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斗迷教学:中泰站立格斗训练差异

十年前的中国格斗爱好者们还在大声讨论中国功夫VS泰拳谁赢谁输,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比赛和发展,泰拳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陆遍地开花,许多城市无论有没有泰籍教练驻场,甚至中国的教练员有没有到泰国深造过,都毫不犹豫的开设了大大小小的泰拳馆,或者以泰拳项目为主的俱乐部。

而刚刚结束的TOP KING WORLD SERIES明斯克站的比赛中,中国小将张春雨顽强的对抗泰拳王子播求的那一场更是引得泰国直播解说员的赞叹“张春雨的表现很顽强、动作技术很标准、中国这几年泰拳进步很快、如果有一天中国小孩也从5,6岁开始练泰拳,那么将会是泰国人最头痛的事情。”确实,这些年泰籍教练北上中国赚钱和传播泰拳成为了一种风气,其中更不乏有泰京两大拳场的金腰带获得者参与进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拳手在泰国训练正统的泰拳,但是由于泰国和中国的比赛差异和两地练习者对于泰拳的领悟差异导致了极大的技术差异。笔者曾经走访过中泰多家拳馆,也观摩了不少泰拳练习者的训练和实战,总结了一些差异看点,和大家分享。

对于硬度的理解:大部分国内的泰拳练习者往往过于重视硬度,而导致泰拳训练进入一个误区,希望自己的胫骨和手肘都能练得坚硬无比,而且认为泰拳手的坚硬是靠打击硬物获得的,其实这是个严重的错误,首先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香蕉树踢击法,这就算在泰国,除了极少数古泰拳流派仍然保留这种练习方法以外,几乎所有的职业泰拳馆都早已取消了这种古老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专业的泰拳内硬外软的沙袋以及脚靶,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让自己的胫骨适应,并且注意保养恢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硬度去击打硬物。



张春雨战播求,图片来自搜狐体育

对于节奏的控制:三轻一重,注重重击是泰国泰拳手的基本节奏,这也与泰国拳手在本国所参加的比赛评分机制有关,泰拳注重重击有效得分,摔法不得分,肘膝分数在比赛中占的比例很高,加上5回合的赛制,导致泰拳手的节奏都是不紧不慢的寻求重击,而在中国的大部分比赛,包括欧美日本,都是快节奏的踢拳风格比赛,所以导致许多中国泰拳练习者训练泰拳的时候都过于放快节奏乃至扫踢的速度,其实就笔者经历而言,也多次受到泰国本土冠军选手的告诫“中国人太心急了,喜欢快。”导致腿法虽然看上去中规中矩,但是缺乏泰拳最有效的扫腿重击,所以泰拳习练者在训练中还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节奏,多练习一些三轻一重的组合动作。

内围:说实话,如果不是在泰国本土长期训练,是很难理解何为内围的,也难以体会到内围技术的强大杀伤力和作用,泰拳来自军拳,许多动作是面临两军肉搏绞杀在一起的时候用,贴身技术其实是泰拳的精华技术,可惜国内的拳馆大都忽视这一点,或者说没有掌握好这一点,贴身内围的缠抱角力,以及如何配合肘膝技术对于身体协调性要求很高,对于泰拳节奏的控制要求也很高,所以,区分一个人是不是真正能掌握好泰拳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他会不会,敢不敢打内围。泰拳练习者不可不重视。

软实战:俗称的打反应,但是这个打反应和国内的不一样,国内的拳馆和俱乐部在训练氛围上还是容易形成一种比较对立的争强好胜心态,这与国内目前的职业氛围不成熟有关,所以在业余训练中非常在意被打中或者打中别人,但是不少有泰籍教练的俱乐部学员也感受到了,和泰国教练训练泰国教练很会调动你的攻击欲望,但是也会把力道控制得很好,让你受到击打但是不会有任何受伤,一步一步的引导你学会泰拳,学会实战,其实这也和泰国的训练氛围有关,因为大部分学员都是职业拳手,明白真正分高下的地方是职业比赛中,而不是平时训练里,所以心态调整得很好,学员之间的实战互动很良性,而国内大都瞧不起这种“摸摸拳”方式的训练,殊不知,在泰国训练,软实战中如果你打重了,教练是不会给好脸色看的,节奏也是三轻一重的节奏,可以在连续动作的最后一下稍微加力,然后每周一次的真实实战才是发力打的时候,平时的反应训练是锻炼身体协调和攻防转换的秘籍,不可不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最残忍的东方格斗术:泰拳
泰拳五百年不败的神话是如何杜撰出来的
泰拳拳手的成长路是怎样的?
不但强身,还需能有自卫能力,这个怎么练?
泰扫的威力示范(视频扫踢KO集)
泰国国术何以久盛不衰 古式泰拳最强可一招毙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