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十七|女主吕氏

前阵子炒得沸沸扬扬的“广电总局辣手切胸武媚娘”的事情,着实让武则天阿姨又火了一把。可能是为了吸引观众朋友们的眼球,大头娘娘传奇的剧本瞎编成分很高;但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的故事,不用瞎编也已经足够传奇了。


中国历史上女主主政的时代不多,但其实也不算少。除了武则天之外,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还有汉朝的吕太后和清末的慈禧太后。不过,这两人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上皇位称帝,都是以“太后”的身份主导朝政。但虽非女帝,亦为女主。


同样都是女主,从历史功绩和后世评价来看,要是把这三人放在一起比一比,慈禧不可避免的要矮一头了。虽然这三人都擅长玩阴谋耍手段,但区别在于:慈禧只是纯粹的阴谋家,而前两人则是政治家。阴谋家,耍手段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追求个人欲望;而政治家呢,耍手段搞阴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天下。


吕雉、武则天都曾经做过不少毒辣的事情,但后世对她们政绩的评价都还是好评居多。太史公在《史记》中评价吕雉主政时期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一介帝王的极高评价了,极少有人能达到;而武则天呢,尽管做了“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依然有人评价她为政有“贞观遗风”,本朝太祖也非常欣赏她,说她确实是“治国之才”。


不过,同样为女主,二人的行事风格还是很不同的。鉴于现在拍武则天的各种影视作品很多,大家恐怕对武则天颇有了解,在此,我们主要八卦一下吕太后。


吕雉其人


吕太后本名吕雉,字娥姁。中国有避讳皇帝太后姓名的规矩,因此,吕雉当上了太后之后,文书上凡遇“雉”的字样,都用“野鸡”代替。言下之意,雉就是野鸡,当朝太后就是吕野鸡……


汉初文学确实不发达,而且也实在,有一是一,通过这个最直白的方式昭告天下吕太后的名字之意。但这样的避讳方法实在有点太过粗鄙,让我们在后世读来也要忍俊不禁。


不过,这倒是给我们一个从侧面了解吕雉出身的机会——如此不讲究的名字,恐怕出身不会太高贵吧!


《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和吕雉的相识起于刘邦一次空手套白狼的赴宴经历。吕雉的父亲吕公避仇来沛县,宴会上认识了刘邦,觉得他面相高贵,就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吕雉嫁给他做老婆。


从史记的描述来看,当时吕家算是豪族,应该比刘邦要高贵一些,吕雉嫁给刘邦,颇有些“下嫁”的意味。但这经不起仔细推敲。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其实吕家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


首先,吕公原本是单父人,因“避仇”来的沛县。如果吕家是当地豪族,凭本家势力应该能摆平仇家,何以要落魄他乡,寄居人下呢?由此可见,吕家之来沛县,更似是走投无路而来找故人避难的。


其次,《高祖本纪》上说吕公看了刘邦的相极好,故而嫁女。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刘邦在当时就是个地痞——所以年近四十仍然打光棍。中国人嫁女儿,多少讲究“门当户对”,就算刘邦长得不错,且有地方公务员经验,豪门千金又怎可能下嫁于他?


说白了,刘吕结亲,其实也就是社会中下层联姻而已。吕公逃难到沛县,急需找个当地官吏深度结交,觉得刘邦这哥们虽然官不大,但颇有些势力,能摆平很多麻烦事,因此有意结交这门亲事;而刘邦呢,看见吕家跟自己的领导——沛县县令有深交,也能攀上裙带关系,故而欣然笑纳。


至于《高祖本纪》的记载,极有可能是后人为了拍刘邦和吕雉的马屁,人为抬高他俩的身价而附会出来的。


吕雉的家世,应当算是当时的中间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刘邦还算是门当户对。


再来说说吕雉的长相。


史料上没有找到有关吕雉相貌的记载,但我相信,吕大姐绝对不是什么美女。史料上没记载,至少就说明了她肯定不是什么绝世美人,并非以美色闻名天下。再说了,秦朝年代的绝世美人估计早被抓入宫中了,怎么也轮不到刘邦去享受。


另一个佐证是,吕雉在楚汉战争期间被项羽抓走,之后虽然回到刘邦身边,却再也夺不回刘邦的心。那个时候的吕雉,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如果底子好,三十岁仍然是风韵犹存的年龄,就算不能全然将刘邦从戚夫人身边抢回来,也至少能分一部分的恩宠。但结果却是吕雉彻底失宠,由此可见吕雉绝对不是美女。


尽管长得不算漂亮,但吕雉的表现绝对堪称贤惠。刘邦是那种私生活非常不检点的人,吕雉对此毫无怨言,而且还替他养私生子(后来的齐王刘肥);刘邦当亭长的时候,一心在外鬼混,经常几天不着家,吕雉任劳任怨打理家事、拉扯孩子;刘邦后期因为犯罪逃匿于世,吕雉也没有“大难临头各处飞”的想法,而是几次带着孩子去山里找他,给他送衣服送饭。从这些表现来看,吕雉这把糟糠,绝对堪称中国妇女的楷模。


吕雉对刘邦是一心一意,而刘邦对吕雉呢?差得远了。


刘邦好色,爱美人,没得势的时候就不检点,有了点势力之后就更加变本加厉了。当然,这在那个时代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让吕雉更加寒心的应该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彭城逃难的时候。项羽突袭的时候,刘邦顾不上家眷,匆忙逃跑,只带了一双儿女——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当然,差点都被他扔在了路上——包括吕雉和刘太公在内其他主要家眷,都被留了下来,做了项羽的俘虏,一做就是三年。这三年,吕雉在项羽军中受到如何的待遇无从得知,但她终归是俘虏,且是刘邦的老婆,滋味肯定不好受。她在这厢受苦,而刘邦呢,却沉浸在别的女人的怀抱中,对她不闻不问。后来回到了丈夫身边,虽贵为皇后,但刘邦对她的感情也已经是物似人非了。


那么长时间的贤惠持家,却换来这么一个冷冰冰的结果,只要是女人,怕都会难以咽下这口气的吧。


于是,失掉丈夫恩宠的吕后,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谁知,让她寒心的第二件事,便是出现在了她儿子头上。


这便是之前提过的争储事件。其实,争太子这件事,戚夫人从头至尾压根没有胜算,她在各个方面都完全落于下风。一来,吕雉是正妻,她的儿子刘盈是嫡长子,这是成为太子的基本要素,而戚夫人的刘如意只是个庶出皇子;二来,吕雉做过俘虏,刘盈也曾在彭城之战上经历过刀枪剑雨,多少算是为了汉室天下吃过苦,不像戚夫人和刘如意,从来都只生活在舒适安逸的深宫之中;三来,吕家因战功被封侯者也不少,跟前朝大臣有很多交情,戚夫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资源。戚夫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努力获取资源,就要去为儿子争太子之位,完全是不动脑子的愚蠢行为;更愚蠢的是,她以为争不到太子,儿子还能回家安心做一个诸侯王,偏居一方、颐养天年——须知争储这种事,向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戚夫人在这件事上如此天真烂漫,最后招致这种惨烈下场,也不算偶然。


但这件事确实让吕雉很寒心,也着实担忧过很长时间,这一切都源自刘邦的态度——在争储这件事上,天下所有都站在吕后和太子刘盈这一边,唯有刘邦力挺戚夫人和刘如意。


世态炎凉啊,结发夫妻,刘邦却连条活路都不愿意给我留吗?


吕后觉得不值,但也没办法。所以,她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维持儿子和自己的地位——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能活下去。


从一个贤惠的家庭妇女,到心狠手辣的政治家,吕后蜕变的动力,不像她丈夫那样,来源于对天下权势的向往,而只是起因于生存的需要。


从保护人到掌权人


刘邦快死了的时候,吕雉专门给他寻觅了良医。不想,刘邦却以天命的名义坚定的选择了“拒绝治疗”,最终在不久后驾崩。


这段历史,其实也值得玩味。要知道,那时候刘邦仍然抱着换太子的想法,他的早死,最大受益者是太子和吕后。因而,刘邦最后这次“拒绝治疗”的细节,是否有背后的隐情,是颇值得玩味了——特别是考虑到以吕雉做事之心狠手辣,谋害一个让自己寒心数次的丈夫,也不是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


刘邦死后,刘盈做了皇帝,吕雉成了太后。吕太后一上台,就开始对付戚夫人,将其关入永巷,罚作苦役;后来用计毒杀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再后来,把戚夫人搞成了人彘。手段狠毒,作风泼辣,而且,不加任何掩饰。


哀家要杀你,就是要将你碎尸万段,不用任何理由!


孝惠帝在位的时候,虽无心朝政,但他毕竟是个成年人,且是吕雉相依为命的亲生儿子,加之前廷有萧何、曹参这样威望高、资历老的人做丞相,吕雉没有必要也很难插手朝政,只是一心在后台为儿子的帝位保驾护航,扮演“保护人”的角色。但当孝惠帝驾崩的时候,局势就不一样了。


还是为了生存。吕雉知道,儿子一死,大权容易旁落,一旦落入仇家之手,她自己的后半辈子就危险了。所以,她唯一的出路是:自己上。


吕雉的个人政治水平是很高的,但要控制天下权力,光靠自己是做不到的,所以,她还需要帮手。这些帮手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能力强,二,对她忠心耿耿。


如果这两项条件同时具备,当然是最佳人选,但这种人实在很少——一般能力强的人往往不甘心给女人打下手。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吕雉只好去找那些仅符合一个条件的人。


那么,哪个条件更重要呢?


对吕雉来说,显然是后者;而能力强却不忠诚于她的人,恰恰是她最大的危胁。


那,威胁多不多呢?


多,一抓一大把。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那些将领大臣,均是这一类。


吕雉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彻。在刘邦还没死的时候,她就一直在怂恿刘邦杀忠臣,韩信、彭越这两大名将之死,都应归功在吕雉的头上。而在刘邦死的时候,她还思忖着要把刘邦的老臣赶尽杀绝,在别人的劝说下才打消了念头。


吕雉一直很防备这些人,自然不可能重用他们。


那么,去哪里找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呢?


其实也不难,无非就是亲戚朋友呗,即“亲戚”和“朋友”两类人。


中国人重视家族传承,因此亲戚间都会互相照应,比较亲近。这是最符合吕太后用人要求的一类人了,她非常急切的希望能够尽快吕家的亲戚安插到重要岗位上来,以确保自己家族的安危。


所以,惠帝发丧的时候,太后只是在那里干嚎,却没有流眼泪。大臣们都奇怪,但却没有深究。唯有一个人看穿了太后的真实心思。


还有谁?当然是老狐狸张良呗!


张良那时候专修辟谷之术,基本上很少过问政事了,但却总能如鬼魂一样的出现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把握历史走向,让人不能不怀疑这哥们是不是妖精变的。当然,他也不方便亲自出面,而是让自己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张辟强去找了丞相陈平。小张当时是侍中,是常在宫中伺候的,让他去说以下这番话,再合适不过了。


小张见到陈平,也不客气,直接指导陈平,说,惠帝驾崩之后没有留下成年的子嗣,太后十分顾忌你们这帮功高震主的老臣,所以在葬礼上一直都是干哭不流泪。


陈平是聪明人,知道小张背后是两只老狐狸,听了这话,不禁冷汗直流,就问小张该怎么办。


小张就说,丞相,你若要活命,就得照着太后的心思去办。用你的名义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朝中,掌握重权,如此太后便能安心了。


毕竟是关系到生死的事情,陈平没有怠慢,立马就办了。事情办得很漂亮,太后很满意,终于流下了眼泪。吕氏就这么上位了。


不过,不经意间,吕太后也成为了汉代一个关键政治问题的始作俑者:外戚干政。


除了亲戚,吕太后能用的人还有朋友。不过,朋友也分三六九等、亲疏程度大不相同,这样筛选下来,能让吕太后完全信任的朋友,也是凤毛麟角了。


虽然少,但还是有。一个叫审食其(音yi ji,跟郦食其后两字相同)的大臣粉墨登场。


哥们跟吕太后的情份可不简单,二人的交情起于楚汉战争时期。刘邦起兵后,把自己的“二老”——老爹和老婆——托付给了审食其。而在彭城之战的时候,相比于刘邦的绝情,审食其却一直陪伴在吕雉的身边,一同抗敌,一同被俘虏,一同被释放。


吕雉虽然心狠手辣,但却很重情谊,所以他俩一直维持着很好的关系——后世甚至有人认为他俩“有一腿”,不过这件事倒无从考证,可能性也不太大。于是,在吕太后主政之后,自然就开始重用审食其。


曹参死后,遵从刘邦死前的建议,王陵和陈平分别做了左右丞相的位子;而惠帝死后,王陵以其憨直冲撞了太后,最终导致罢相的结果,而替上来的就是这个审食其。在成功建立起审食其这条连接后宫和前朝的重要纽带之后,吕太后真正开始她“女主”的生涯。


狸猫太子和处女皇后


吕雉虽是临朝称制了,但名分上还是太后,惠帝死后,皇位不可一日无人继承,需要推一个傀儡上来。


对于这件事,经历过争储事件、老谋深算的吕雉自然早有准备。这个“傀儡”的人选,她早就安排好了。


但这个故事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汉惠帝四年,惠帝十八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他的大婚。成为皇后的,是惠帝从小就非常熟悉的人——他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惠帝自己的亲外甥女,张嫣。


那一年,张嫣年仅十一岁。


吕雉认为这门婚事是亲上加亲,两边都是刘邦和自己的血脉,没有再完美的了;更重要的是,一旦两人有子嗣,必然是最纯正的汉室血统。


所以,大婚之后,吕雉就如同所有期盼早日抱孙子的中老年妇女一样,催促自己的儿子和孙女赶紧生下龙孙来。


但十一岁的张嫣实在年纪太小,始终无法怀孕。而惠帝一直都处于健康堪忧的状态,不知道何时就会驾鹤西去。吕雉眼瞅着这出好戏就要被自己的儿子孙女演黄,危急之下,她想了个十分阴损的方法。


民间的包公传奇里头有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讲的是宋真宗儿子刚出生就被掉包,后来当上皇帝的曲折故事。而吕太后此处所用的方法,也与此有相似之处:她教自己的孙女儿张皇后找一个惠帝跟宫女生下的孩子来抚养,将这个孩子立为太子,并杀死这个孩子的生身母亲。惠帝死后,这个名叫刘恭的孩子就登上了汉朝的皇位。


这两件事相同的地方是:都非常的匪夷所思;而不同的是:狸猫换太子是民间传说、是百姓们无聊消遣编排出来的,而吕雉教张皇后抢儿子的事情却是白纸黑字记载在正史上头的。


哇塞,这样的皇室丑闻简直是太劲爆了!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一下这里头的可信度。


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件事的可信度还是蛮高的。


第一,张嫣因年纪太小、无法怀孕是符合常理的。她嫁给汉惠帝的时候是十一岁,惠帝驾崩的时候她也才十五岁,这并不是适合怀孕的年龄段,生不出小孩很正常。


第二,惠帝的健康状态也有影响。从惠帝和张嫣结婚,到惠帝驾崩的这四年,惠帝自己也一直身体不佳,因此对“怀龙种”也有影响。


第三,是刘恭的反应。刘恭后来听说了这件事,而且还对太后口出怨言。这种事情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必定是有实有据,才能传到刘恭的耳朵里。


第四,是吕雉对刘恭的处理。当刘恭流露出以后要向太后复仇的心思之后,吕雉就将其先幽禁后杀害,丝毫不讲情面。如果是惠帝和张嫣的子嗣,吕雉是不可能下此毒手的。


因此,刘恭是庶出必然无疑,这也决定了他的命运。小哥年仅五岁的时候就被他奶奶杀害了。


刘恭的人生是一个悲剧,同为悲剧的还有他名义上的母亲,孝惠帝的皇后,张嫣。


张嫣十一岁就被自己的奶奶逼迫着嫁给了自己的舅舅,然后又被逼着生小孩,之后又被逼着抢小孩,又在十五岁的时候成了寡妇,最后在深宫中默默无闻的渡过了人生剩余的几十年。虽然她贵为公主之女,后来又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但从头到尾,她都是被当作一个政治工具存活于世的,一生极其悲惨。


她的这种凄惨经历自然受到了广泛的同情,在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她被认为拥有闭月羞花的容貌。甚至有人说,当张嫣入殓时,替她净身的宫女们发现:她死时依然冰清玉洁,是个完完全全的处女。


于此,张嫣的民间被奉为花神,享受定时祭祀,为她立的庙就称为花神庙。


张嫣是处女这件事应该是民间想象出来的,但毫无疑问,她绝对是彻彻底底的政治牺牲品。然而,自古以来,皇室的女子,往往难逃政治牺牲品的结局。张嫣被政治毁了,吕雉又何尝不是呢?吕雉能从一个贤惠的家妇,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政治家,这幕后的黑手不也是“政治”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戚夫人为何被民间奉为“厕神”?真相竟然是这样
吕雉和戚夫人是什么关系 吕后为何要杀戚夫人
四肢砍断,五官全废!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真的还活了一年?
(1)刘邦最对不起的女人是谁
刘邦作为一个聪明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给戚夫人留后路
周昌阻止吕后杀刘如意,为什么吕后还要重用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