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得去”是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

从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既能够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把力”,又可以让年轻干部在基层“墩墩苗”,一举两得,本是好事一桩,但如果制度跟不上、监管打折扣,不仅起不到“助力”和“墩苗”的功效,反而会滋生新的形式主义,影响机关单位和机关干部在基层和群众中的形象。

从以往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一是重数量轻质量。不结合机关和基层工作实际,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片面强调机关干部“老老少少”全选派、“村村寨寨”全覆盖;二是重选派轻管理。缺乏“动真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出现“派出单位不闻不问、基层单位懒得过问”的现象;三是重任务安排轻关心关爱。对选派干部提要求、交任务多,缺乏具体的帮助指导和关心关爱,第一书记在基层有心做事但无力做事。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让第一书记选派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导致第一书记有人派无人管,“文件里见得到名字、村子里见不到影子”,对这种名不副实的“第一书记”,不派还好点。

第一书记,不派则已,既然派就要动真格、玩硬的,一定要在建章立制、监管力度上下功夫,围绕“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的目标,把“下得去”作为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让第一书记从文件上走下来,真正进村入户,成为基层和群众的“贴心人”。

让第一书记“下得去”,必须“下狠心”。要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思路,真正把那些事业心和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年轻干部选派到第一书记的岗位上,防止一些机关单位以次充好、应付了事。同时,也要注意把握选派的“面”,重点向软弱涣散村派出第一书记,不要盲目追求村村寨寨都覆盖。

让第一书记“下得去”,需要“下决心”。农村是所大学校、也是年轻人经风雨见世面的广阔舞台。选派干部要珍惜第一书记的荣誉,自觉向沈浩同志学习,下决心到基层、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中锤炼党性、提高本领,在了解村情民意中感知感悟群众之苦、群众之难,尽心尽力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让第一书记“下得去”,需要“用真心”。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和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很具体、很现实。派出单位要当好第一书记的“娘家人”,竭尽所能给钱给物、协调项目,帮助第一书记在基层干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几种顾虑及对策建议
裴你聊聊【9】:​​驻村第一书记,是你怎么干​?
基层“三转”面临的四个困境
我州出台规范和加强州直单位机关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新举措!
“一支部五中心”——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新探索
丹东: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双岗双责”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