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点
2014-04-08 09:24 来源:辽宁日报  我有话说有10人参与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刘治彦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要找准着力点,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这指明了我国城镇化重点在于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消除城市新移居者的住房之忧,稳定其就业并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均衡区域布局等关键问题。今后城镇化的战略着力点,就是形成共识型的城镇化顶层设计,明确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时空特征、方式方法、基本路径等问题。与此相对应,就是要在战术层面抓住并克服制约城镇化推进的主要障碍,如产业与就业问题,制度创新与收入提高、社会保障问题,住房问题等。
准确把握战略着力点,厘清我国城镇化路径,做好顶层设计,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一条基于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借鉴国际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符合中国实际与科学规律的城镇化新路径,是“以人为核心的渐进、多元、集约、共享与永续”的城镇化。
人本 渐进 多元
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城镇化,是要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上来,并使这些城镇新移居者真正实现市民化。也就是说,城镇化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城镇化必须依靠现代化的人。
渐进。就是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城镇化的速度要与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相匹配。冒进式的城镇化易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造成新的不和谐,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根据研究预测,到202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亿左右,城市化仍将以年均新增1500万左右城镇人口的速度推进,新增城镇人口2.3亿左右,届时城镇总人口接近9亿。不过,这些新增城镇人口中有较大部分为已进城安置下来的务工人员的家属,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其后,随着总人口逐步减少,新增城镇人口也将快速下降,到2040年接近城镇人口峰值10亿左右,然后城镇人口将出现缓慢的负增长。
多元。就是根据区域承载力与发展潜力,优化城镇规模与空间格局,实行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共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布局相对均衡,既要避免“大城市病”,也要克服“小城镇病”。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要优化东部都市区发展,也要在中西部及东北发展都市群。
2030年之前,我国将处于城市化中后期阶段,农村人口进城的总量趋于减少,而中小城镇人口大城市化、大城市人口区域化、都市密集区之间人口迁移互动化的“三大流动”趋势更为明显。小城镇人口向县城和小城市、县城和小城市人口向大中城市聚集的速度也将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全国将出现20余座市核心区为50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50余座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200余座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绝大多数现有的县城和部分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城镇将发展成为中小城市,数量大约为1000余个。半数现有建制镇和部分乡政府所在集镇将发展成为具有较完善功能的小城镇,主要是历史悠久、区位优越、功能完善的建制镇,约为1万个左右。余下的现有建制镇、大部分现乡政府所在集镇以及部分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将成为中心村,大约5万个左右。其余现有村庄将逐渐萎缩,人口大幅度减少,绝大部分将变成现代化农庄或牧场。存留下来的1万个小城镇总人口大约在2亿左右。而县城及中小城市人口、大城市(包括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等)人口分别扩大到4亿左右。
通过对2000年与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区域对比分析,今后十年我国主要区域城市化趋势可以概括为:京津冀、长三角、东南沿海(闽粤)、中部四省(豫皖湘赣)、西南四省(川渝滇桂)、关中地区(陕西中部、甘肃南部)呈快速推进、份额上升态势;其他区域由于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或者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城市化出现速度减缓、份额稳定或下降态势。
我国正在形成南、中、北三大经济区域,形成三大城镇带:一是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核心的南方沿海城镇带,次一级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台湾海峡城市群与北部湾城市群;二是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增长极的长江(流域)城镇带,次一级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华中城市群)及长江上游城市群(主体为成渝城市群);三是以环渤海城市群为核心的北方城镇带,次一级为环渤海城市群(包括京津冀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哈长城市群(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与关中城市群(以西安、兰州为核心)。它们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相交叉,由九个节点形成“九大城市群”,以这些城市群为核心,形成“九州方圆”式的城镇化格局。
[责任编辑:李贝]
0
相关报道资金保障关乎城镇化成败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四个维度
乔润令:新型城镇化要区别于过去的城镇化
城镇化中应品出“乡愁”的滋味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双腿”并进奔向“好日子”
猜你喜欢
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_理论综合
“山东社科论坛——城镇化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_会议快讯
特色城镇化六要素(1)_理论热点
陈祥健:厘清新型城镇化中的若干重要问题(1)_主编推荐
郑新立:农地改革关乎城镇化成败(1)_主编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与融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公安部:全面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
易鹏: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新城建设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