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宾发展简史


宜宾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文化,使古城宜宾充满了神奇魅力。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的军队在河南一个叫做牧野的地方,向商纣王的军队发起了总攻。据考,在周武王率领的联军里,就有一支僰人队伍。著名的牧野之战取得了胜利,僰人部落首领受到周天子的封赏,被封为僰侯,在今宜宾一带建立了古僰国。

战国时(前476~前221年)市境内江安、长宁属巴蜀外,大部分为僰人居住地。记载僰人首先见诸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据县志记载,在两千多年前(前316年),“秦灭开明氏,建侯国”。后推行郡县制,在僰侯国地境置僰道县,隶属犍为郡。

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建城池于三江口,作为僰道县治,今天的宜宾城正式诞生。从西汉至今约有1400余年,宜宾城都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郡、州、路、府、专区、市驻地。

在三国时期,今宜宾乃属益州犍为郡,为蜀汉南方边陲之门户。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春,丞相诸葛亮出师平定南中(今云贵地区)叛乱,由僰道县(今宜宾)进兵。叛乱平息后,即由南夷道经僰道县返回成都,至今在宜宾流传着许多诸葛亮的传说。在流杯池公园内,建有“丞相祠”,相传还有他曾使用过的“点将台”。

梁大同十年(544年),以僰道地置戎州,治设僰道城。公元581年隋建朝,在北周管理戎州及外江、南广二县时,曾对西南地区进行开发,于开皇5年(585年),在秦五尺道和汉南夷道的基础上,动工修筑了通往云南昆明等地的道路,称“石门道”,途经高县的石门山。

在唐代贞观6年(632年),在戎州僰道置戎州都督府,管辖今云南文山、蒙自、曲靖和贵州的威宁、六盘水一带,地域广阔,“西南半壁”由此得名。

宋代末期,元军入侵宜宾时,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最终不抵元军,败退于登高山(东山),于是,旧州坝的宜宾城就迁移到登高山。当时整个城区的建城面积约18万平方米,功能主要是行政和军事要塞。公元1267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了登高山城,彻底收复了宜宾,1276年以后,宜宾城又从登高山迁到了三江口至今,完成了宜宾城的迁址过程。

元末红巾军将领明玉珍据蜀,建“大夏”政权,叙州路为其所有。从公元1362起设叙州军民宣府司,统治宜宾约10年之久。

公元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明朝。明改元叙州路为叙州府(简称叙州),领有宜宾、南溪、庆符、富顺、长宁、兴文、隆昌、筠连、珙县及高州。改马湖路为马湖府,统治160余年,称少数民族地区为“都掌蛮”。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兴文、珙县一带爆发“都掌蛮”的反明斗争,(即僰人的反抗),以后几十年一直不断。明万历元年3月朝廷派四川巡抚曾省吾征剿,曾省吾带官兵14万余人,围攻九丝城。阿大王率众反抗,坚持数月,终因力量悬殊,明官兵攻下“九丝城”,大肆斩杀洗劫,从此川南一个英勇骠悍的民族僰人从历史上消亡。

明末清初,因战乱频繁,人口锐减,叙州“城为一空”,至顺治十六年(1659年)宜宾县“户不满千”。至康熙、雍正两朝六七十年的移民垦殖,“与民休息”,叙州府社会经济才不断发展,变为川滇水陆商贸重镇。

同治年间(1862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进兵宜宾,转战长宁、宜宾县一带,在石城山大战一场,不幸兵败,折兵4万有余,留下了历史的感叹。

1911年,同盟会领导的同志军兵临宜宾城下,逼使叙州知府反正,并成立“川南军政府”,结束了清王朝在宜宾的统治。民国元年至民国21年,宜宾先后遭滇军入川、北洋军攻占、川滇黔军阀混战、四川军阀混战等战祸。

1926年,中共宜宾地方组织建立,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使宜宾很快成为四川地区政治活跃的地区之一,产生了一大批革命先驱。

1935年,国民党中央统一“川政”,地方政区建制实行督察区制,宜宾被划为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宜宾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大批宜宾儿女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厂企业转移至宜宾,为抗日斗争提供后援。

1949年12月11日长期卧底国民党内的共产党人郭汝瑰中将(担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部长)率领国民党72军在四川宜宾起义,宜宾解放。

1950年1月设川南行署区宜宾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同年11月改称宜宾区专员公署。1952年9月,为四川省宜宾区专员公署。1954年称宜宾专员公署。

1957年3月,屏山县由乐山专区划入宜宾专区,至此,今市属10区县地域已归属宜宾版图。

1960年7月,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四川省宜宾专员公署辖有2市16县。

1978年4月,宜宾专员公署改称为宜宾地区行政公署;同时,隆昌县由宜宾地区划归内江地区。

1983年3月,富顺县由宜宾地区划归自贡市。同年6月,宜宾地区、泸州市分设,原泸州专区所辖市、县陆续划出,至1985年5月,宜宾地区行署辖有1市9县。

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宾地区,改设四川省辖宜宾市,1997年2月,宜宾市人民政府成立。(以上摘自“宜宾市政府网站”) 

1950年设宜宾专区,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署驻宜宾县。辖宜宾、南溪、江安、兴文、长宁、珙县、筠连、高县、沐爱、庆符(驻符江镇)等10县。

1951年由宜宾县城区析置宜宾市,属宜宾专署领导。宜宾专署驻宜宾市。宜宾县由宜宾市迁驻喜捷镇。撤销沐爱县,并入高县。宜宾专区辖1市、9县。

1952年宜宾专区属四川省领导。长宁县迁驻安宁桥,并将安宁桥改名长宁城,原县城改名双河镇。

1953年宜宾市改为省辖市,委托宜宾专署代管。 

1957年原属乐山专区的屏山县划入宜宾专区。辖1市、10县。

1960年原泸州专区所属泸州市及纳溪、泸县、隆昌、合江、古蔺、叙永、富顺7县划入宜宾专区。撤销庆符县,并入高县。宜宾专区辖2市、16县。 

1965年宜宾县由宜宾市迁驻柏溪镇。 

1970年宜宾专区改称宜宾地区,地区驻宜宾市。辖宜宾、泸州2市及宜宾(驻柏溪镇)、富顺、隆昌、南溪、江安、纳溪(驻泸州市安富镇)、泸县(驻泸州市小市镇)、合江、古蔺、叙永、长宁、兴文、珙县、高县、筠连、屏山等16县。 

1979年将隆昌县划归内江地区。宜宾地区辖2市、15县。(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1983年,泸州市升为地级泸州市,将宜宾地区的纳溪等3县划归泸州市辖。 

附:1996年10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80号):
(1)同意撤销宜宾地区和县级宜宾市,设立地级宜宾市。中共宜宾市委驻翠屏区中山街16号。 宜宾市人民政府驻翠屏区南岸蜀南大道中段8号。
(2)宜宾市设立翠屏区,以原县级宜宾市的行政区域为翠屏区的行政区域,中共翠屏区委和翠屏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19号。
(3)宜宾市辖一区九县(翠屏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兴文县、长宁县、筠连县、南溪县、高县、屏山县)。

 ( 4 )  宜宾市辖八县两区(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珙县、兴文县、长宁县、筠连县、高县、屏山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宜宾市的区划变动,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为何有10个区县?
四川省的区划调整,18个地级市之一,宜宾市为何有10个区县?
中国地理:四川省(宜宾篇)
【宜宾小知识】四、从明朝、清朝到民国的宜宾政区
别了,宜宾县!你好,叙州区......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的历史沿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