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发明奇葩空气取水!不用电不用其他能源,干旱沙漠照样榨出水
userphoto

2024.01.02 广东

关注

你知道全世界每年有多少人因水而死亡吗?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地球上有22亿,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地方,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水资源有关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真的是触目惊心啊!现在好了,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开发了一种奇葩的空气取水技术,不用电不用其他能源,甚至可以从干燥的空气中榨出水来,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干旱和沙漠的极端环境中,人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获得宝贵的生命源泉了,如果得到广泛利用,或许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这项研究来自王如竹教授领导的团队,研究人员发现,整个地球空气中含有高达12.9万亿吨的水汽,比地表上所有河流的水量都还要多,但发展中国家近80%的疾病却都与水质有关,由于这些最需要改善饮水的地区也位于世界上阳光最充足的地方,研究人员开始思考利用阳光来获取清洁水的办法。

在分析研究了多种空气中取水的技术后,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由氮化钛、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氯化锂组成的超吸湿多孔凝胶(THL),通过太阳能解吸和冷凝,找到了一种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由太阳能驱动的空气取水策略。

氯化锂被认为是迄今最强大的吸湿盐之一,因为它可以与水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保存大量的水分,但潮解后会导致钝化、腐蚀和泄漏,研究人员经过不断试验,通过添加氮化钛、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并优化材料结构,最终形成了这种超吸湿的多孔凝胶,可以吸收并保留大气中大量的水分。试验证明,在25 °C和15%–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这种多孔凝胶每公斤可以吸附1.18公斤到6.43公斤的水,超过了以前所知的任何材料。

然而吸到水只是开始,如何将水释放出来才是一个大问题。这时候材料中添加的氮化钛就开始大显身手了,氮化钛是一种与贵金属类似的、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光热转换材料,再加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优异的热响应性,这种凝胶在太阳辐照下可以迅速升温到90℃以上,通过冷凝后可以在15分钟内释放出80%的水。

由于吸附时间约为解吸时间的两倍,研究人员为此设计了一套两个吸附剂集成在同一系统的中的装置,通过优化结构和操作策略,可以进行连续不断的吸附-解吸过程,提高取水效率,最终在夏季和冬季的室外试验中,在相对湿度约60%和30%的情况下,每天每公斤凝胶的集水量分别达到了3.82升和2.98升。

由于凝胶工作的宽湿度范围,这种装置被认为在干旱沙漠地区仍能从空气中榨取一定的水出来,而且不需要其他能源,解吸过程还会将蒸汽温度提高到巴氏灭菌温度以上,去除了大多数的非挥发性成分以及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和病毒,无需额外的纯化步骤即可直接饮用。

这项研究12月5日发表在《应用物理评论》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大突破!交大团队实现半干旱地区的大批量产水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吸附式空气集水装置设计
聊斎志異150 卷四 龍取水
五种空气取水技术原理
《Adv Mater》:利用聚电解质水凝胶实现全天候多循环大气集水!
沙特科学家发明太阳能驱动系统:空气中取水,沙漠里种菜|太阳能驱动系统|沙特阿拉伯|沙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