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内畸胎瘤,你不容错过的好病例

感谢丁香园版主  程先进老师病例提供

精彩讨论:

唐绍宏: 通化市中心医院:凝固性坏死,虽然有气泡悬浮征,但病灶周围无纤维化,这样放线菌及结核的可能性不大了,无树芽征也不支持结核,坏死区见到血管也不支持结核,考虑曲霉可能性大。

张爱梅:年轻男性,慢性病程,反复咳血为主诉,常规考虑气道来源的慢性炎症、低度恶性肿瘤都可能。片子:大片坏死 血管漂浮 有壁强化不均且厚薄不一(排除包虫、IMT) 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未见明显环形强化) 双侧散发病灶 气管壁增厚=结核,鉴别:鳞癌、合并曲霉、放线、SFT、畸胎瘤灌汤包……无感,TB无明显卫星灶空洞纤维化5年了也打问号?

李珂:晨读病例:年轻男性,反复咯血五年,左肺上叶大片状高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匀,见低等混杂密度影及空洞影,增强检查中度不均匀强化方式,内见血管穿行,周围血管间隙欠清晰;双肺纹理增粗,见絮状高密度影,边界欠清晰。诊断结论:1.左肺上叶肺结核可能性大,慢性炎性肉芽肿待排,肿瘤不能完全排除。2.双肺感染。

山水:左肺上叶团片状影,内密度不均,可见液化坏死,肺部血管穿行而过,远侧可见支扩及斑片影,局部肺组织膨胀不全,纵隔受牵拉移位,纵隔多发淋巴结,考虑炎症性病变,局部合并真菌感染,肺组织发育不良。

赵智义:左肺上叶实变,内部坏死,多发空洞,血管结构增粗,并有破坏,周围可见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叶核心结节及磨玻璃,右肺上叶少许病灶。增强后周边强化左肺上叶实变,内部坏死,多发空洞,血管结构增粗,并有破坏,周围可见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叶核心结节及磨玻璃,右肺上叶少许病灶。增强后周边强化明显。相邻纵隔旁及气管周围软组织增厚,明显强化。年轻男性,首先考虑结核,并纤维素性纵隔炎,鉴别腺鳞癌。相邻纵隔旁及气管周围软组织增厚,明显强化。年轻男性,首先考虑结核,并纤维素性纵隔炎,鉴别血管侵袭性曲霉菌 腺鳞癌

倾听雨:年轻人,反复发热症状五年,图像上看病灶位于左肺上叶纵隔旁 有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大的不规则囊腔内有气体有液体,总体考虑是一个感染性病变,合并支气管扩张及脓肿形成,支气管内有粘液栓,纵隔有淋巴结,一元论,考虑炎性反应。建议抗炎治疗后密切随访复查。

曹殿波:纵隔成熟畸胎瘤破入肺内?

王文华:左肺上叶纵隔旁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影,密度不均,内可见液化坏死,边缘可见环状气体影,远端肺野可见絮状、斑片状高密度影,左肺组织部分膨胀不全,增强扫描边缘中度强化,内可见血管穿行,纵隔内可见数个淋巴结。
诊断:首先考虑感染性病变,真菌感染可能,占位性病变不能除外。

damoguai: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有粘液栓,考虑炎症,不完全除外肿瘤。

放射小大夫:年轻男性,反复咳血5年,纵膈左移,左肺容积减小,左肺上叶可见一团片状实变影,境界清楚,部分边缘紧贴胸膜,邻近胸膜慕状牵拉增厚,病灶内密度不均,可见多个灶状透亮影,外缘明显强化(肉芽肿组织?),内部坏死,坏死区境界清楚,并可见血管造影、穿行,远端可见斑片状磨玻璃影,境界略模糊,下叶支气管远端似见树芽,考虑结核,鉴别慢性肉芽肿性炎伴脓肿、特殊感染

张军(Johnny zhang):晨读病例,左肺上叶病灶,周围边界清楚,无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及血管集束征,周围有些小结节及实变病灶,倾向炎性病变,内部结构,有液化坏死,虫噬样小空泡,不均匀强化,外环强化明显,结合年龄、发病部位及病程特点,考虑:TB,另外这个病灶内部感觉液化 悬浮气泡征,放线菌不排除?另外就是曲霉

秋:青年男性,病史5年,左肺上叶类圆形团片影,边缘不清,内有虫蚀样空洞,空洞内无丝状隔,增强后边缘强化明显,无明显钙化,两肺散在树芽,两上肺著,考虑慢性感染性疾病,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童话伊语:晨读病例,考虑感染性病变,结核+曲霉?或者NTM?

自由的风筝:左肺上叶片状影,内密度不均匀,见低密度影及气泡,周围见片絮状高密度影,增强后边缘高密度影均匀强化,血管穿行,青年男性,慢性病程,考虑曲霉菌可能大

twn:年轻,病史长,上叶团块影,光整,周边磨玻璃渗出,坏死边界清晰,悬浮气泡,考虑慢性脓肿,放线菌感染

楠:青年男性,咳血,病灶见凝固性坏死,有气泡悬浮征(灶内液体比较粘稠),病灶周围磨玻璃改变,未见周围纤维化及钙化灶,结核不考虑了,增强可见不均匀轻度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考虑感染性病变,曲霉菌?放线菌?其它?

玄逸:青年男性,咳血,病灶见凝固性坏死,有气泡悬浮征(灶内液体比较粘稠),病灶周围磨玻璃改变,未见周围纤维化及钙化灶,考虑感染性病变,曲霉菌?

韦红星:年青男性,咳血5年。左肺上叶团坱,内坏死 气泡悬浮 侵袭胸壁。增强扫描软组织成份明显强化。考虑感染性病变:放线菌。鉴别:结核?曲霉?

冰峰焰霾:打卡病历: 青年男性,病史5年,左肺上叶类圆形团片影,边缘不清,洞内空气悬浮,增强后边缘强化明显,病灶内血管征明显,支气管壁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无明显钙化,肺内散在树芽,考虑慢性感染病变 肉芽肿性炎 纵隔 FM 低度恶性病变 IMT。

锋行天下:左肺上叶大片状高密度影,内见低密度坏死影及空洞影,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内见血管穿行,双肺亦见磨玻璃影,考虑:左肺上叶感染,只能想到感染了。肺隔离症?肺结核应该都吃的很干净,这例里面还有很多血管残留。5年病史这么大肿瘤可以排除吧

一切∮随缘:晨读:左肺上叶实变影,内伴有多发空洞,呈偏心性改变,平扫洞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增强扫描环形强化,部分可见血管穿行,血管似乎有受侵,主病灶周围伴有散在结节,临床年轻男性反复咯血五年,考虑:结核?放线菌?奴卡?寄生虫?鉴别:肿瘤

周宇元-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晨读,左肺上叶病灶内部见无强化低密度区及血管影,动脉期可见前向后放射状走形血管影,双肺另见散在小片状影,年轻男性,病程5年,隔离征并肺泡出血?肺结核?

王建国:

打卡病例

左肺上叶团块影,与纵隔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边缘明显环形强化,内见多发气泡悬浮,并见血管走行,首先考虑感染性病变,曲霉、放线菌、结核,坏死区有血管穿行,上述疾病似乎都没有见过,年轻患者病程较长好像也不太支持,病灶与纵隔关系密切,又有血管进入,是否可以考虑肺隔离症合并曲霉或者放线菌甚至结核感染?

刘波:主支气管管壁明显增厚,这个提示什么?常见引起这个影像得致病菌是什么?

内部多发气泡或空洞,防线?结核?曲霉?
壁规则明显强化,提示炎症
中央坏死区血管还可见,这个部符合结核
这条血管明显增粗,是否提示纵隔病变?
纵隔内血管明显增多,
晨读病例,左肺上叶病灶,周围边界清楚,无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及血管集束征,周围有些小结节及实变病灶,倾向炎性病变,内部结构,有液化坏死,虫噬样小空泡,不均匀强化,外环强化明显,结合年龄、发病部位及病程特点,考虑:TB,另外这个病灶内部感觉液化 悬浮气泡征,放线菌不排除?另外就是曲霉
左肺上叶团块影,与纵隔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边缘明显环形强化,内见多发气泡悬浮,并见血管走行,首先考虑感染性病变,曲霉、放线菌、结核,坏死区有血管穿行,上述疾病似乎都没有见过,年轻患者病程较长好像也不太支持,病灶与纵隔关系密切,又有血管进入,是否可以考虑肺隔离症合并曲霉或者放线菌甚至结核感染?
蔡鹤:
影像特点:
1.左上纵隔旁肿块,肿块大部分坏死,坏死区内有大量气体悬浮
2.肿块内坏死区血管无破坏
3.肿块侵犯纵隔胸膜、前胸壁胸膜,并透过纵隔胸膜侵犯纵隔
4.纵隔5、6、7区淋巴结肿
5.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壁均匀增厚,内外壁光滑
6.肿块纵隔动脉供血(体动脉供血),并有蒂与纵隔相连
先说气管分叉处壁均匀增厚,我怎么解释?
怪异的是:支气管分叉处壁增厚,只有一层,跟上下都不连续
我们假定肿块是肺内病变~炎性肉芽肿病变~放线菌/曲霉菌~凝固性坏死 气泡悬浮 胸膜及纵隔侵犯 5~7区淋巴结肿
我们假定肿块是恶性病变~癌~鳞癌~凝固性坏死 气泡悬浮 胸膜及纵隔侵犯 5~7区淋巴结转移~沿气道爬行侵犯到气管分叉
非坏死区明显强化
太多粗大的血管供血
— —我考虑恶性病变,鳞癌可能性最大
左肺上叶,肺内出血
同时可见细支气管壁增厚
我们逆向思维
假如是感染性病变,根据形态,应首先考虑放线菌/曲霉菌
放线菌/曲霉菌,对于正常免疫的年轻人,都是不可思议的
鳞癌,恶性程度相对低,病史长,转移晚
纵隔7区淋巴结肿,左肺上叶炎性病变,也是不可思议的
纵隔7区这个淋巴结,圆乎乎
边缘强化,内部大部分坏死
现在全网几乎众口一词,都认为是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
我不得不站出来,发表不同观点
高少点评:病灶主体位于左肺上叶内侧带,主要表现为囊状病变,增强囊状病变壁稍厚---高少称之为“显壁”,肺内或纵隔内“显壁囊状病变”诊断畸胎瘤有较高的特异性病,而肺内畸胎瘤虽然比较少见,但有好发于左肺上叶内侧带特点;囊状病变内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气泡影及支气管扩张,无明显气-液平面,说明囊状病变与支气管发生了交通,结合支纤镜检查左上肺异物并感染,进一步肯定畸胎瘤合并感染诊断。
畸胎瘤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多表现为幼年起病,本例患者年龄为21岁,反复咯血5年,提示病程长,符合幼年起病;实质有强化部分明显强化,符合畸胎瘤的强化特点;囊状病变周围肺野结节状、斑片状磨玻璃影,符合合并感染或肺出血影像。
肺内畸胎瘤(intrapulmonary teratoma,IP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等不适。
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肿瘤,主要由2种或3种胚层(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分化的组织构成。畸胎瘤最常见于性腺部位,而性腺外畸胎瘤的部位常见于纵膈和中枢神经系统等。IPT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内外文献记载多数为个案报道,IPT的发病机制有学者提出源于前肠的胚芽,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沿支气管下移,继续生长并被肺组织包绕形成IPT,还有报道认为是与第三对咽囊的衍生器官胸腺有关,胚胎第3-6周胸腺组织和肺分别来源于第三对咽囊和前肠腹侧,由于胸腺组织早期分离或移位,沿肺芽发育过程中迁徙至肺内而发生肺内畸胎瘤。
IPT患者男女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其中20-40岁最多,病变部位位于左上肺占55.6%,提示该病好发年轻男性患者,病灶多位于左上肺,且多位于肺内侧带,与胚胎时期胸腺移位于发育中的肺芽内形成畸胎瘤的理论相符。IPT容易出现咯血,提示肿瘤容易侵袭血管导致咯血或合并有支气管扩张,且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多表现为幼年起病。
IPT的影像学特点是病变常常为典型的囊状结构,通常存在局灶状钙化,且病灶密度不均匀,有的甚至存在牙齿。Sawant AC 等认为含有内胚层来源的胰腺腺泡组织外分泌液可使远端支气管扩张破坏,使瘤体与支气管相通。
病理结果:畸胎瘤合并感染

图文编辑:孙银辰  秦红娟

图文审核:李珂 张爱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X线诊断学1
细听南边讲解---纵隔脂肪瘤出血
【肺部影像系列】考考你:经典病例,前纵隔占位你怎么看?
胸部CT检查方法
肉芽肿病变病理影像表现及诊断分析
肺MALT一例分享——黄勇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