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 桓:“干事”与“出事”辨
2014-08-04 13:56 来源:北京日报  我有话说
作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姚 桓
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都要求为政者不仅坚持廉政,而且要达到勤政、优政、善政。落实到对干部的具体要求上,通俗地讲,就是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有些干部“出事”,不能讲没有一点客观因素,但主要是自己的价值观、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造成的
近些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少数人“为官不为”、“懒官懒政”、“在岗不在状态”,甚至有官员私下表示“要想不出事就要少干事、不干事”。这种“不想干事、没能力干事、干不成事、担心出事”的问题困扰着干部队伍,表明一些干部的认识水平、执政理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改革潮流、党和人民希望相距甚远。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腐败斗争就不能说完全达到了目的。
为什么少数干部会发出违背时代主旋律的不谐之音?我认为,主要是他们消极地、错误地总结了一些人“出事”的教训。所谓“出事”,并非指工作中的一般缺点,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作出现较大失误,造成损失;另一种也是更多的,则指廉政方面出了大问题。“出事”的结果自然是受到追究。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讲与干部做工作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有些干部“出事”,不能讲没有一点客观因素,但主要是自己的价值观、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造成的。
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权由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要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包括,政绩目的:努力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做出实绩;政绩标准:以人民得到福祉、人民满意为准绳;政绩途径:在实事求是基础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真正做到这三条,干部工作中仍然会有缺点错误,但可以不出大问题,是能够做到干成事而又不“出事”的。恰恰在这三个重要问题上,一些干部认识上不正确、实践中不恪守,或者正确的思想、行动始行而终弃。
什么都不干,确实不会“出事”,但这样的干部迟早要“出局”的
有的干部,他们也在卖力气地工作,目的不是为增进人民的福祉,却是为了给个人增加“政绩光环”;不是把自己的工作领域当做为人民服务的场所,而是看成个人的名利场,发展到后来,简直是为出政绩不择手段,置事业大局和群众利益于不顾,以邻为壑,竭泽而渔,专搞短期行为和违规出格的事。以致有人这样评价干部的政绩:“干部出政绩,群众掏腰包;干部因政绩升迁,政绩转化为‘国债’”。这样的干部政绩经得住检验吗?能不“出事”吗?
还有的干部初任时尚属勤勉谨慎,大体能公私兼顾,但对廉政要求缺乏应有的敏感和基本的自律,随着工作中取得成绩和职务晋升,日益放松要求和警惕,私欲膨胀,一发而不可收拾:事业越做越大、金钱越捞越多、情人越搞越乱。
这些干部确实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同时也亲手把自己钉在了耻辱柱上,对此,人们有惋惜伤心,更多的则是谴责和痛恨:悲剧不是自己造成的吗?所以,少数干部“出事”不能够归结为他们干了事情,而是干了不该干的事情。
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如果船长的任务仅仅是保存舰只,他会永远让船停留在港湾。然而,船长的使命是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必然有风险。干事业何尝不是如此!什么都不干确实不会“出事”,但这样的干部迟早要“出局”的。因为党和人民绝不允许这样的人赖在岗位上去怠误事业。
[责任编辑:李贝]
1
猜你喜欢
不贪不占,岂能也不干
接地气, 才能治官气
领导干部应知“底”
撑起改革“精气神”
在“接地气”中聚人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国考考点啥?来看看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
持之以恒 久久为功
什么是政绩观?党员干部怎样坚持正确政绩观?
谈干事创业—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伟大事业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担负着谋求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使命。新形势下,领导干
带着正确政绩观履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