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求“铁饭碗”不是东北年轻人的错
三四线城市人情成本可能较高,所以很多毕业生宁肯在大城市漂着。
近日,媒体对东北一些年轻人追求编制的报道,引发了不少讨论。
东北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让一些人忧心那里的投资环境不理想。东北的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二产业占比过高,而这些行业又多以国企为主。民营企业不太发达、创业创新环境较为薄弱,结果导致大部分留在东北的年轻人选择进入收入待遇更好、更有保障的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谋一个“铁饭碗”。
年轻人爱编制、追求稳定,并不等于不思进取或失去斗志。同一个单位,干着同样的工作,有编制的员工要比没有编制的员工收入高,这种情况下谁都会希望拿到编制。这不过是计算了成本与收益之后,再正常不过的选择,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如果东北地区,也有类似BAT、华为这样的企业,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机遇,年轻人的选择必然会更加多元,不至于削尖了脑袋也要进入体制内。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东北,中西部地区甚至在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还比较落后的二三线城市、县城里,进入体制内也是很多刚毕业大学生的选择。首先,在这些地区,体制内的工作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工作。第二,受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仍然认为进入体制内,吃“公家饭”是一个体面的、值得骄傲的事。第三,产业结构决定了大学生毕业之后如果要留在家乡,要想找一份与自己的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并不容易。
如果从公务员报考人数和应届毕业生数量比来看,东北地区年轻人报考公务员的热情还不是最高的。在宁夏、贵州等中西部省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比当年应届毕业生的总数还要多,甚至在江苏等沿海地区,公务员报考人数也超过了应届毕业生数量的50%,比东北地区的比值还高。另外,东北的年轻人流出现象比较严重,那些在他乡闯荡的东北年轻人,也不背东北人年轻人独爱编制这口锅。
一个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仅受个性影响,也受到所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果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合理,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就不会有千军万马挤那座独木桥了。
个人可以逃离某一种环境,去一线大城市闯荡,去寻求更多机会、追求生活的更大自由度,这种选择固然值得欣赏,但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留在家乡,适应家乡的环境,也不应被过分指责。追求编制,追求稳定的生活,又不是作恶,外人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姿态呢?
联系到另外一个热门话题,今年很多二线城市推出了吸引人才的措施。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城市,对高校毕业生开出了诱人的条件,而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则是重头戏。
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言,二线城市的房价更温和,毕业生的成本更低,生活压力更小,落户方面也几乎是“零门槛”。在住房和户口这两大青年人最关心的问题上,二线城市拥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无法匹敌的优势。但是,二线城市要想留住年轻人,户口和房补还真不是关键。与户口、住房等优惠政策相比,产业发展机会、资源聚集程度等硬实力,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要吸引人才,根本上来讲,是要让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而产业则是舞台的核心,没有产业,人才无用武之地,终归还是留不住。
当然,人才也是推动产业发展和壮大的动力。如何打破先有产业还是先有人才的怪圈,二线城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此外,软环境也是影响年轻人选择的重要因素。一线城市房价高、落户难,总体生活成本更高,但年轻人有才华不愁没有施展的机会,不愁得不到社会的赏识和认可。而在二线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人情因素更多,得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这类成本虽然很难进行度量,但却是很多毕业生宁肯在大城市漂着,也不愿意回到家乡的原因。
再比如,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的文明意识、行政效能较低,去政府机关办事,有更大的几率遭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这些都是能否心情舒畅工作的重要因素,是就业创业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毫无疑问,这些软环境也会对毕业生的选择发挥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才关系着城市的未来与发展,如何吸引人才,是未来城市竞争的重大命题。要打赢这场人才大战,硬实力是一方面,优化产业就业结构,发展壮大产业,才能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就业创业平台;而另一方面,完善城市的制度环境,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行政效能,打造让人才心情舒畅工作的软环境也不容忽视。
二线城市吸引人才的努力值得肯定,这些城市总算还有自己的筹码。但遗憾的是,有一些城市,吸引、留住优秀年轻人的资本实在少得可怜,除了编制、稳定之外,可能真没有可以提供给年轻人的更好的东西了。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海经济观察】房子、票子、户籍——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冷思考
二线城市:引才更要留才
如果现在毕业,你会去哪里工作买房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楼市新信号,成也高房价败也高房价,跟着年轻人步伐买房就对了
哪些城市适合年轻人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