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4,对他来说真不够啊
userphoto

2023.10.14 北京

关注

前几天噩耗传来。

郭宝昌在10月11日去世。

张艺谋发微博悼念。

说到了“感恩之心”。

郭宝昌的名字对今天的观众可能已经不再熟悉。

但如果没有他,也许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这群第五代导演就不会那么快横空出世。

而说起郭宝昌,一定要绕不过这部浓墨重彩的——

大宅门

郭宝昌的一辈子,从迈进大宅门起,就再也没从宅子里走出来。

“写完《大宅门》我好像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我也不知道这辈子,我还能再做些什么。”

在晚年的时候,他又出了几本书,在《都是大角色》里记录的,还是曾经在大宅门里的故事与人。

深宅大院里的森严制度,宛如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国民性的家国大义,是民族命运的共同体;

它也是一段人生的浓缩,通过无数的悲剧组合而成。

一段艰辛的历史,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又小小地缩在只有40集的电视剧里。

之后《大宅门》也出过续集。

但,看来看去也早已没有了第一部的那种韧劲,与让人津津乐道,反复咂摸的味儿。

都说这部电视剧,是各路明星交相辉映。

有的上赶着要演这部电视剧:

斯琴高娃听郭宝昌因为自己胖而不让演里面的二奶奶,几个月减肥16斤;陈宝国,收了片酬,但发现导演要“易主”,宁可卖房也要等着郭宝昌重新拿回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权。

也有演员硬是跟导演死磕,才磕出了自己爱的角色:

蒋雯丽跟导演犟到底,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演好那个跟“相片”结婚的人;而何赛飞,更是喝醉了的时候,指着导演的鼻子“骂”道:“只有我,才能演好杨九红!”

现在很难想象,居然会存在一部这样的电视剧,能让演员前赴后继地痴迷在此,也让许多大腕儿、名导在接到郭宝昌的一个电话,就能马不停蹄地来到他的戏里客串一个跑龙套的角色(根据郭宝昌记录,一共有12名大腕儿)——

张艺谋忙着拍申奥宣传片,抽两天时间也赶来现场,一边剃头一边背台词,由于时间有限,拍完就赶紧走了。后来发现拍的效果一般,又得喊他重拍,张艺谋又是二话没说就来了。

陈凯歌在英国排戏,回国三天,只有半天下午空闲,来了现场,郭导现场编了一个角色,陈凯歌也没时间休息,化了装就上了。

△ 由上至下的龙套演员,分别是姜文、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

《大宅门》,更像是众人齐心协力,为了成就郭宝昌心里那个惦记了近小半辈子的梦。

郭导说:“这些大名鼎鼎的第五代导演和大明星们,在我这出戏里什么架子都没有......有一次,拍我、张艺谋、姜文同时上场的那场戏时,我们仨在上头演,田壮壮当执行导演,侯咏把着机器拍摄,何群当现场美工,人们都说,这场戏,空前绝后。”

“空前绝后”。

宛如一语成谶。

这场一个时代的梦,望着这些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们,又随着风散去了。

01

《大宅门》的故事,应该从何说起好。

22年前的电视剧,直至现在依旧是9.4的评分,播出的收视率17.74%,达到万人空巷的新高度。

郭宝昌说,我知道拍完这个它就会火,那是我耗费40年心血写出来的本子。

90后的中年人,应该都能记得一句“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

伴随着紧凑的梆子与锣,敲开了一座深宅大院里近百年历史。

别看电视剧只是用了40集就横跨了从光绪年间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

它的历史厚重程度,如今再也没有哪个电视剧可以比拟。

而作为这部电视剧的剧作者,郭宝昌犹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一般,必须要将自己内心里的故事掏干净了,才可作罢。

他是这大宅门里,那位“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见证者。

成年后,他又成为了这段历史,使命般的记录者。

郭宝昌在18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被买来的,给这姓“乐”的宅院里二太太郭荣做养子。

郭荣,就是给同仁堂老太太抱狗的丫头,电视剧里的那个香秀。

后来他就成了乐家四爷乐镜宇,“白景琦”的继子。

根据郭宝昌的回忆,进入大宅门生活,实打实地过过几年养尊处优,成为少爷的日子。

在此期间,他的养父乐镜宇也对他不错,“养父家规矩很大,平时基本都是老爷子一人在屋中用餐,他惟独对我十分关照”。

他经常把郭宝昌叫到屋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说的,也就是他电视剧《大宅门》里前40集的故事。

有人认为,郭宝昌在自爆同仁堂的家丑,说得难听的,更称郭宝昌是“野种”。

家族的事儿,怎么能由他一个“外人”叙说。

但,郭宝昌也说了,《大宅门》不算一部纪实电视剧,它有着30%的虚构。

越是具有时代性的作品,命运就愈发多舛。

郭宝昌这一生在创作《大宅门》故事的过程中,稿件四次被毁。

第一稿时,年少,被养母发现,一把火烧了,说他不能胡写家里的故事;

第二稿,在大学的时候,写成了电影剧本,后在1964年,又被当成为“反革命”证据,上交后遗失。

第三稿,1970年,“反革命”的帽子还没摘,但心里的小素材一个个地蹦到本子上,没有顺序,想到哪写到哪,写了一年多。运动来时,又被批斗,害怕这素材被人发现,扔火膛里烧了。

第四稿,与前妻离婚,在法庭上什么都没要,就只想讨要手稿,但前妻说烧了。

最后一稿,是在郭宝昌55岁时,拍了十几年的电影,他想自己单干了。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早八点开始写剧本,晚十二时睡觉,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不见任何亲朋好友,坚持了4个月,终于写完了《大宅门》剧本。

去记录这个故事,就是他的使命。

在写作的过程里,心里还是在担心,是否是有意自曝家丑,郭宝昌心里也犯嘀咕。

当《大宅门》播出后,有人在开头的衬底画里发现了这样的画面——

一个人跪在大宅门门槛下。

郭宝昌之后也解释过:“在写《大宅门》的剧本时,是一直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的,因为母亲表示,离世后不想在人间留下任何痕迹,包括文字的、影像的,我未遵母命,此乃大不孝。”

80岁的郭宝昌还是没放弃《大宅门》,重新将剧作版的《大宅门》增删。

三年后,小说定稿,60多万字,准备在今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可时光并没有再为他等一等,这部小说还没面世,却已经是“物是人非” 。

这场梦,看来,郭宝昌是足足做了一辈子。

02

《大宅门》里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有哪样的人品,全都活的是一口气。

才一开场,白家二奶奶带着儿子坐在被人盘走的药铺门口。

指着药铺上方的匾,叫儿子喊出匾上的几个字。

“百草厅白家老号。”

《大宅门》的故事,就开始于一口气。

白家二子白颖轩去给詹王爷府未出阁的格格把脉,却因摸出了喜脉,而被王爷扣了马车。

王爷家是“家丑不可外扬”,说他把错了脉。

认了?

白家祖上流传下来的医术,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白家与王爷两家也自此接下了梁子。

白家大爷被诬陷下大狱,被判斩监候,大嫂也上吊自尽;白家三爷克扣办药材的钱,从家里亏空了不少,流进自己口袋;百草厅被官府查封,也转眼成了别人手里的买卖。

大家大业可以破败。

但做人的那口气,不能丢。

这家族该怎么兴?

没看过的,Sir还是建议大家去看一遍。

二奶奶从一股没有,到用“百草厅”的匾入了50%股,再到挤兑“百草厅”,最后不计各种手段,将百草厅全股盘回。

这一系列的商战,行云流水,好看极了。

当你看着一个女人坐在谈判桌前,心满意足地签下了协议时,比如今任何一部大女主电视剧都来得要解气。

而她,靠的就是一口气在。

复兴家族,一个女人也可以做到。

在《大宅门》里,这口“气”,十分重要,是逆境翻盘的骨气,也是让这家老店挺立过风云变迁,百年毅力的精气。

二奶奶有,就连他看似最胆小怕事的父亲,也是“一生襟抱未曾开”。

到了白景琦的这一代,更是。

从小只服比自己厉害的先生。

少爷时期,服在了办药本事一流的两位老员工涂许二人身上。

长大了,学了一身本事之后,就再也没服过谁。

被母亲扫地出门,在当铺吃了亏后。

白景琦又以自己一泡屎,当了两千两,终于大仇得报,最后也因此,得以开阿胶庄发迹。

中年,内心的“气”也没消。

他一气之下,烧了自己废物儿子白敬业制出的7万两假药,又赢回了老百姓对他们家老字号的信誉。

白景琦是一号软硬不吃的人物,更别说在抗日期间,当着全家的面立遗嘱。

就算是死,也不为日本人效力。

而他那个一辈子都在“吃喝嫖赌抽”,一点不靠谱的三叔。

却到死也不想为日本人卖命,最后吞鸦片膏而死,弥留时的最后一句话,却是一句戏词: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

俺不免赶上前去,杀得他干干净净

这曾是白颖宇与白景琦经常念叨在嘴边的京剧《挑滑车》的戏词,这折戏讲的是岳飞军中大将高宠,追敌时连挑十一辆滑车,最后因为用尽力气,而被第十二辆滑车撞到的故事。

明知前方会是死路,那向死而生又何妨不是一种勇气。

也正是时常咬着的这口气在,才让《大宅门》里,有一种传统的、坚韧的国人气质所在。

往小了说,它是一个企业的兴衰发展历史;

往大了说,它更是一个时代的潮起云涌的历史脉搏。

破落了又如何,动荡了又如何。

只要这股咬着牙,还要往上爬的气在,那这“大宅门”的精神就不算完。

03

《大宅门》里,横竖离不开一个“情”字。

这也是为何这部戏,好看的原因之一。

它几乎包括了天下所有的“情”在其中,男女之情,兄弟之情,舐犊之情,有的是痴情,有的是滥情,有的是深情,有的是薄情......

你无法用好和坏介定在“情”字当头的人。

百姓爱看的,也就是这深门大宅里礼数繁冗、限制许多的地方,又不得不滋长出来的“情”。

而《大宅门》里的白景琦,在他天生混不吝的人身上,就是要打破现有的规矩,却又被情裹挟。

他自己也说过:

为九红 我坐过督军的大牢

为槐花 我蹲过民国的监狱

为了香秀 我得罪了全族的老少

在他身上,每一次经历人生的重大节点,无非都是一个情字。

比如,他与黄春,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彼此也初经人事。

黄春怀孕后,白景琦的母亲故意不接纳黄春,一是因为她曾经是仇人的孩子,二是两人门不当,户不对。

要想认下这位媳妇儿也行,那就是让白景琦扫地出门,自立门户。

当惯了少爷的白景琦,也认了,带着媳妇,拿着细软,离家直奔济南闯荡。

离家的那天,母亲故意躲在屋里不见他,实则也早已老泪纵横。

一大家子人送他,显得热热闹闹。

唯独畏畏缩缩,在远处不敢上前的父亲,显得格外寂寞。

百草堂里,二奶奶当家,只会行医的父亲,一辈子没有硬气过。

面对妻子“铁石心肠”,虽然也舍不得。

但也只能在远处,遥遥相送,这一送,看到了无数父母对儿女远行时,同一模样的牵挂。

此时的他,忽然就已经老了。

可白景琦没想到这一别,再见父亲时,是在他的葬礼上。

而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只能寄托在儿子给自己买的冰冷砚台上,陪着自己一起入葬。

白景琦自恃是个爷们,也滥情。

在妓院里打的一个“喷嚏”,偶遇了被“吓着”的杨九红,二人一见钟情。

可跟了他的杨九红,这辈子也没有怂过,自赎自身,将一间破土房改造成婚房,在这里迎接了自己的命运。

苦就苦在,出身不好的杨九红努力讨好二老太太,那个强硬的婆婆。

自己的女儿,被丈夫抱去老太太身边,从小不能与自己见面。

她忍了。

在大宅门里新起的院子里遇到婆婆,却又被高低贬低、讽刺了一把。

她忍了。

却落得在老太太死时,全家上下,就连狗都披麻戴孝了,而自己却不可以。

她忍不了了。

原本杨九红已经做好了一套孝服,如今留给她的只有屈辱和不甘,她用牙咬着布料的一角,要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这件孝服上。

这也是何赛飞在这里爆发最激烈的一场戏,用牙撕扯布料时,还不慎咬出了血。

就算这颗心早就被凉透了,还不忘女扮男装,帮丈夫从战火纷飞之地,将药给办回来。

可还是输给了比自己更年轻的香秀。

她成了太太,而自己还是那个妾。

可以看出,郭宝昌在杨九红身上的笔墨,更多是同情。

一位豪情女人,最后还是在一场运动之下,落得吓死的境地。

白景琦的男女之情,看似风流,但也还是把自己给套了进去。

反而是他的妹妹白玉婷。

爱就爱得纯粹,爱得癫狂,也爱得自由。

作为一名豪门千金,她却对戏台上的戏子一见倾心。

从13岁开始,白玉婷就爱上了京城名角万筱菊,她想嫁给万筱菊,却因为对方有家室,并且身份悬殊,而被拒绝了这门婚事。

可白玉婷早有主意。

嫁不了爱人,那就嫁给一张照片。

当日本军队入城,万筱菊身处险境,找到白景琦求救时,景琦将他安排到白玉婷的房间里,本想成人之美。

终于盼来了万老板的白玉婷,没敢与心爱的人说会话,自己就躲了出去,问其原因,只回答道:我是跟相片结的婚。

跟真人同房,算“出轨”。

真·嫁给纸片人。

白玉婷也并不是郭宝昌虚构出来的人,在大宅门里确有其人,她所钟爱的万筱菊原型,也是京剧四大家之一的梅兰芳。

“不疯魔,不成活”的人,守着自己的爱情过了一辈子。

不论是悲情,还是苦情,他们确实在这个时代里扎扎实实地活过了一辈子,不求被理解。

越是高压的约束之下,就越发的对“情”格外的重视。

在白玉婷临终时,白景琦对她说了最后一句话:

人生一世,最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还做成了,就没白活。

04

《大宅门》是郭宝昌脑海里的老北京,虽不能百分之百完全复刻当时的老北京。

却记录下了那时北京城里的各种老牌物件——

第一集里,白家老大白颖园为了孝敬母亲,特地从兰馨斋买回来的点心;

白景琦抓到他三叔偷秘方有功,被妈妈奖励一套天福号的酱肘子;

二奶奶顶着大肚子跟常公公要朝廷供奉时,把老太监哄高兴了之后,还被邀请留下来吃砂锅居的白肉,要一起贴秋膘。

就连宅院里每年给管家们订做的衣服,也都是瑞蚨祥的。

今天的北京人,也许对着些老牌子、老字号有所耳闻,但时间久了,也发觉曾经的老字号,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味儿了。

郭宝昌借着《大宅门》又重回了当年的四九城,老北京。

但,他所描述的景,又只是宅门里的奢靡生活,与不同老字号品牌么?

他还写了另一个景。

一个他们在大院里,看不到,或是有意看不到的景。

就说一个人,郑老屁。

一个与白景琦在大马路上打架,扯下白景琦一缕头发来。

后来,得知与自己打架的人是白景琦,更觉得自己有了依靠了。

从乡下逃灾来到了城里,想在城里能混口饭吃,你看他是怎么说的——

闹大灾,死的人都没数了

这年头又是捐又是税的

数俺们乡下人苦啊

只有快要吃不饱饭的庄稼人,才愿意放弃家里的土地,跑出来活命。

郑老屁的可怜,让白景琦心肠一软,将他留了下来。

但郑老屁也有一绝,吃饭吃的多,一顿饭能吃二斤饼,外加一斤肉。

白家的厨子都笑话他,是多少年没吃饭了。

之后,郑老屁就留在了白家,也留下了个“能吃”的名号。

有那么一回白景琦不高兴了,看这家里孩子不好好吃饭了,那就谁也别吃,让郑老屁来把桌上的菜都吃了。

郑老屁勉强地吃完,痛苦地站了起来。

白景琦乐了。

最后一次。

郑老屁带病找到白景琦,想要为自己的孙子谋个事儿干。

他还是自己的拿手绝活——吃。

可已经上年纪的郑老屁哪里还吃得下那么些大饼,最后,把自己给撑死了。

郑老屁属于白家的一个“奇景”,一个专门逗人为乐的人物。

就算是在白家一直有份差事,但其实,主子、仆人之间,依旧是有那么清晰的一条界线。

郑老屁临死时,白景琦后悔,怎么周围人不言语,反而让他还这么吃。

而仆人们说,只要让您高兴,他怎么都行。

郭宝昌将郑老屁放在这个宅子里,成为一个笑料,也一如刘姥姥走进大宅门里一般,他们走进了宅子。

这一景,是他们未曾见过的,可以逗乐的一场表演。

他的存在,也写出大宅门里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背后的冰冷与凶残。

也让白景琦这一人物,有了立体的角度。

他是个仁义的东家,但在他们骨血里也刻下了,大宅门第里的不屑与傲慢。

好与坏,善与恶。

《大宅门》的宝贵就在于,哪怕是拍自己最亲近熟悉的人,有恩情于自己的人,导演也并没有从单一的侧面,一味地美化和拔高。

贵在真实。

那些道德文章,那些阿谀吹嘘,都是速朽。

唯独当年亲眼目睹的真实的“景”永远铭刻。

到了今天它变成了“影”,展现给后人。

是时代的一个碎片,一个缩影。

直到最后,大宅门也如《红楼梦》般,落得个树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

我们再次回看这曾经热热闹闹的大宅门,是空虚,是寂寥,却又是一种安慰。

曾经,有那么一段历史是足以让后人津津乐道好几年,好几十年,都不曾忘怀的精彩。

它让逐渐陌生的北京城,又了重新绘上了一番色彩。

22年过去了。

回望这些年,之后再有的各种关于“大宅”“大院”的电视剧,总是比不过这一部作品。

郭宝昌是在用自己的人生书写了这《大宅门》,从第一次开始写到今,这部作品就陪伴了他的一辈子,将这部作品掰开了,揉碎了,便是他的骨血。

他自认为,老天爷让他经历了那么多事儿,认识了那么多人物,又给了他讲故事的能力,这大概就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老天爷给他的使命。

而作为一个家族的外来人,这命中注定的使命,却被他做到了极致。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

想必,郭老这人生一战大捷,也再无任何愧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去世!读懂《大宅门》的6句经典台词,人生就有了方向
郭宝昌:在北京城里挖开一条时光隧道
演员阵容强大到已经无法复制的电视剧有哪些?
《大宅门》电视剧全集:看尽百年兴衰
郭宝昌:一生只做一件事!
大宅门里的万小菊原型是不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