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孩子说话那些事儿,看这里!|| ALSOLIFE名师督导微课复习

 


A

LSOLIFE

  李蕴秋

  

北京市星舟自闭症人士康复中心教学主任,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培训工作12年。参与编写的著作有《孤独症儿童早期发现》、《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训练手册》、《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案例分析》。


1957年,斯金纳提出语言是学习的行为,需要了解分析周围的环境变量与强化来源。语言和其它行为一样遵守行为的原则,也同样有功能性。

 

看到饼干,你拿饼干的图片给我,我立即给你饼干,这是功能性的沟通。

在马路上你看到一辆车开得很快,你对我说:「红色的车开得好快」,这是功能性的沟通。

我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你「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你跟我学习古诗,这是功能性的沟通。

我说谁是你的好朋友,你回答瑞瑞,这是功能性的沟通。

 

语言行为包含着说者和听者之间的社会互动,教导儿童对说者的语言刺激做出适当的回应,并且在语言表现上成为说者是很重要的。


7月14日的微课,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12年之久的李蕴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高品质的名师督导微课,不仅对ALSOLIFE平台提供的六位家长进行了视频督导,更深入浅出地教授了怎样教导孩子进行语言沟通。含金量满满,需要对课程反复聆听,分段消化。


没时间看文字?

这里有解放双手的音频版内容



20180714李蕴秋名师督导微课 来自ALSO孤独症 29:52


第一部分:视频督导

(每段视频包含两段家长的实操演示)




▲实操演示1 2


实操演示1

教授过程记录如下表




从视频可以看出:


  • 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从坐姿上往往可以观察到孩子为了得到强化物而付出的努力,或是对学习的渴望以及注意力的集中情况。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脚是离地的,小手要么在摸脚,要么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在教学时,我们用塑造的方法来帮助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使用了简单的代币系统。

    从每个回合都给食物的强化频率过渡到需要完成几个回合才能兑换实物的一个间歇性行为强化程序,非常棒。


教学可以改进的地方:

  • 视频中妈妈结束全部的任务时,因为未收走教学材料,孩子去玩教学材料,妈妈边收走教学材料,并将食物放在桌子上,这样就无形中强化了孩子拿教学材料的行为。

    给予孩子强化物的时候,有两个重要的社会性行为不要被抹杀掉:一是看二是拿。看是眼神交流沟通,拿是可以接受他人的给予,还可以评估出强化物的强化效能的高低。


  •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孩子正确完成任务的不是认知方位名词这块绊脚石,而是教学材料出了问题,孩子不认识吊车,吊车的出现给孩子制造了学习的障碍。而且,在教学中孩子有两次去拿教学材料,不排除孩子喜欢车。那么我们提供教学材料的时候,就要记住教学材料不是孩子最喜欢的也不是孩子所厌恶的。


  • 孩子屡屡受挫,无法越战越勇,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上我们就很容易看到孩子学习的动机被削弱了。干扰学习的动作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及时给予错误矫正的话,孩子就不会屡屡受挫。


  • 孩子的注意力不在了,妈妈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发出了指令:脚放好手放好。我认为,把脚放好手放好并不代表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我们的言行上,对于一些孩子适用对于一些孩子也可能不适用。


涉及的教学点有——


  1. 使用代币系统:开始教学之前要讲清楚规则

比如,「我们开始学习了,说对了就奖励你一个代币,集满了就可以换好多鱼」,所讲述的语言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来定夺。代币条放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和妈妈的手边。当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时,可以及时地给予孩子代币让其贴在代币卡上,同时也要给于社会性赞美。视频中妈妈没有将代币交给孩子,而是自己粘贴在代币卡上了;其次,强化的语言可以再丰富一些,语气再充沛和饱满一些,就更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了。


   2.  DTT离散单元教学的步骤

先引起孩子的注意,快速呈现教学材料,以坚定的语气发出简单清晰的指令。为了有助于行为的发生,使孩子能够被强化,给予切合孩子当下能力的辅助类型和等级,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是正确反应,及时强化,收回教学材料;如果是错误反应,或者是无反应,给予错误信号,收回教学材料,启动错误矫正程序。


指令发出之前要引起孩子的注意,一个回合结束要收回教学材料。视频中,妈妈在开展教学时未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的注意力更多地是停留在教学材料上。回合结束时记得要收回教学材料,在每一个回合呈现教学材料的时候尽量做到随机轮换位置和指令,目的是预防孩子解读教学模式。


    3.  面对一个注意力薄弱的儿童,如何获得注意力?训练方法如下


  

     4. 实施错误矫正的方法

训练者引起儿童的注意呈现教学材料,发指令:「八爪鱼、卡车、大巴车,哪一个在中间?」儿童的反应:「车在后面。」训练者就要给予错误信号,把头偏离一下,等与孩子没有目光对视,或者说「不对。」收回教学材料。训练者呈现教学材料重现发指令,哪一个在中间?等待3秒,给予半语言提示卡车,或者是手势指示指卡车加半语言提示卡车。提高一个辅助等级,选择哪一种辅助方法,视孩子的能力情况而定。儿童反应:「卡车在中间。」训练者就要给予社会性的赞美,但不给予物质强化。


训练者随后提交干扰项目,干扰项目是儿童习得的技能。当孩子正确地反应,训练者要给予社会性地赞美,但是不给予物质强化物。训练者再次呈现教学材料发指令「哪一个在中间?」儿童的反应是卡车在中间。反应正确,我们要给予社会性的赞美和物质强化物。


 

惊喜,总是雀跃于努力向上攀登的枝头,加油!



实操演示2

教学项目一:指认物件,有一个分心物,轮换位置和指令。



教学可以改进的地方:

  • 妈应该发出一个具体清晰多样的指令,确定一个反应标准。 视频中,当妈妈发出指令后孩子会揉搓物件也会滑动物件。甚至有摇晃物件的感官刺激发生,妈妈均给予了强化。通过视频,我们评估到孩子已经具备了食指指认的技能,妈妈可以发出「指一指苹果」、「指汽车给我看」、「苹果在哪儿,指一指」、「摸一摸汽车」等指令。

    我们看到,孩子完成了20个有效指令,集满了十个代币后才兑换了强化物。在21个回合中,孩子的感官刺激行为越来越频繁,注意力在减弱。值得反思的是,单位时间内回合数相对少一些、强化的频率相对高一些,这些不预期的行为发生的频率可能会降低。需要科学地制定出一个适合孩子当下能力的可变比例的强化比率。

 

  • 使用简单的代币系统时,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讲清楚使用规则。

 

  • 在教学材料的位置轮换及指令轮换上,避免孩子解读教学模式。


  • 在一个回合结束时记得要收回教学材料。



教学项目二:命名



从视频可以看出:


通过数据记录评估到第一部分的视频单位时间内孩子完成了20个有效的指令,正确率是95%;第二部分的视频单位时间内孩子完成了11个有效指令,正确率是85%,错误均发生在孩子有感官刺激注意力不在的情况下。


教学可以改进的地方:


  • 孩子完成教学任务的正确率较高,我们再开展教学时,要做到刺激泛化学习,或是教学计划要加入新授的技能。刺激泛化是指泛化指令和教学材料,目的就是把教学中习得的技能应用到日常的生活情境中。指令的泛化,可以给予多样的口语刺激,「这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等等。教学材料的泛化可以呈现绿色的苹果,黄色的苹果,或者是图片上的苹果等等。

 

  • 孩子的感官刺激行为已经干扰到了学习,当孩子有了这样不预期的行为注意力不在的情况下,我们要将其注意力拉回再发指令,避免无效指令的发生

 

  • 为了降低孩子手上的感官刺激行为发生的频率,可以先从环境上做改变,把桌子撤离,妈妈可以将孩子的手稍稍控制一下,控制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做好预防。


 


希望在每一个回合里生根发芽,后来就在那么一个瞬间绽放!





▲实操演示3 4



实操演示3

从视频可以看出:


妈妈教孩子仿说「泡泡」的时候,介入了一个刺激外辅助—一堆纸条。妈妈拿起纸条放在嘴巴前,因发P的音除阻时声门不闭,从肺部会呼出一股较强的气流,所以纸条会飘动。用视觉支持策略提示孩子发音时要有气流呼出。妈妈既教孩子仿说「泡泡」的音,又教孩子提要求,得到特定的强化,妈妈会把泡泡挤到他的手掌心。

 

发音训练,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困难的学习领域。但妈妈在教学难度上给孩子提供了最小的限制,又为孩子创设了很强的动机操作。点赞!

 

有关语音教学的知识点——


1、对有语音但属于无意识发音的儿童进行语音训练的时候,就从无意识发音中选择发音频率最高的音介入。训练者每天都要记录下儿童的无意识发音进行归纳整理。

 

选择发音频率高的音进行仿说训练。仿说是大部分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儿童,如果有了口语语言,却不具备足够的仿说技能,将会先着重教导仿说行为。当然儿童具备了仿说的技能,就可以借助仿说来教导他进阶的语言形式。例如要求、命名、互动式语言。

 

2、当孩子能够仿说某个音了,就要立即与日常生活场景、游戏活动、物件配对练习,让这个音具备沟通的功能。当孩子会仿说「泡泡」的音就会得到泡泡,进而将仿说的技能发展成了提要求的技能。他的话会给他带来好处,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提要求的频率会更高,他也就成为了说者。

 

从要求转换到命名的时候,不能呈现「泡泡」的食物。因为食物可能会引发孩子的需求。孩子更可能要泡泡,而不是命名泡泡。命名不包含训练者的口语刺激,「这是什么?」,「你听见了什么?」。应该来自于孩子对环境中事物的注意和评论,例如,你看红色的麦昆车,或者说我闻到了榴莲的味道,这是自发性的。但对于初级学习命名的孩子就要在教授时提供一个非口语刺激,比如食物或者图片和口语刺激「这是什么?」。或者把要求的技能放在指认里来教导:「指一指泡泡」、「泡泡在哪里」。同一个的词汇,可以在不同的技能领域里来教授。

 

3、训练儿童仿说的技能的时候,如何强化儿童发音?待训练者示范完发音,儿童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行为反应。


一是,稍微张了一下嘴巴,没有发音。

二是,口型模仿正确,但没有发音,

三是,正确模仿发音。

四是,发音错误。


前三种行为反应都要给予强化。当孩子发音清晰而准确的时候,给与的强化物的强化价值要更大一些。错误的发音不给予强化。


4、语音训练中需要记录儿童能否及时响应发音、发音的准确度、发音的清晰度、发音时是否需要借助辅助手段完成。

 

5、根据儿童的发音进展定时对儿童进行语音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对于发音和沟通都有困难的孩子,就使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来帮助他建立功能性的沟通。


 

沟通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实操演示4


从视频可以看出:


妈妈教授了关于物件功能的指认与命名物件功能的教学项目,孩子已经具备了学习的先备能力,所以教学开展得非常流畅。


教学可以改进的地方:


  • 整个操作项目,妈妈共提交了16个指令,正确率100%。可见妈妈操作的是孩子的精熟项目。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考虑加入新授的项目,新旧技能交替,一份教学计划包含很多的教学项目。正确率为70%到80%说明制定的教学计划最合适。

 

  • 妈妈的教学语言灵活多变一些会更好,不要太结构化。提供多重的语言刺激启发孩子思考。

 

  • 孩子拍对的卡片,我们可以收走,增添一张新的卡片,图片要随机轮换位置。


 

逐步地将桌面语言还给生活,我们会发现语言最美的一面。





▲实操演示5 6


实操演示5

从视频可以看出:


妈妈教授的内容是信息交换的对话——我有什么。正确率高达95%,只是在第9个回合的时候孩子因为着迷于巧克力而没有及时的回应。

 

教学可以改进的地方:


  • 如果这位小朋友已经掌握了有关物品的功能特征类别的技能,也可以加入到教学中来。例如我有紫色的茄子,我有红色的樱桃,我有紫色的茄子,茄子可以吃,我有红色的樱桃,樱桃可以吃。既拓展了学习的领域又增加了你来我往的对话的回合数,整个教学就有了起伏。

 

  • 如果孩子可以灵活驾驭所说的信息内容了,可以让他先发起。成为一个说者,我们做一个听者来跟随。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卡片上,如果能看妈妈拿出的是什么卡片,注意妈妈说的是否正确,再回到自己的卡片上来,有个共同注意力就更棒了。

 

  • 妈妈分发卡片耗时有点长,孩子还是很棒的,在妈妈发卡片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了命名。可以再琢磨一下怎么利用好这一分钟。

 

有关互动语言的知识点——

什么是互动语言呢?


从前提反应和结果来看,前提:你喜欢喝什么果汁。反应:橙汁。结果:我跟你喜欢的一样,我也喜欢喝橙汁。互动语言就是说者对其他人的语言行为作出了不同的响应。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来说,要等到儿童建立稳固的要求、命名、仿说的技能、模仿、听者反应、样本配对的技能项目之后才开始学习。

 

1、早期的互动式语言的建立来源于要求和命名。如果儿童玩吹泡泡的动机很强烈,呈现一瓶泡泡水,这是一个非语言刺激。训练者要提交语言刺激:你吹。孩子的语言反应:泡泡,然后孩子得到特定的强化吹泡泡。由此,可以看到早期的对话反应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要求的,动机操作控制着语言刺激。

 

2、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活动展开练习,也可以加入孩子喜欢的歌曲进行唱歌、填词。比说,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让孩子说「星星」,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我们可以呈现图片给予视觉支持,或者视觉支持加语言提示,要记得逐步撤销这些提示。慢慢的从动机和非语言刺激控制转换成语言刺激,就提升到了高阶的互动式语言的学习了。

 

3、下一个阶段就可以要求孩子完成不同的短语填空。比如,你爱吃 ★★ 、打开★★,洗洗 ★★ ,你睡觉用 ★★。这个时候的接话答复要参照孩子学会的命名清单,如果孩子不能命名所填空的词语就不能放到这里来教授了。

 

也可以从命名物的特征、功能、类别着手。比如说有轮子的是,黄色的凉凉的是 ,用来画画的是,下雨天需要 。孩子能够完成足够多的接话的填空后,就可以撤除视觉提示,转换到更难的回答什么、谁、哪里之类的疑问句,慢慢的孩子就可以谈论不在眼前的事物了。


切记互动式语言,千万不要教授成机械性的背诵,或者是说成与他人同样的仿说语句。

 


 

有的聊才最知心


实操演示6


从视频可以看出:


妈妈教授了三个教学项目:接受性指令、把物件放在凳子的下面、回答什么的问题。凳子下面有什么?命名学习方位名词下面。什么在哪里?要求以句子的形式回应。

 

在教学中,评估效度并不是看教学者发出了多少个指令,而是看发出了多少个有效的指令。视频中3个教学项目,妈妈共发出了18个教学指令。孩子正确完成了7个,正确率只有39%。


教学可以改进的地方:


正确率不高,应该怎样改进呢?


  • 要制定好可实施的教学计划。清晰地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正确做出反应,是独立完成?还是需要辅助?需要什么样的辅助?何时上辅助?何时撤销辅助?视频中,我们看到妈妈提交完指令后,往往是等孩子没有反应,或者是错误反应了,妈妈才给予躯体辅助和语言提示。

 

  • 如何启动错误矫正程序呢?启动错误矫正程序之后不允许提供物质强化物了,可以给社会性的赞美,做对了,注意与正确反应之后给予的赞美语气的差别。

 

  • 孩子命名两个物件的能力不精熟。命名回应什么在凳子的下面,小猪在凳子的下面。孩子回应这样的语言结构能力不足。句子里有介词「在」,有结构助词「的」,还有方位名词「下面」。通过每个回合孩子的反应和妈妈使用连续性强化程序来维持孩子学习的动机。我认为,妈妈应该调整教学计划,降低教学难度,根据评估的情况砸实基础项目。



有关命名的知识点——


1

儿童第一批命名的词语,通常会是要求的一部分,所以,先教导学习对强化物的命名,进而再到学习贴近孩子日常生活用品的命名。

2

教导名词后就要教导孩子自主正确地使用动词。

动词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走喝吃洗澡洗脸等等的。由此再扩展到将动词加名词、名词加动词,双重组合表达在一个句子里。
3

更高一级,就是去关注一个物品不同的特征,描述事物的特征属性,比如颜色、形状和功能。要求孩子能回答各种各样的关于事物特征、功能混合起来的问题。

4

接下来就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学习。学习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是物品的属性,副词是动作的属性,形容词要学习大、小、长、短,高矮等等的。副词要学习快慢轻重,还要比较两个物品的特性,谁比谁跑得快,谁比谁长。

 

这个时候就说明孩子有了比较相对抽象的概念,具备了早期的抽象逻辑思维了,一个人记住不同的符号与外界交流,好的命名的品质是自发地去描述一个事物的特征。切忌教成认知。孩子每天都在观察评论眼前所发现的东西。并借着认知东西的特征,使自己建立立即参与到不同场合的社交活动。

 


 

坚实的脚步会让我们看到路上更绚烂的风景,在这条路上会走得更远。




 



第二部分:「我来引导你说话」


如何找到沟通的钥匙、打开沟通的大门,我们就从提要求说起。



什么是要求?


要求的重要性


1、要求是儿童第一个学会的语言操作,婴儿时期还不具备口语提要求的能力,但是他可以通过不同的哭声来传递不同的要求。

2、要求是唯一可以直接对说话的人产生好处的类别。比如说孩子饿了说饼干,它就会立即得到一块饼干。

3、要求有特定的强化,可以立即地满足孩子匮乏的状态,或者是移除一些厌恶刺激。

4、要求不只让儿童可以控制强化物的给予,同时,也可以开始建立说者和听者的角色,这对未来语言的发展十分重要。



如何教导儿童提要求?


教授儿童提要求之前要评估儿童提要求的反应形式。他们是怎样要想要的东西和不想要的东西的?反应形式包括发声、发音、手语、图片交换沟通、书写、强大的电子装置。如果儿童没有口语就要考虑使用图片交换、手语或者是强大的电子装置来提要求。


通过仿说的技能进行口语表达要求的两种方法。


假使经过强化物的评估,玩具手机对于儿童来说强化效能最高,那么这个玩具手机就可以作为首选教授要求的教学项目。


方法一:

 

训练者呈现玩具手机并且进行口语提示—手机,儿童就会随即仿说手机。这个时候训练者要控制住手机,可以让孩子稍稍地触碰,也可以让他听一下手机的铃声,但是不可以给儿童手机。依赖儿童的动机,激发儿童做出最大的努力。当儿童自发地主动地说出手机的时候训练者就可以把玩具手机立即递交给儿童,给予手机的同时要说出所递交物品的名称「手机」。


方法二:


训练者呈现玩具手机,儿童表现出有需求的动机,训练者给予口语提示—手机,儿童随即仿说手机。训练者这个时候可以把手机趋近儿童,等待儿童自发地独立地说出手机。如果儿童能够自发地独立地表达手机的要求,训练者就应该把玩具手机立即给予儿童。给予儿童玩具手机的同时说出所递交物品的名称—手机。往往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情况是:当训练者呈现了玩具手机的时候,孩子的反应就是过来抢,这个时候我们要进行躯体阻挡。



如何记录提要求?


为了使教学更加科学系统化,就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那如何记录呢?


先填写好项目,有哪些偏好物,还要记录儿童提要求的反应形式。是以口语提要求,还是以图片手语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提要求。提要求的时候的物品是呈现出来的,还是孩子看不到的。孩子对我们所提交的物品是否有动机,如果有了动机是否掌握了,他掌握的天数。如果有动机,那就在有的下面标记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动机,就在没有的下面标记一个符号。

 如果孩子正确地提要求,并且正确反应,就要在「有」上做标记。如果孩子虽然有动机,做出的不是正确的反应,那我们就在「没有」上做标记。如果在有动机的前提下,连续三天试探通过,就说明儿童掌握了对这个物品的要求,训练者就要将其填写在技能跟踪表上了。

除了记录儿童所掌握的要求的数量,还要记录单位时间的效率。训练的时候训练者要如实地记录儿童提要求时是否需要提示,当物品没有出现的时候,他是否自发独立地提要求。然后,用各项数量的总和和单位时间计算出提要求的频率。以此来帮助训练者评估出儿童对物品的动机。如果比例低于1,就说明孩子对物品的动机很弱,训练者也要由此调整教学计划。一旦儿童学会了提要求,相继其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也会降低,社会性愈发彰显。


训练提要求注意事项


1、将训练者和强化物配对在一起。让孩子愿意去接近训练者得到他想要的,使训练者配对成了条件强化物。


2、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检查所呈现的偏好物是不是多样的,孩子是不是对他保有动机。


3、最初教授目标物品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无错误教学程序。要有系统地试图消退辅助。如果孩子学会了自发独立地提要求,那我们要提供更大的强化。如果儿童出现了错误,我们就要启动错误矫正程序,并要移除强化。

 

4、为了建立接近的目标行为,即使儿童有一个小小的努力反应,我们都应该免费地让他得到强化物,但是前提是没有问题行为。最初教授要求的时候,不能只教授一个要求,同时要教三到五个要求,避免孩子学会了一个要求后用学会的这个要求去要求不同的物品。

 

5、刚开始教授要求的时候不建议训练者教「请」「要」之类泛泛的要求。应该教授具体的名称,提出明确的要求。


6、在设置整个教学计划分配教学任务时,要提供至少50%孩子已经掌握的要求。中间也要插入其他的回合或者是有趣的活动。

 

7,创造机会,让孩子每天尽可能多地提要求,让孩子始终是一个给予者,而不是一个接受者。

 



晒笔记时间



感谢李老师的微课,给予我很多启发。


1、首先李老师重新温习了DTT的要点,比如场景,坐姿,节奏,错误纠正程序,代币、强化等,之后对于DTT辅助发言(“泡”)进行了实操指导和点评。


2、对于无意识发音的儿童,李老师指出要以发音频率最高的音为突破点,进行训练。现实中,要求家长或者老师记录下儿童的无意识发音进行归纳整理。当孩子能够仿说某个音了,要立即把她与生活场景游戏活动物件配对练习,让这个仿音具备沟通的功能,也就是赋予其功能性,这一点不仅适合于刚开始发音的孩子,还适合仿说和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孩子。


3、教授发音和语言要制订有单音、单词、简单句、复杂句的教学计划,清晰地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正确做出反应。通过实验记录和试探孩子学习这个项目需要什么样的辅助。实施零错误教学,及时强化孩子的正确反应。在有了简单发音能力后,教单词,这时要从命名开始,同时也训练了认知。先教导学习对强化物的命名,进而再到学习贴近于孩子日常生活有关的日常用品的命名。之后要求孩子能回答命名物体的简单功能。接下来就要学习空间概念的方位名词,还有代词代名词的学习。再高级的训练,就是使用形容词和副词,这时候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长短高矮等。有了形容词和副词的训练,孩子的语言就显得丰富、丰满了,比如“我很高兴”就比“我高兴”要显得更加NT。


4、下一步就要开始训练交互式语言技能,这也是社交的基本技能。早期教授的互动是以注意力为基础的,也就是孩子要对说者的语言有反应。比如我们总问孩子“你饿吗?”“玩不玩这个玩具?”。其实这些基本的生命需求和玩具就是很好的初期非语言刺激。基于此,我们可以选很多孩子喜欢的活动作为切入点,同时加强亲子关系,这也是语言训练的基础。之后要泛化,孩子可以和老师、小朋友有交互式语言。此处,李老师强调至少两次,练习互动式语言,千万不要教导成机械性的背诵。


5、之后李老师进行了答疑,部分家长的问题也是困扰我家孩子的问题。比如自言自语。李老师认为自言自语也是大部分ASD孩子最常见的,可能是一种自我刺激行为。一个人在那儿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也没有任何对象在旁边,他就一个人在那儿巴拉巴拉说个不停。孩子通过自言自语释放他的压力,减小他的焦虑,找到一种安定感。解决方法就是是暂时性地转移注意力,找到功能性的替代行为,比如说。和谁一起唱歌吧,讲故事给谁听吧。但是真正的让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发生频率降低,更重要的是多塑造培养其功能性的技能。


6、最后,李老师还回答了我的问题,关于孩子自问自答的现象。没想到这个问题是所有问题中回答最简短的,一句话:这是孩子们对情境的一个描述性语言,只是自问自答了。在孩子们学习语言的时候会经常的遇到,当他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好的时候他就不这样自问自答了,我们给他学习语言的时间。这个回答让我安心了很多。

——北京1402 papa爸爸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独症早期语言训练计划
一份好的评估报告,节约的不止是3个月时间
分享—ABA简介版(Applied Behavior Analyses)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中应注意把握的原则|精神之家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音特点及训练方法
从当下能力出发在居家环境中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由ALSOLIFE学习群家长提问引起的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