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点亮健康生活
经络系统是中医基础课,通过经络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穴位的理解,希望每个家庭里都有懂中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用中医守护家人健康。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通过疏通经络可以调节气机,调畅气血,加速人体代谢,利于改善亚健康状态,促进慢性病的康复,从而达到调节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小艾
△(子午流注图)
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也有盛衰,同时也把人体脏腑与十二时辰联系起来。
△(胆经:从头走足)
二. 肝经
△(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腹)
丑时:1点-3点(肝经,愉快熟睡,藏血排毒)
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中医百病从气生,气从哪里生,从肝那里生,气大伤肝,合理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是现代人非常需要的。
肝经络不通会引起,乳腺增生、慢性肝病、月经不调、妇科问题。
百病从心生,要想去心病,就得去肝火,增强肝的解毒功能,促进人体代谢,肝能调节脾胃运化、生殖发育、调节月经。
疏肝解郁:太冲
泄肝火:行间
三. 肺经
△(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
寅时:3点-5点(肺经,深睡)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
四 .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
卯时:5点-7点 (大肠经,排泄)
大肠经是皮肤和肺的保护神,调节便秘、腹泻最好的一条经络。
五 .胃 经
△(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
辰时:7点至9点(胃经,吃早餐,利消化)
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六 . 脾 经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胸腹)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生血)
此时吸收早饭的营养。脾主运化,喜燥勿湿,少吃生冷刺激最养脾胃。
七. 心 经
△(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
午时:11点-13点(心经,小憩)
休息一会儿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利于消化午饭。
适度休息,不宜过久。
△(你真棒!建议收藏,每天复习)
八. 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吸收营养)
小肠的重吸收功能,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营养价值丰富一些。
九 .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
人体排毒通道
膀胱为肾之腑,均属水,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十. 肾经
△(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腹)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
先天之本,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精华。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不宜过劳。
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延年益寿、补肾气。
十一 .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是心脏的保护神,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以利入眠。
十二. 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
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
通百脉,人应进入睡眠,修养百脉生息。
支沟穴:便秘特效穴
“14个字”总结十二正经流注顺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循。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