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舟船渡航”——《大百科千字文》



《大百科千字文》解读“舟船渡航”


庐江爸爸何智勇,他可以说在为孩子识字学习这件事上下足了功夫,他觉得中华精神博大精深,有着明显的知识百科的价值取向。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自己女儿写启蒙读物所以老乡网为各位家长们诚意的推出每日四字解说,希望她的到来,能让你和孩子之间多了一种有意义的游戏。





今日解说:舟 船 渡 航

[注解]陆地上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水中的则是舟船。《易经》所谓“刳(kū)木为舟”,说明最早的船就是一个挖空的大木头,让其顺水漂流。后来随着技术进步,才出现了大型轮船。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曾出土了七千年前的古木桨,由此可见我国造船业历史的悠久。舟船渡航,是说舟船从渡口出发航行。


1.古代的“舟船”


A.舟名不一

桴,木筏。《论语》中,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就是说,如果大道不能推行,那么就乘桴入海。孔子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正好可与这句话印证。


《金阊送别图》

明代画家唐寅作品。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这幅画表现了苏州城外送别的情景,杨柳依依,春水泛泛,非常唯美


舴艋(zé měng),小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蝗虫又叫“蚱蜢”,小舟因其小而名“舴艋”。


《采莲图》

清代画家费丹旭作品

舸(gě),大船。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宋代画家郭忠恕的这幅作品就描绘了艨艟的形象

艨艟(méng chōng),中国古代具有良好防护性的进攻性快艇,后泛指大船。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诗中用春水推船,比喻读书得解。

舶,航海的大船。舶来品,海外由船运来的商品,旧时用来指进口的货物。


《千帆竞渡》

齐白石作品

舰,大型战船。王勃《滕王阁序》:“舸舰迷津,青龙黄雀之轴。”

舳舻(zhú lú),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苏轼《前赤壁赋》说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舟身不二

艏,船的前部,又叫“ (yì)”。 是一种水鸟,古代常将它的形象刻画在船头。梁元帝《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首徐回,兼传羽杯。”

艉,船的尾部,又叫“艄”。艄公,指在船尾掌舵的人。

舱,船的中央,可居人置物。

舷,船边。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写道:“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桅,又叫“樯”,船上挂帆的柱杆。范仲淹《岳阳楼记》:“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帆,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李白《送孟浩然之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溪山放艇图》

明代画家张路作品

C.舟行不止

桨,划船用具。

楫,短桨。《晋书·祖逖传》说祖逖渡江欲清中原,中流击楫而誓:“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可见祖逖当年的雄心豪情,“中流击楫”的典故就来源于此。


陈洪绶作品。画中艄公所摇之物即橹

橹,用手摇动,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橹和桨不同,桨比较短小,一般放在船边,用手前后划动,而橹则比较长,一般放在船尾,船上的人利用橹绳使之左右摆动。橹比桨要省力很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舵,控制船行进方向的工具。桨和橹能够使船前进,但不易控制船的行进方向。舵则能控制船向,它一般放在船尾。“见风使舵”是说行船时依据风向来调整舵向,后用来指小人前后行为不一。



清代年画,表现泛舟的情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名辞海》之《船之别名》
三国时期的水战方式
舴艋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317首·武陵春·春晚
船帮古镇   窗含江色帆影远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