅游、看电影等

两焦点晶体可以满足远、近用眼需求。

三焦点晶体可以满足远、中、近距离用眼需求。

多焦点人工晶体的选择一方面要符合患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更需要听取眼科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

什么样的人群

适合多焦人工晶体?

1. 眼底正常

2. 有强烈的摘镜需求;

3. 生活或工作活动需求丰富(远、中、近视力均有需求)

4. 能理性认知术后效果

什么样的人群

不适合多焦人工晶体?

1. 存在眼底病变(比如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等)

2. 散光度数过高(影响术后视觉质量)

3. 同时接受其他眼科手术如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依靠眼科医生进行全面详细的眼科检查和生物测量来判定是否可适用多焦人工晶体的植入。

敲黑板:

✔ 白内障手术已进入屈光性手术的新时代

✔ 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达到白内障术后摘镜的目标

✔ 存在眼底病变,散光度数过高不适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

专家介绍

点击图片,预约专家门诊

王志良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外伤学组全国委员,上海眼科学会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副组长,主要从事眼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精于复杂白内障及复杂眼底显微手术治疗,擅长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白内障、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玻璃体积血、黄斑病变等,手术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介绍

符书昊眼科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主治医师,上海市眼科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协作组成员,主要从事眼底病与神经眼科疾病诊疗工作,主持上海市卫计委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自然、上海市卫生局项目,发表SCI文章6篇。

视频 | 王志良

文 | 符书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发展历史
白内障与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解读折叠式人工晶体的奥秘
影响白内障手术后视觉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白内障术后视力能变好吗?人工晶体已实现“私人订制”
白内障手术后注意事项 || 长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