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前存在的一些施肥误区,您“中枪”了吗?


误区一:施肥过于靠近植株茎部


认为肥料越近越容易被吸收,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因为植物主要靠根毛区来吸收营养成分,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越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物营养吸收部位越远,越不易被吸收,且易“烧苗”。


误区二:出现缺肥现象后才施肥


肥料施入后,一般需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所以,施肥应根据作物需肥特性提前8-10天施用。


误区三:没有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有针对性施肥


盲目认为只要作物长势好就能获得高产。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误区四: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为单价低,应用较为广泛,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含量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含量偏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如果对这些重视不够,仍参照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次数,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就会造成作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施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分了解其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料,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误区五:只注重大量元素施入,不注重中微量元素施入


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有些作物在生育期或某一生长时期对某种微量元素需求量较多或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如果不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品质下降等。因此,在施足氮磷钾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作物的施肥特性及土壤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硫、镁、铁、锰、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误区六:只注重化学肥料的施入,不注重有机肥的施入


长期只施入化肥而不施有机肥的话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酸化,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而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含有丰富的腐殖酸,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松软,改善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利于根系生长,增加土壤保肥保水性能,提高地温,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等。因此,我们在补充化学肥料的同时要注重对有机肥的施入,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才可施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作物施肥要避免八个误区
果树施肥11大误区,你犯了几个?赶紧自检对比一下吧!
都说施肥是个简单活,然而10大施肥误区你没撞哪个
氮长叶子磷长果,“生物肥”又能长啥?
【农技】肥料不是越多越好,记住这施肥的三大误区!
大量元素肥、中微量元素肥、有机肥、菌肥,这些肥料什么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