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九|无忌的故事


“无忌”是个常见的中文名。例如唐太宗时期的名臣长孙无忌,还有《倚天屠龙记》里头的张无忌。今天我们也来讲讲无忌的故事,这个人叫魏无忌,还有个称谓,更为广泛流传一点儿,叫“信陵君”。不消说,这位也是战国F4成员。


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儿子,不过他是小儿子,没继承王位。但他老子死后,他哥哥也没亏待他,封他为信陵君。


当然,作为一个典型的战国时代的诸侯纨绔子弟,信陵君的主要工作跟其他F4成员是一样一样的:一是招揽门客,二是打仗。


礼贤下士


在礼贤下士这件事情上,信陵君应该是F4中做得最好的。


那个时候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年龄七十,职业是魏国首都看城门的,家里很穷。但坊间传说他很有智慧。


(旁白:不就是个糟老头子么!)


信陵君不管这哥们身份是否卑贱、家里是否贫穷,就派人去拜见,并想给他一份厚礼。但侯嬴还特有气节,不要。


(旁白:这不是赤裸裸的装逼么?)


信陵君一琢磨,看来这糟老头子确实有几把刷子。但这老头子这古怪脾气,即便是自己亲自去拜见,可能都见不到。于是,他想了个法子,在家大摆宴席,请的都是魏国当时的头面人物,王侯将相。等这帮贵客都到齐了之后呢,信陵君却穿戴整齐,带着随扈,自己亲自驾车,去城门处迎接老头子下班。


侯嬴一看这阵势,完全不怯场,掸了掸衣服上的灰,就一屁股坐上了车子的主位。信陵君没有任何气恼,非常恭敬的握着缰绳驾车。侯嬴说,我有一哥们是做屠夫的,在旁边的屠宰场,你先送我去那儿,我有几句话要跟他聊一下。


信陵君一听,二话不说,就驾车去了屠宰场。侯嬴下了车跟一屠夫聊了很久。从头到尾,信陵君完全没有露出任何的不高兴。屠宰场旁边就是市场,人来人往很多,看到本国F4成员如此恭敬的等着一个糟老头子和一个屠夫聊天,都在心里唾弃这个糟老头。


有点能力的人吧,看来都喜欢摆点谱儿,这帮人找工作吧,不参加雇主的面试,而是反过来面试雇主。之前有姜太公钓鱼的,后来有三顾茅庐请孔明的,都是如此。侯嬴这种行为,也算是对信陵君的一种考验吧。


终于,过了好久,侯嬴终于聊完了。于是,魏国这帮宰相、将军终于能吃上饭了。信陵君继续他匪夷所思的行为,站起身来,端着酒杯走到侯嬴面前给他祝寿。侯嬴这时候也不摆谱了,就说了些实在话,他说,我自己就是个糟老头子。今天也给信陵君搞了很多麻烦。不过,对于公子您来说,其实是个好事。您想想,大家看到您一个尊贵的公子,那么礼贤下士的对待我,都会认为我是个小人,而您是个尊贵的人。这不是成就了您的美名么。


信陵君听了很高兴,自此之后,侯嬴就成了他的贵客。


信陵君招揽门客,对于魏国来说,当然是好事,由于他的门客众多,其他强国忌惮魏国的力量,不敢来犯;但这几千的门客,也给信陵君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


讲个故事,例证一下。有一天,信陵君跟他哥,也就是魏王,俩人下棋。下到酣处,一个士兵模样的人冲进来,说,大王,不好了,北方边境派来了信使,赵国发兵来打我们了!


赵国军事实力强,我们之前说过好多次了。魏王一听,不淡定了,哆嗦了一下,手里拿着的棋子都掉了下来,不过还算比较有头脑,立刻就要着急大臣们商量对策。信陵君呢,这时候还研究着棋局呢,头也不抬的对魏王说,赵王打猎呢,不是来打咱们的,哥,来来,继续下棋。


魏王心里嘀咕呢,你小子怎么知道。不过他毕竟是一国之主,不能随意露怯啊。他就强忍着坐下,继续下棋。但他心里还是扑腾扑腾的,小心思完全不在棋上。


过了一会,又进来一个士兵,报告北方传来的消息,确实是赵王打猎。


魏王听了,手里棋子又掉下来了。他就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的。


信陵君笑笑说,我底下有个门客,能刺探到赵王的一举一动,并且能立刻告诉我,所以我一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魏王听了,表面上很高兴,好好褒奖了信陵君一番。但是暗地里,却是非常的不爽。


这件事有几个细节,大家可以琢磨琢磨:


1、第一次士兵报告赵军来犯的时候,信陵君就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了,这说明他最迟在当天一早出门的时候就知道这事了,情报来源比魏王的官方渠道早多了,这对于魏王来说,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一种军事威胁;


2、信陵君对魏王汇报得不是那么频繁,魏王完全不知道信陵君手下有些什么人,又分别又什么样的才能,这些人是信陵君的人,他们效忠信陵君,不效忠魏王;


3、最可怕的是,信陵君在赵王身边安插了个细作,赵王完全不知情,在敌国尚且如此,在自己国内不是更简单?


想到这里,魏王的脊背不禁有点儿发凉。这个信陵君,不得不提防啊。


当然,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信陵君的政治水平,段位还是不够高啊。


窃符救赵


F4的主要工作,除了招人,就是打仗了。


说到打仗,就不得不说长平之战了。那是当时国际的大战役。赵王和平原君都火烧眉毛了,四处搬救兵。而平原君的夫人刚好是魏王的妹妹、信陵君的姐姐,自然是重点求援对象之一。


魏王也担心自己姐姐的安危,就派大将晋鄙带领十万魏军去救赵。


秦昭王很有政治头脑,当即修书一封给魏王,说,赵国这次肯定挂了,你们谁敢救,我打完赵国后,立马调头打你们。


魏王怂了。当时秦军真可谓如狼似虎啊,赵军主力全被埋在了长平,根本组织不起什么像样的军队,那魏国又何苦派这十万子弟兵就送死呢?况且还要担着成为秦军下个攻击目标的可能。这么想着,他就命令晋鄙先不要进兵,观望一下情况再说。


平原君一看这魏国军队不是来拼命的,而是来看戏的,腾一下火气就上来了,就开始写信骂人。当然,即便再怎么火,他也不敢骂魏王,他就写信骂信陵君,说魏国人不讲道义、不顾亲情。


信陵君还是个很讲道义的人。他本来就是积极主张救赵的,看了信以后,更加羞愧了,屡次上书请求魏王出兵。但是,对魏王来说,秦王和秦军比信陵君恐怖多了,坚决不敢率先跟秦军决裂。事情进入了僵局。


信陵君还是个讲义气的人,就对自己的门客说,魏王看来是不同意了,弟兄们,我们自己上吧。于是,他搞来一百多辆战车,打算带着自己的门客和家人去战场上跟秦军拼杀,一死成仁。


那时候,侯嬴还继续在做他的老本行,看门。信陵君带队走过他看的那道门的时候,还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侯嬴很不客气啊,说,公子加油啊,我在这里替你看好门,你不用担心。


信陵君心里咯噔一下,这老头子啥意思。走了几里路,心里这块石头始终放不下,就跑回去质问侯老头儿,我对你那么好,如今我这是要去舍生取义了,你居然还在这说风凉话。


侯老头儿看到公子,呵呵一乐,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你白养了那么多门客,关键时刻,没人献计,居然落到个要自己送死的地步,公子您不觉得很可悲吗。


信陵君听了,知道他胸中已经有了对策,就赶紧向他施礼,请求破敌之法。侯老头儿就摒弃众人,悄悄跟信陵君说,公子啊,打仗么,还是得用军队,你用这些歪瓜裂枣去拼杀,有什么用呢?


信陵君说,先生啊,我知道打仗要靠军队,但现在军权不是在晋鄙手里么,魏王又不肯出兵,我没有办法啊!


侯老头儿就说了,拿军权不难,有兵符就行!


信陵君听了,点点头。确实没错,但兵符又不在我手里,咋整。


侯老头儿接着说,我听说兵符是放在魏王卧室里头的。我还记得魏王有个爱姬叫如姬的,可以随意出入魏王卧室,她可以拿到兵符。


信陵君更迷惑了,如姬是我哥的老婆,是王妃,又不是我老婆,凭什么为我卖命啊。


侯老头儿看穿了公子的心思,他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她非常痛恨那个杀她父亲的人。她等了三年,一直没能报杀父之仇。前阵子她求公子您替她报仇,您当时派门客砍了她仇人的头,献给她。您对她有这么大的恩,她肯定会愿意为您赴汤蹈海的。


信陵君一拍大腿,确实有这么一档子事。立刻就安排人联络如姬。果然如侯老头儿所料,顺利拿到了兵符。


公子拿了兵符就准备上路。侯老头儿又跑出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然有了兵符,但主将仍然有可能不接受您的命令。如果到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您就危险了。我有个朋友,就是那个屠夫,叫朱亥,是个大力士,您可以带着他一起随行。如果主将听从,那是好事;如果主将违抗,可以让朱亥当场击杀他。


信陵君听完这些话,眼泪立刻哗哗的流下来。侯老头儿有点奇怪,这公子不应该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啊。信陵君边哭边说,晋鄙是魏国极有经验的老将,肯定不会随便听从我的命令的,这样他肯定是死路一条啊。为了成就这件事,要杀死一员魏国战功赫赫的大将,我很难过。


侯老头儿挺感动的。他说,公子,老头子本来应该跟您一起去的,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不但帮不上忙,反倒会成了累赘。不过,您到大军营帐的那天,我也会在这里自杀,算是表达我对您的一片忠心。这老头子确实也没有食言,也真是一条汉子。


这对主仆也确实堪称一段佳话了。


信陵君跑到魏军驻扎的地方,拿出兵符向晋鄙假传了魏王的命令。果不出先前的预料,晋鄙根本不买账,并质疑信陵君。信陵君没说话,身后闪出一条彪形大汉,手握铁锥,一下杀死了晋鄙。信陵君顺利夺取了军权。


然后,他立刻整顿部队,向军士们喊话,如果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兄弟都在军中的,长兄回家;独生子,回家奉养双亲。这是个非常人性化的举动,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军士们传达一个信息,就是要抱着必死的信念去打这场战斗。


这么一搞,人数从十万减到了八万,但战斗力和士气大大增强。信陵君和联军一起,奉力击退秦军,保住了邯郸。赵王和平原君跑到郊外来迎接他,平原卷还背着箭囊为信陵君引路。信陵君的国际威望大大上升。


赌徒酒保


信陵君国际声望是上去了,但国内关系是搞得一塌糊涂。先是通过自己老板、也是自己亲哥的女人偷了兵符,然后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死了魏国大将、有功之臣晋鄙。这欺君、叛国的帽子,怎么扣都不算过分。


他自己也知道。但是,他也是希望魏国好,不希望兄弟反目,所以也没有什么造反叛国的心思。就让底下的将领带领大军回国,而自己和门客就留在了赵国。


赵王和平原君觉得这么不是个事儿,人家帮了咱一把,最后却落个居无定所、旅居异乡的结局,太惨了。他俩就商量要把五座城池封给公子做封地。


信陵君听说,觉得是个好事,有点得意。一来可以名正言顺在赵国站住脚了,二来也是证明自己的功劳在国际上也被广泛承认了。


但这时候,一个门客站了出来,劝信陵君千万不可以接受这个赏赐。他说,公子您的作为,对赵国有恩,但对魏国就是叛国行为。您以此觉得自己有功,还要接受别国的封赏,我觉得不应该。


信陵君很能纳谏,立刻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也没接受赵王的封赏。


当然,信陵君在赵国也没闲着,打仗是没得打了,但是招人还是可以继续招。他四处打听,听说有这么两个人,一个叫毛公,这人平时喜欢混赌场;而另一个叫薛公,喜欢逛夜店。信陵君听说了就去寻访。但这两人估计不喜欢为人所用,就一直躲着他。


这有什么难得倒信陵君的,想当年为了个看门的糟老头儿他都能不择手段。于是,他就放下身段,不带任何随扈,自己一个人步行去找他俩聊天,聊着聊着就成了好朋友,最后顺利拿下。


平原君听说了这事,就觉得好笑。晚上喝了点酒,就在自己的夫人(信陵君的姐姐)面前嘲笑信陵君,说,你一直说自己弟弟是个大贤人,但我最近听说他在跟赌徒、酒保交往,岂不是个笑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啊。平原君夫人也好面子,气不过自己丈夫这么揶揄自己弟弟,就私底下把这些话都告诉了信陵君。


信陵君当时就来气了,跟他姐姐说,住不下去了,准备收拾东西走人。他说,我以前以为平原君是个贤人,所以我背弃了自己的老板来救援赵国。但我今天才知道平原君就是个纨绔子弟而已,每天纸醉金迷,根本不积极求才。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交往。


平原君听说了,知道自己酒后失言,跑到信陵君面前脱帽谢罪,好不容易挽留了下来。但平原君底下的门客呢,听说有这么档子事,很多人就跳槽去了信陵君那里了。


函谷关之战


就这样,信陵君在赵国呆了十年。秦国听说信陵君不在魏国了,就不停的攻打魏国。魏王实在压力太大,想起当年信陵君在魏国时候的种种好处,就派人去请他回国。


但信陵君还是担心魏王骗他回去是要杀了他,就下令说,严禁替魏使说话。这时候,毛公和薛公俩人就派上用场了。他俩劝公子尽快回国。


信陵君说,不,我在赵国挺好的,大家都很尊重我。


赌徒和酒保就说,公子确实在赵国很受尊重。但这有个前提,是因为魏国还在。现在魏国快被秦国灭了,到时候公子就成了亡国公子了,还有什么资本受到尊重呢?


信陵君一听,脸上勃然变色,立刻备马回到魏国。


确实是信陵君多虑了,魏王这时候根本顾不上之前兄弟俩那些恩怨情仇,一看见他就哭了,说,兄弟你可回来了。信陵君也哭了。哭完以后,魏王立刻封信陵君为大将,带兵抗秦。


信陵君威望高,一当上大将,其他国家得知后,都来调兵救魏。信陵君率领援军把秦国名将蒙骜打得落花流水,把秦军打回了函谷关内。


这在当时可牛逼了,秦军很多年没那么惨过了。信陵君国际威望迅速爆棚,各国的人纷纷把自己写的兵法进献给信陵君。信陵君就干脆把这些兵法合在一起出版了,就叫《魏公子兵法》。


这下是秦国受不了了。前两天还是压着魏军打呢,这转眼就变成自己风声鹤唳了。但秦国人聪明,就继续使出了屡试不爽的反间计。秦国人派人找到了信陵君的仇人——晋鄙的门客,让他们去向魏王进谗言。


其实魏王心里的疙瘩一直没解开,想起以前那谍报事件、加上后来用自己的女人偷兵符还杀死了自己的大将,再看看眼前这次超高的国际人气,再次感觉到了深深的担忧。


于是,这些风言风语就起了作用。


悲夫!兄弟情也敌不过反间计啊。


终于,魏王没扛住,派人顶了信陵君的位置。


信陵君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得到魏王的信任了,想想自己叱咤战场、出生入死,即便是最残暴的秦军都无法击败的他,却最终倒在了自己的亲哥哥手里,真是没意思。于是就干脆放浪形骸,再不问政事,寻欢作乐,最后因饮酒无度而死亡。


结语


F4的故事到此就都完结了。《通鉴》上有记载扬雄的评价,他对F4的评价很低。他说,F4的事迹就是因为真正的君主不理国事,而让F4这帮奸臣篡夺了大权,这对国家根本没什么益处。


光哥对此也是赞同的,所以才会把这个评价单独挑出来放在《通鉴》里。


我觉得,这句话放在F4的其他三个人身上,还勉强说得过去,但若要放在信陵君身上,就非常不合适了。


我比较喜欢太史公对他的评价。他说,自己曾经探访过大梁的废墟,看到当时侯嬴看的那个门还有个废墟在。尽管F4都喜欢结交宾客,但只有信陵君会不厌其烦的挖掘生存在社会各个隐秘角落的隐士,也从来不以结交这些底层人士为耻辱。他能获得超过诸侯国王的声望,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在我看来,信陵君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他打破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唯才是举,不问出身;他在自己困顿的时候,也不愿意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未曾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尝试篡夺魏国大权。这充分说明他是一个真正自律、胸怀大义的人。


信陵君的所为跟F4的其他三个人有本质的区别。其他三个人虽然也能帮助别人,但他们的帮助也就停留在“助人为乐”的水平;而唯有信陵君真正做到了“舍生取义”的水平。


======

本系列文章版权专有,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王将相】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信陵君魏无忌:大厦将倾独木支
魏无忌:礼贤下士、智勇兼备的魏国信陵君(2)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译文
战国四公子之 窃符救赵信陵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