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顽童讲枪械 72 ★二战美军连级主要的支援火力

2015-02-22 04:27:06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10750 次 | 评论 0 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步兵连最主要的支援火力是一款由著名的枪械设计师勃朗宁设计的重机枪,它就是美国的M1919机枪。

      M1919系列机枪是美国勃朗宁公司生产制造的机枪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M1917式机枪的基础上,去掉抢管上外罩的水筒,将水冷式改为气冷式,重量大幅度减轻,逐步推出了M1919系列机枪。比较著名的是M1919A4、M1919A6。M1919A6在M1919A4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枪身结构几乎一样,大部分零件可以互换,改进枪管套筒、两脚架、提把和枪托等零部件。

 

      M1919系列机枪有着光辉的历史,但它的成功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其研制过程整整持续了16年。
      1910年,勃朗宁在美国犹他州展出了他设计的第一挺样枪,但直到1917年该枪才受到军方的关注,这便M1919系列机枪的早期型M1917。究其原因,美国在一战期间从法国购买了38000挺M1915绍沙机枪。该枪在射击过程中极不稳定,且半圆形弹匣易损坏,导致其在美军中口碑不佳。据说,有些美国士兵在欧洲战场上甚至干脆将不适用的绍沙机枪扔掉了。鉴于此,美国国防部开始着手在国内寻求一种作用可靠的机枪,于是勃朗宁的M1917机枪才能够得以一展才华而初尝胜果。

 

       绍沙机枪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枪机和枪管后坐行程过长,而M1917机枪则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解决了这一问题,枪弹击发后,枪机和枪管只共同后坐一小段行程,机匣中的两个开锁斜面同时下压闭锁卡铁两侧的销轴,迫使闭锁卡铁滑出枪机下部的闭锁槽,于是枪机开锁,脱离枪管节套,单独后坐;枪管节套在惯性作用下向后运动,一方面压缩枪管复进簧,一方面迫使加速机构后转,促动枪机加快后坐速度,继续压缩复进簧。后坐过程中,枪机上方的取弹器从弹带中抽出一发枪弹,其前端的T形抽壳钩则从弹膛内抽出发射过的弹壳。枪机后坐到位后,复进簧伸缩,推动枪机复进,抛壳挺撞击弹壳,使之向下方抛出。枪机继续复进,完成推弹入膛、枪机与枪管的闭锁动作。在枪机与枪管共同复进过程中,打击枪弹底火,完成一个自动循环过程。

        美国战争部的一个委员会在对勃朗宁M1917机枪进行试验时,两万发枪弹顺利地“穿膛”而过,但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例外。于是,勃朗宁在第二型机枪上采用了加长弹链,能够进行48分12秒的连续发射。勃朗宁机枪的出色表现,使那些抱怨者闭了嘴,并获得了1万挺机枪的定单。到一战结束,勃朗宁总共提供了56608挺机枪。

 

 

       一战结束后,美军大约拥有14万挺机枪,这在和平时期显得太多了。但是这一时期M1917机枪的发展却一帆风顺。军方将刘易斯机枪和维克斯机枪存库备用,而将M1917机枪的改进型M1917A1列为制式机枪。按照军方要求,勃朗宁又针对一些不足作了如下改进:托底板易裂,以环箍加固;采用新的弹链输送杆和改进的机匣盖固定销。二战期间,生产商向军方提供了近5.4万挺M1917A1机枪。美国国防部对该枪表示满意,所以在朝鲜战争中还在使用。尽管军方满意,但勃朗宁并没有停止改进的步伐,在M1917的基础上逐步推出了M1919的一系列机枪:笨重的水冷式机枪不适合装在飞机和坦克上,也不适合骑兵使用,所以勃朗宁将水冷式改为气冷式,推出了装在坦克上的M1919和M1919A1;供骑兵使用的M1919A2这些机枪的自动方式未变,仍然是枪管短后坐式。此后,又研制出了M1919A4机枪,质量14kg,其中三脚架约6.5kg。部队把它当作轻机枪,用以在中、近距离上对步兵进行火力掩护,还可以在侧翼支援步兵进攻,在防御阵地实施火力支援。但M1919A4在进攻中赶不上步兵的速度,所以不适合作为进攻性武器。美国武器局再次对其加以改进,于是出现了M1919A6,但M1919A6却是勃朗宁M1919系列机枪中的一个败笔。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数M1917A1,成为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最主要的连级机枪。直至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的军队还继续装备了一段时间。

       M1919系列机枪虽然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并没有很快被淘汰,仍被许多国家的军队所使用。作为轻机枪,它的质量达14kg,的确太重。而后来被装在M48、M60主战坦克和直升机上的改进型则经受住了考验。仅在二战中就有73万挺投放市场,直至战后许多国家的军队还继续装备了一段时间。20世纪50年代,法国军队侵略越南期间用该枪对越作战。后来,南越军队将M1919A4装在巡逻艇上的转环形枪架上使用。冷战时期,M1919A4又焕发了第二次青春:澳大利亚军队于1964-1974年间引进该枪,命名为0.30L3机枪;奥地利将其装在M47坦克上,命名为MG A4,一直用到1963年;就连联邦德国的M42坦克上也装配了1590挺M1919系列机枪,直到1960年代才撤装。此外,哥斯达黎加、牙买加、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亚以及乍得也订购了M1919A4。危地马拉在1970年代之前也装备了M1919A6。即便是今天,久经考验的“勃朗宁”仍然在中东冲突中发挥余热。
      M1919系列机枪最终被M60通用机枪所取代。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M1919系列机枪尽管不够完美,但其足迹还是遍布五洲,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有许多国家的军队装备。

 

       在军迷朋友们都看过的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中,电影尾部美军的机枪小组就是使用的M1919系列的重机枪。

      今天,勃朗宁机枪仍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它正在民间收藏市场上大放光彩。它的诱惑力不仅在于技术,而且还在于其神话般的经历。另外,在美国市场上还有改造过的半自动勃朗宁机枪。

 

     

2015.02.22.

孤独的老顽童
本期介绍在网络电台 [考拉FM] 枪械解读栏目第72期播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军一二战期间步兵装备机枪系列
★老顽童讲枪械 85 ★二战美军的大杀器
上天入地,横扫德日的“收割机”——M1919机枪
悍匪拿M2劫运钞飞机!曾与中国狙神对射不落下风 | 轻武专栏
大师勃朗宁设计的在一、二战中颇具代表性的枪械
山姆大叔的二战荣誉——M1加兰德步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