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察面试官的“招聘逻辑”\\理解“好工作”的真谛
“先就业,再择业”是很多大学生的求职战略,但外企的面试官们并不认同——

洞察面试官的“招聘逻辑”\\理解“好工作”的真谛


日期:2009-12-17 作者:陆沁 来源:文汇报
                     

    ■陆沁
    
    从每年11月下旬开始,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校园招聘会和各企业专场宣讲会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应届毕业生们每天都忙忙碌碌地奔波于各种各样的笔试和面试中。
    
    作为一名曾经面试过数千名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主管,我经常在面试时问三个问题:
    
    1.你为什么喜欢我们公司?
    
    2.你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
    
    3.你有哪些特点使你比其他人更加适合这份工作?
    
    其实这三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逻辑问题:你的求职逻辑是什么?
    
    从面试官的角度出发,招聘应届毕业生就是寻找那些暂时还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但是值得企业付出一定资源去培养和发展的职场新人。
    
    有很多应届生的回答经常让面试官气不打一处来,和企业的招聘需求完全背道而驰。比如:
    
    学生A:我想先找一份工作做起来,等有了一定社会经验后再考虑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工作。面试官:典型的“先就业、再择业”逻辑,把你招进来培养完了,估计也到你重新择业的时候了。
    
    学生B:我听说贵公司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好的,我喜欢无拘无束的工作环境。
    
    面试官:究竟是我们出钱请你来工作呢,还是我们出钱请你来体验生活的呢?
    
    学生C:我不喜欢我在学校里学的专业,所以想转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面试官:你学了三年的专业方向就这样轻易放弃了,你这次想清楚了要选择我们公司的这个工作并踏踏实实地做吗?
    
    学生D:我看你们的招聘启事写得蛮好的,但具体是做什么的我也不太清楚,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个岗位的发展前景吗?
    
    面试官:你搞错谁面试谁了,好像不应该是我们公司求着你来的吧。
    
    有些应届生显然是做过面试准备的,他们一般会这样回答:
    
    学生E:因为我喜欢你们公司,我对这个工作很有兴趣。
    
    面试官:你会哪些工作所必需具备的技能?
    
    学生E:暂时不会,但是我学习能力强,会很快学会的。
    
    这样的回答初看很好,既表现了求职者对公司和岗位的喜欢,又表达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仔细推敲之后还是有很大的逻辑问题:这位同学挑选我们公司是因为他喜欢我们公司,其实他还不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他挑选这个工作是因为他对这个岗位感兴趣,感兴趣多半是因为他现在还不会做,所以他才会提到学习能力强。那一旦学会之后,他就很有可能对这份工作失去兴趣,然后重新选择。
    
    很多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逻辑是:首选是挑自己喜欢的和感兴趣的,最好是没有做过的;次选是挑自己做过一阵子比较擅长,且还没有完全失去兴趣的;最差的选择是那些自己熟练掌握,但是已经没有兴趣的,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而企业面试官的选材逻辑往往是:首选是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的,培训成本低,不能胜任工作的风险也低;次选是有相关专业背景或实习经验,经过培养后能做好工作的可能性高;最差的选择是表现出对公司或岗位有强烈兴趣,但是有不能通过培训或不能做好工作的风险。
    
    所以最好的回答往往应该是: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的发展方向和我的职业规划是一致的,而且我在大学期间就学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实习取得一定的经验。这个回答背后的求职逻辑是:这份工作不仅是我喜欢的,也是我擅长的和熟练的,而且我在短时间内不会跳槽或放弃。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就完全符合企业招聘官的选材逻辑,再加上适当的精神面貌和待人接物,以及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薪酬福利和工作条件,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不难。
    
    (作者为上海弘扬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前微软全球技术中心人力资源总监、事业部副总裁)

理解“好工作”的真谛


日期:2009-12-17 作者: 来源:文汇报
                     

    找一份好工作,是很多求职大学生的夙愿。但怎样的工作才叫“好工作”?即将跨入职场的学子们对“好工作”的定位,是出于人云亦云的认同,还是在就业时就对这份职业有长期的规划和充分的考虑?以下文章摘自一位跨国企业高管对众多职场新人的寄语:
    
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没必要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于是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
    
    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000-6000元/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000元/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000-10000元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嘛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并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到很高级的主管,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却不敢不加班,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部分情况下会找个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来管你,而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想清楚了么?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选择职业:我们是因为生活而工作
    
    职业的选择,总的来说,无非就是销售、市场、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几个大类,有个有趣的现象:500强的CEO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多的是财务出身,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
    
    我并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销售或者财务,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有些人就喜欢下班按时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那就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了,否则会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有很多的不快乐,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外企财务总监对想要从事财务工作人的一点点建议
我的面试和社会经验
为什么外企的高管,会觉得我们汇报工作的逻辑很差?
职业生涯感悟!(页 1) - 职业生涯规划版块 - HR沙龙--互动社区 精彩共享 - p...
四十岁职业经理人杂谈
工作不开心怎么办?生活不顺意怎么办?工作到底为了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