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生活在辐射环境中 微量辐射并不都危害健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苏旭昨日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时,告诫大家不要“谈辐色变”,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辐射的环境中。并不是任何微量的辐射都有害健康。
“我记得美国有一个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就是营造一个一点辐射都没有的环境,他把一个低等动物放在一个铅完全屏蔽的空间,其他的条件都一样,比如空气、湿度、照度等,但生长不良好。所以人在进化和适应的过程中也适应了一个天然辐射本底的环境。”苏旭说。
苏旭介绍,自然界中就有天然的放射性核素。天然的辐射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土壤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另外是宇宙射线。还有一些是人工的辐射,比如利用核能和核技术的过程中增加的一些附加照射。
辐射分为两大类,一是放射性物质,二是射线装置,射线装置主要指X光机、CT机等,只有在通电情况下才能产生射线的装置。通常所说的放射性物质就是由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放射性核素衰变时,可以放出射线。放出的射线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α射线射程短,电离能力很强,同样的能量在很短的射程上把所有的能量释放掉。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但电离能力很弱,在很长的路径上才能把所有的能量传递出来,沉积下来。β射线介于两者中间。针对不同的核素,放出的射线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只放出α射线,有的是放出γ和β射线,根据不同核素的性质我们采取不同防护方法。对于α放射性核素,在空气中放射的射程很短,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我们要避免它进入到体内,一旦进入体内,对机体的组织产生电离,局部损伤很大。
对于射线装置和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射线的防护,主要是外照射的防护。外照射的防护主要是三种手段,六个字,即时间、距离、屏蔽。时间:尽量减少射线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短,受到辐射越少;距离:射线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强度越弱。如果是1的时候射线强度是1,如果2米的话是降低了4倍,如果是4米降低16倍,离得远一点会降低很多。屏蔽:尽可能使用或利用屏蔽材料或屏蔽物。(记者刘婧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碘131浓度上涨8倍 专家称对人体无影响
沪放射性物质较上周浓度翻八倍
电离辐射常识
科普:认识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
放射性辐射常识
核事故防护知识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