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海林一直为编剧“正名”,谁在冤枉电影编剧?



2月3日,著名编剧“四味毒叔”汪海林来到中国电影导演中心“影·享”电影艺术沙龙分享了他“一个编剧在电影的事故现场带来的报告”,其言辞之犀利、态度之戏谑、观点之深刻,让小编佩服不已!


所以,小编决定,今天偷个懒,哦不,是膜拜一下这位大编剧的文笔以及不羁的性格!所以,“毒叔”的稿子,我一个字也没改的展示给大家!


PS:不是我骂的人啊!不要来打我。


想看完整视频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一个编剧在事故现场带来的报告


1


最近,有朋友建议,不要在朋友圈里指桑骂槐地说某人某事,虽然你可能说的只是某一个人,但会有很多人对号入座,或者因为你散发的戾气而感到不舒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骂人就是要指名道姓!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需要更正一下,导演中心对我的介绍有些不准确,这好像是百度百科上的。我不是中国作协会员,我19岁的时候是江西省作协的会员,但我不是中国作协的。其实我有机会参加中国作协,拿到表格我没有填。大家知道有个作家,他抄袭。最近不断有人跟我说,你现在真的不可以指名道姓地说别人了。那好,就给这个抄袭的作家取个名字吧,比如他叫小明。小明抄袭庄羽的小说,法院判他败诉,赔款道歉,他赔款了但不道歉,作协就接纳他为会员了。我思考了很久,脑海里想起一位英雄,关羽关云长,汉贼不两立,有小明一天在,我一天不加入中国作协!我觉得我的行为如同博格坎普拒绝荷兰国家队,坎通那拒绝法国国家队,必将引起足坛的轰动,但足坛根本就不理我。爱加入不加入。


还有一个编剧,不说实名,比如叫小于吧。不能叫小于,叫小虾吧。不,还是小于吧,你们可以把他当作是余飞。小于抄袭被判输,赔款道歉,他赔款了也不道歉。还是这个小于,我原来以为,在中国做一个男作家,至少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小于他居然性骚扰一个男作家!哦,性骚扰男作家的是小明,小于是男演员。这都乱套了!总之,你说说,不能指名道姓批评人,作为中国影评人,我唯一的优势没有了。


2


好,演讲的规定动作——骂小明和小于,今天就到这儿。他们一天不道歉,我就一天不停止。


关于马丁·麦克唐纳,爱尔兰的剧作家,与诺兰一样,是作者、导演的一体化。作者有更多的思想性,形象塑造、思想表达相结合他们身上代表新创作趋势,经典叙事和先锋叙事的结合。之所以选取他的作品,我们知道《三块广告牌》代表国际一流水准,也是代表先进的、趋势性的创作方向。


马丁·麦克唐纳的《枕头人》里面贯穿的是十个暗黑童话,有句歌词叫“童话里都是骗人的”,马丁·麦克唐纳给你的都是血淋淋的童话。


今天这部影片《杀手没有假期》,熟悉戏剧的人会比较清楚,它里面包含哈罗德·品特的一部戏剧叫《送菜升降机》。讲两个杀手在等待升降机的指令,接到的指令是让一个杀手杀死另一个杀手。还有荒诞派代表作《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人。其中两个人一个人形而上、一个形而下,就如同这部影片中,一个寻找古迹,一个只想泡妞。这种创作不同于商业片的现实主义叙事,他糅杂进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元素在里面。


我也在不同场合推荐汤姆·斯托克的作品,《莎温情史》这部作品写的是莎士比亚的故事,但是又大量引用莎士比亚作品的故事。



3


这几年我们国家电影界在炮制一个概念,叫重工业电影,我倒觉得我们更应该发展重农业电影。每年我国国务院都有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农业是根本,但是小农经济的农业,主要靠有机肥,也就是臭大粪。


重农业电影,就是接地气。我们专门有个两岸三地编剧会,专门谈接地气。


《神秘巨星》不就是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吗?其实是中国第三代、第四代电影,尤其谢晋式、现实主义的,写人物写故事,注重情感内容,也就是煽情。有一段时间电影界群起批评谢晋的电影过时了,到现在却追问为什么国产片没有阿米尔·汗。


我国影视行业一些人,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有人说你每天骂人,有时间创作吗?警察每天抓人需要让你知道吗?运动员每天训练需要让你知道吗?夜总会小姐每天上班需要让你知道吗?我有没有创作需要让你知道吗?我要说的是,入行二十年,我每天都在工作,没有休息过一天。


我的意思是,一个字没写,构思也是工作!


我从来没有让骂人这件事耽误我得罪人,也从来没有让写剧本这件事耽误我的创作,正如我从来没有让上学这件事耽误我的学习。


我始终在学习。当然,我没有学习观众现在爱看什么,男观众爱看什么,女观众爱看什么,20岁的观众爱看什么,15岁的观众爱看什么,大城市的观众爱看什么,小镇青年爱看什么。他们爱看什么看什么,研究这些不叫学习。


顾客告诉厨师他们爱吃什么,顾客的口味和想象力在厨师眼中一钱不值。如果顾客说了算,世界上就不会有奶酪,也不会有咖啡、凉茶、豆汁儿,不会有蒸汽机、发电机、苹果手机。观众参与创作,按照他们的意愿写故事,一定是世界上最烂的故事。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些大IP故事。


4


人生最重要的日子只有两天,一个是你出生那天,一个是了解到你是怎么出生的那天。


我的第一部电影,叫《说好不分手》,我和大编剧费明老师一起合作。费明的作品有《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能不离最好还是别离》,他是北京市婚恋协会的理事,但是他至今也没结婚。


费明老师有看《北京晚报》的习惯,有一天看到一则社会新闻。重庆一家人,丈夫觉得自己的儿子越来越不像自己,就去做了亲子鉴定,果然不是他的孩子,于是向法院起诉自己的妻子。于是,我们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说好不分手》。


费明老师一直有一个导演梦,当时投资人和制片人都同意了,给他找来了摄影师阿傅。阿傅说觉得这个故事特好,还花了三天三夜重新写了剧本。当然这个剧本被制止了,但影片变成了俩导演。我当时说不行,人家摄影兼导演,到时候肯定想怎么拍怎么拍。费明不信,对自己的人格魅力很自信。拍摄的时候我到片场,费明几乎是睡着的,每次。


这部影片也变成了幕表制拍摄,什么叫幕表制呢?一场戏只知道主线剧情,然后演员随便演。阿傅说表演是最值钱的,演员随意,我来捕捉拍摄,这是欧洲最新的拍片方式。我不知道欧洲竟然会这么拍片,后来电影拍完后我们去看样片,在洗印厂就勃然大怒!结果,制片人决定以后再看样片的时候编剧就不用来了。

   

影片完成后,我看了,非常差,得了百花奖的最佳女配。电影也挣钱了,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



5


后来我们三个人又一起写了一部剧,叫《合同婚姻》。和导演签了合同,但是很久没有消息。突然有一天,一个女演员打来电话夸赞费老师剧本特别好。费明很纳闷,“你在哪看见的?”演员说,“我在演啊!”才知道,都开机一个星期了还没结钱。我们打电话过去,导演却说现在很忙,还安排不到这件事。我们很生气,直接冲到了拍摄现场。导演看到我们有点紧张,但他不理会我们,他连拍了三条之后我们打断了他,找他要钱。他先是找来制片主任,没钱。又打电话给老板,在这个过程中,我哥们儿按捺不住,一拳就打了上去。当时其实我很担心,因为现场工作人员和演员有三四百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帮这个导演。于是我开始纠结,既然是一起来要钱的,我不打也不合适,就象征性的踹了两脚,很象征。后来我们有三万的稿费,赔了这个导演的医药费。


导演住院了,这个剧组就搁置了。然后费明老师自荐免费出任导演,制片方都爱占便宜,就答应了他。结果片子拍完,两个导演的素材后期剪不到一起,怎么办呢?配画外音。于是电影频道在大年三十播出了这部影片,看完后我给费明打电话说,“这是建国以来,画外音最多的一部电影,这是个广播剧啊!”


我们今天说的是“电影的事故现场”,其实我想说我们电影的故事经常是事故。我们的事故经常是由外行、骗子、精神病患者、假装有钱的投资人和假装有才华的创作者一起创造的。而显示出来的特征就是去技术化,这也是烂片的普遍特征,大ip和小鲜肉的实质是去技术化。


6


我听到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有女主角在剧组演戏记不住词,念数字,然后找后期演员配音。我听到后就大骂其词,并放言如果有我的剧组演员这么干,我就敢把剧本都写成1234,你照样还得给我钱。然后就有人告诉我,我们组的女演员就在说数字,他是老板女朋友。我说,那让她念吧。


还有一次我们住在剧组改剧本,组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女演员,说是出演公主。我就很纳闷,我的剧里没有公主啊,后来我才知道,投资人偷偷找了编剧专门给公主写了一条线。


最近总有人说:“IP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这种片儿汤话有什么意义?e租宝、传销,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对吗?“IP热”就是庞氏骗局,它是骗子搞出来的概念。骗子骗你赌钱,也会让你先赢两把。


全世界没这个概念,英语国家也没有“IP”这个概念。这是个国际丑闻。本来他们骗些傻头傻脑的投资人也就罢了,一度他们意欲控制整个影视行业,一些IP掮客、骗子和互联网资本勾结在一起,企图垄断、控制影视行业的内容端,企图以平台倒逼制作。这帮骗子一度非常猖狂,居然有人放出话来“没有IP的剧,明年我们电视台一部都不买!”我们某些台的购片人居然公开这么说!好家伙,你们权力真大!江青都没你们权力大!你们指定题材、你们刷数据、控制市场,就为了卖你们的垃圾IP,太嚣张了!那个时候我们理性客观的媒体人上哪儿去了?怎么不说不要神化IP?有的人觉得自己闭嘴会像个傻瓜,那也比开口以后像个傻瓜好。


我这些天在研究,鲁迅为什么把那么多时间用来跟人吵架?不理他们不就完了吗?现在觉得,他们真是影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我一直是主张宽容的,呼吁多样化。但搞IP这帮人是企图搞垄断。媒体垄断的情况下,搞题材垄断。千万不能给他们权力!给他们权力那就全国人民只能看“霸道总裁爱上我”和“满朝文武爱上我”这样的样板戏。


看到这些戏,我想起马克吐温说的,人是所有动物中唯一会脸红的、也是应该脸红的动物。



7


我国的所谓IP,大多数是文化垃圾。其实,有喜欢垃圾的,比如乌鸦。我们国家一度进口洋垃圾。最近国务院下了禁令,不许进口了,据说欧美很多国家都恐慌了,垃圾没法处理了。垃圾消费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我不反对。但是成为市场的唯一产品,我也得出来说话是吧?


影视行业从来不需要IP推广。职业制片人都跟狼一样,他们对项目非常饥渴,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题材。我认识一个制片人,他每天睡觉前起三个剧名。


好莱坞的大公司说:“我们也买小说、漫画,但前提是,这是职业的制片人、导演带来的。”电影应该是职业的电影人来搞,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这能避免犯错。


囤积IP,让我想起了一种动物。在大草原的牧场上,牛羊的粪便被一种有情怀的动物收集起来,它的名字叫屎壳郎。屎壳郎不是想象的那样,它是有技术含量的。它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并以太空中的银河系为参照做导航。为了争夺粪球,它们会在大草原上掀起血雨腥风。有些屎壳郎干脆就住在猴子的肛门处,一旦粪便掉落,屎壳郎立即拿下。而且,有些屎壳郎自己并不吃粪球,只玩儿粪球、囤积粪球。


我一直说,我这些年就是在传播偏见、消除理解。所以不要来说服我有些IP也是不错的。各人口味不同,你喜欢你的,为什么要试图改变我呢?我不喜欢粪球,更不会去吃。


8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人来自外部力量是压力,内在的迸发是成长。这是海明威的话,也是戏剧的真谛。寻找内在的驱动力,是每一个创作者始终要去关注的。所谓戏的信息量从来就不是事件,而是戏剧性。戏剧性的概括就是一个太专业的问题。什么是戏剧性、如何产生戏剧性,这是电影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9


高晓松最近的文章提到,硅谷企图用大数据、生物链来左右好莱坞,失败了。好莱坞的电影人是老中医,年龄越大越值钱。用大数据的话,好莱坞就永远不会拍《辛德勒的名单》。中国也一样,中关村最终控制不了朝阳区。硅谷的哲学、中关村的哲学,也就是互联网企业的哲学是什么——创新,与金融资本结合下的技术创新、观念创新。但是艺术创作,几千年来,形式上一直有。但是悲剧——古希腊、莎士比亚;喜剧——卓别林。文艺创作、电影,实质不是创新,是溯源。三个主题——《伪君子》中达尔丢夫——性权利,经济权,权威介入我们的生活。大家看《芳华》,没有变,也这三个。电影在有限的几个主题,反复演绎。电影比什么,谁写得准。《前任三》,就是准。但不是好电影。好电影还要看谁写得深。现在,全世界我们的电影最浅。中国电影往前走,必须是往深了走。中关村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准一点,但永远帮不了我们深下去。这个,需要靠老中医电影人自己。


当我7岁的时候,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的时候,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这是马克吐温说的。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不对,那可能你的心理年龄是14岁,没事儿要多想想父亲的话和我的话。


《第二十二条军规》里说,“如果你能找到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疯了,就说明你没疯。”


亨利米勒说,“我要在你哀嚎时歌唱,我要在你的尸体上跳舞。”


10


全世界电影人都在咖啡馆里谈剧本、码盘子。但是,码盘子不是电影的实质。今天是在电影导演中心,我要说句话,“电影最重要的不是导演,是故事,是剧本。”哪怕所有的海报上都没有编剧的名字,但我们心里都清楚,电影的成败就是海报后面那个消失的主角决定的。因为他太重要,所以一定不能让公众知道这个秘密。


电影起起伏伏的票房,吸引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对于电影来说,没有什么比高票房更廉价的了。


马丁·麦克唐纳的话剧《枕头人》,写因为爱而杀人以及自杀,而且杀的是孩子。当一个成年人痛苦不堪准备自杀时,枕头人会出现,他们一起进入成年人的童年。在那时,趁他还没长大,枕头人帮他自杀。最后,是枕头人帮小枕头人自杀成功了。可是,那么多痛苦的人,他们怎么办?这需要帮助多少孩子自杀。


这部戏震撼人心,不光在欧洲、在美国,以至于在中国都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反童话,直指人心。我们的创作者不缺乏聪明才智,我们缺乏力量,我们在文化上、智慧上乃至哲学上都缺乏力量。总是琢磨观众爱看什么的人,怎么可能有力量?


诺兰也好,汤姆·斯托克也好,马丁·麦克唐纳也好,他们就是我们的方向。


前不久,亚洲杯足球赛U23的比赛,越南队打进了决赛。这个东南亚的足球弱国这一次创造了历史。比赛在常州,常州下大雪,越南队50岁的助教说,一辈子第一次看到雪。人生中很多精彩的风景你没有看到,是因为你在预赛就被淘汰了。能看到精彩的人,总是比你走得更远。


这是我,一个编剧在电影的事故现场给您带来的报告,谢谢。




E N 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访丨周星驰御用编剧李思臻:“美人鱼”是老掉牙的故事,我要把它写得不一样
《顺风妇产科》编剧申东益:电影成功的“三行法则”
?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的IP论激起千层浪 众编剧齐呼“吓死宝宝了”
《武动乾坤》证明,拍《大明王朝》的张黎没错,但“大IP+流量明星”真错了!
对话《明月几时有》编剧何冀平:要是我的本子没人看,我会很痛苦
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编剧——“伪装者”陈思诚在“唐探”里到底透露了哪些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