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昭锋:切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

陈昭锋:切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17-02-14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有话说
2017-02-14 08:57:54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责任编辑:张鑫

  作者:南通大学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研究所 陈昭锋

  得益于财税扶持政策扶持和各级政府的推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从2009年以前的不足500辆发展到2015年的35万辆。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约44万辆,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本土汽车厂商比亚迪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厂商。即使存在骗补现象,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扶持政策的效果也不能被“虚无化”。我国家电、光伏、动画、钢铁、电商、水泥、LED行业等等行业都发生过骗补现象。这也从很大程度上表明,产业补贴政策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补贴政策具有内生缺陷,并非新能源汽车产业所独有。

  因此,必须在降低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额度和强度基础上,向间接性扶持政策体系平滑过渡。同时,在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财政扶持依然是我国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需要必要的财政扶持。事实上,“骗补”督查、讨论新的扶持政策和调整包括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挂钩等政策,已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改变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现有的产业格局。从发展趋势看,政府对得到资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的行为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研究机构的监管力度将会不断增大。同时,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政策必须进一步“收紧”(政府部门已计划在2020年之前对新能源汽车取消补贴),既要提高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又要制订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使用率的政策,还要突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充电电池和充电基础设施等的扶持。通过国家补贴,将低速电动车用的铅酸电池升级为锂电池,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个强劲的市场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揭示了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和补贴政策的双重性。财政部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我国有的新能源汽车厂商2015年获得的财政补贴高达68亿元以上。高额补贴的利益驱动和监督机制的不到位,催生了不少“骗补”者。每年巨额的、慷慨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付出了沉重代价,引发民众对政府产业政策以及财政支出合法性和绩效的质疑。家电下乡补贴一台冰箱最高才300元,而一辆新能源客车最高补贴高达60万元。也有人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强度是美国加州9倍的结论。过高的政府补贴让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有了钻政策空子的动机和动力。因此,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危害性远远高于家电骗补风暴。

  重视政府政策制订咨询和实践评估。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现骗补现象,在于政府政策设计和监管的缺陷。因为,对于产业促进发展,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政府只是“门外汉”,是外行,在与企业特别是与道德水平低下和诚信度不够的企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博弈时不仅难以实现“双赢”,而且更多的是失败的。因此,要格外重视政府政策制订咨询环节。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之间具有明显的“隔断效应”,二者的融合度低。再加上消费者个体总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厂商不对称的弱势地位,消费者利益难以保障。这必然会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难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范保群、陈小洪、刘超|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能够成功的条件与机制 ——三个典型产业案例的初步研究
广州开发区发布“氢能10条”,全产业链精准出击
国家大力扶持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七领域圈定 软件股领跑
政策力挺 多个"十二五"产业规划蓄势待发(附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