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视界】(14)|​从传承与创新角度浅谈古诗词教学
美文品读馆

教育论文

从传承与创新角度浅谈古诗词教学

四川剑阁赵立策

【作者简介】赵立策,笔名“青苹果”。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广元市作家协会会员。任职于四川省剑阁县教育局。

正 文


诗歌,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孕育的经典语言。不仅描述了劳动的场景,抒发了劳动者的切身感受,也有力地鞭笞了剥削者的贪婪和压迫。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有的诗歌还记录了热情奔放的爱情故事。屈原的诗歌更是抒发了浓重的忧国忧民之情。到了诗歌极度繁荣的大唐盛世,涌现出李白、杜甫、李商隐等光芒四射的诗坛巨星。到了宋代,苏轼、陆游、辛弃疾的横空出世,让诗词以古喻今,充满了壮怀激烈的报国情怀。到了近现代,徐志摩、郭沫若等人的诗歌更是让人们从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的曙光。诗词,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也是对理想事业的追求。

在中小学课本中,古诗词历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塑造学生情感,培育理想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继承和发扬古诗词的精髓,在诗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在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唐诗,是一座光芒四射的丰碑,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市井百姓,无不以吟诗作赋为荣光,以至于官府选拔人才也把诗歌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有力地促进了唐诗的发展和繁荣。气势磅礴与哀婉缠绵的宋词,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把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小学课本大多选用唐宋诗词 ,不但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不但要抓经济发展,更要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彰显文化自信。

一、吟咏诵读,创设探究情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记是理解的前提。当我们沉浸在古诗词的意境之中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低吟浅唱、引颈高歌,诗词的韵律、气势让我们热血沸腾、扼腕叹息。当我们诵读“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那仿佛从天而降的飞流就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晚秋时节,那漫山遍野的火红枫林,我们一定会轻声朗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远处传来的伐木声,又会让你联想起“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何三百缠兮”恢宏浩大的劳动场景。这一切,都为我们创设出探究古诗词意境的绝佳效果。

二、人物联想,探讨时代背景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从他的诗中,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诗人饱受战争伤害,居无定所的生活。然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又表现出杜甫为读书人奔走呼号的拳拳之心又跃然纸上。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我们也可以感悟陆游强烈的爱国忠君思想。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没有必要专门去讲的太多,只需要从诗词中去体会去联想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好的诗词的并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思想感情的表露。

三、搭建平台,促进教学相长

1、课内存疑拓展,积累一定诗词。学习诗词,首先是自读自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勾画圈点,然后小组释疑,在共同学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画龙点睛进行总结。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当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了诗词的意境后,可以试着用笔勾勒出一幅符合诗意的简笔画。如此这样朗读诗词,一幅幅无形的画就存入了我们的心里。当然,每一个人的理解不同,他的画也有可能不同,这都是正常的,应该鼓励。在品读诗词后,可以抽取学生发言,描述自己心中的诗配画,举办一次“诗画展”,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文与美术的联姻,也是素质教育的产物。

 2、引导探究类别,体会题材的多样性。在我们常见的诗词中,有五言诗、七言诗,有格律诗、散文诗,我们必须在品读中去细细把握。重在区分格律诗需要严格控制韵律,正确处理诗歌的平仄。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并没有拼音,古人的诗词韵律自有其特点。只有现代格律诗大多采用平水韵,与我们的汉语拼音相关,正确掌握了汉语拼音,才能理解诗歌的押韵。遵循诗词的平仄押韵,读起来才有音乐的美感。而题材的多样性则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

3、欣赏佳作名句,抓住诗眼美丽瞬间。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一般都有其让人引起心灵共鸣的名句。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先记得某些脍炙人口的名句,然后才去寻找诗句的出处,进而了解整首诗词。诸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这些诗句都是诗人深入生活,得出佳句妙联后再反复提炼而形成的,在整个诗词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正所谓“文章千古事,下笔偶得之”。

4、走进诗人生活,感受诗情画意。人们往往认为,诗人的生活总是充满阳光,如诗一般美好。其实也不尽然,唐朝的李白、高适、张九龄等人身居高位,固然衣食无忧,但也别忘了张九龄在未做丞相前也有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至于杜甫、辛弃疾、李清照等人则大多数郁郁不得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白居易、苏轼等人则喜欢游览,更喜欢与百姓交流。所以,每一位诗人的地位各不相同,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生活立场写出不朽的传世佳作。因此,作为一个诗人,并不需要多么高贵显赫的身份,更不需要家庭有多么富有,需要的只是拥有一颗关心生活、关心百姓的善良之心。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感悟,用诗词的语言描述出来,你就是诗人。

四、拓展延伸,感受诗情画意的生活

很多时候,当我们学习了一首诗词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需要对它进行补充、修改、完善,甚至对他的主题思想也需要进行矫正,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水浒后传》四大后三国》、《西游后记》出现,更有高鹗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好比初学绘画,总要经过临摹、描摹等基本功的学习,最后再进行创作。那么,作为诗词,也同样可以进行续写。还有,就算身处同一环境,因为每个人所占的角度不同,当时的思想状况不同,写出来的诗词风格就迥然不同。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学完一首诗词后,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创作,教师要给予积极鼓励。

1、展示积累。学生的再创作可以是仿写,也可以是风格与形式完全不同的新诗词,应当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创作的思路和主旨。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我们都应该给予积极评价,培养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2、合作探究。课堂内外的再创作要形成一种风气,办成特色。可以举办诗词沙龙,让学生之间就能行

交流,并择优选送报刊杂志进行发表,让学生品尝成功创造的喜悦。

      古诗词,历来被誉为中华国粹,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但要继承、学习、探讨,更要注重创新。唯有如此,我们的文化才能长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美文品读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如何读懂古诗词
23首古诗词赏析
康震品读古诗词
〖诗词论文〗浅谈诗歌中赋、比、兴表现手法
浅谈诗歌中的炼字
【视频】读诗词,你和古人隔了一个“吟诵”丨深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