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者的思维误区

在现行的行政体系中,笔者发现有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着一些思维误区,其中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一心要努力提高被管理者的被管理水平;二是在管理中努力表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一种努力提高被管理者的被管理水平是指,我们的一些管理者往往忽视自身的管理水平建设,而只想被管理者提高觉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些管理者抱怨:队伍不好带了,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等等。具体指下属的责任心越来越差,工作自觉性越来越差等等。先不评论是否真的下属们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越来越差,我们不禁要对有此种思维方法的领导提一个问题:领导的职责是什么?或是再具体些:如果下级都是自觉性高、责任心强,那要领导做什么?所以在部分领导的思维误区之下,我们实际看到的是一种包括思想和行为的惰性。思想惰性表现为根本不愿意分析队伍责任心不强、自觉性不高的原因,简单的想通过默认一种表面的现状而推卸和回避自己的责任。于是我们不仅问:到底是谁的责任心不强呢?或者是:领导的责任心尚且如此,下属又能怎样呢?而行为惰性是指领导自身没有学习的渴望,没有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反而希望下属们都能加强学习,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所以这些领导都畅想着自己能够零付出、零努力,而下级自觉自愿地提升被管理水平。

对此,笔者的建议是,这些领导放弃幻想。首先,责任心不强、自觉性不高是人之常情,这也正是管理的意义所在。其次,责任心不是不能增强,自觉性不是不能提高。对此需要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因为责任心和自觉性都属于价值观领域,确实很难改变,但如果以足够的知识为基础,加之对队伍价值观的足够分析,此问题不能说一定能解决,但改进的空间还是存在的。而且现代管理理论的许多内容都是要通过底层的制度设计而减少责任心和自觉性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比如通过监督规避对自觉性的依赖,通过流程分解简化责任心的作用等等。所以面对队伍的问题,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而不是梦想着被管理者自动自发地提高被管理者水平。

管理者的第二个思维误区是努力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确实是管理者的重要素质之一,但其主要在高层管理中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而笔者笔下的管理者都是指行政体系中的低层和底层。有人把管理区分为:技术、科学、艺术三个层次,而利用人格魅力管理主要是指在最高层次——艺术层次。所以人格魅力不是不重要,只是在管理的下层阶段不重要。那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基层领导要在管理中努力表现自已是什么样的人?当然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行政领域,我们经常看到基层领导和下属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所以很多基层领导认为表现自己豪爽的性格远比出色的能力要重要的多。对此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还是惰性;因为不少人当年被管理时其领导的作风就是如此,而且认为这就是好领导的标志和好的管理手段。殊不知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基层管理的技术性越来越强,而基层管理中突出人格魅力实质只是江湖情结的再现,其结果也只能是管理粗狂化,视野低俗化。第二个原因是指现行管理没有找到一个客观衡量管理者水平和成绩的方法。对比制造业,相信其基层管理者不用通过表现人格魅力而赢得权威,而组织大家完成管理目标,因为其管理目标清晰,管理路径明了。所以现行的行政体系必须努力找出一种公认的测量标准,其管理者才能全心的用在工作岗位之上,而不是花尽心思去展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综合以上一些管理者的思维误区,其实我们发现其共性都是管理者把命运交在别人手上,前者是希望被管理者自我进步,后者是希望被管理者认同自己,但同时这两种思维又都是出于管理者自身的惰性,所以摆在基层首要的管理难题还是管理者如何自强不息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接管理
李君如:管理者的一种新定位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修己安人”!
第162篇,管理(扶摇生财思维)
有效管理的八大要点
管理者自我修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