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联师长程斌出卖杨靖宇,后来竟混入了解放军,他最终结局如何?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有一支非常悲壮的队伍叫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很容易被人忽视却又贡献巨大。

他们人马并不多,一直坚持在沦陷区敌后进行游击作战,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累计牵制了70余万日军、消灭10余万日伪军,功劳赫赫。

然而在日寇的疯狂围剿下,东北抗联大部分人都牺牲了,就连主要领导人杨靖宇将军都惨遭杀害。

说起来杨靖宇将军绝对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他牺牲后日寇残忍地对他进行了解剖,发现他的胃里全是棉絮、树皮、树枝之类的东西,由此可见杨靖宇最后的那段时光过得有多艰苦!但即便是这样的环境,都没有让他屈服!

只可惜,他坚持到了最后,身边有些人却没有。杨靖宇行踪被泄露主要跟叛徒的出卖有关,其中有一个叫程斌的人是杨靖宇一手扶持上来的,然而在日寇的威胁下却选择了当走狗。

这个程斌非常狡猾,当了多年的伪军,后来投靠了国军,在解放战争大势明朗时,又趁乱投入了解放军,凭借着多年从军经验,竟还在解放军中当上了军官。

这样一个无耻之徒,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程斌1911年出生于吉林,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因此家里供他读了书,只不过念完中学后,程家就没有多余的钱让他继续学业。

为了生存,程斌只好去投奔亲戚,在一个钟表店当学徒,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算安逸。

不过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惨遭日寇的铁蹄践踏,程斌当时还是个热血青年,见家乡百姓被欺凌,心中极为愤怒,因此加入了当地的抗日队伍。

日寇在中国东北实施了很严酷的殖民统治,对于抗日势力他们会进行强力的打击,为了生存,程斌只好跟着队伍辗转各地继续斗争。

当时中共满洲省委将吉林省磐石县视为重要的发展据点,1932年先后派出杨君武、杨林等人去发展武装力量,拉起了磐石工农义勇军。后来又派出杨靖宇去领导这支队伍,逐渐发展成东北抗联第一军。

程斌是在中共党员乐光的介绍下,加入了磐石工农义勇军,后来凭借不错的表现又入了党。他的文化水平在整个队伍中算高的,所以获得了杨靖宇的重视。在杨靖宇的栽培下,他的进步非常迅速。

1935年,东北抗联正式成立,杨靖宇担任抗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他将麾下第一师师长的职务交给了程斌。

这个第一师是杨靖宇亲自带出来的部队,也是东北抗联中武器火力排在前列、几乎全员都配备了缴获而来的日械的部队。能将这支凝聚了自己心血的部队交给程斌来带领,可见杨靖宇有多信任程斌!

程斌最开始也不负信任,多次带领部队配合着杨靖宇袭击日寇,立下过不少功劳,尤其是1936年的“摩天岭战斗”,让他在东北人民心中颇有名望。

1936年6月,杨靖宇在辽宁本溪召开动员大会,决定由抗联第1军第1师组成西征队伍,从本溪、凤城突破进入辽阳,再越过南满铁路,直插辽西、热河。

6月28日,抗联第1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第1师师长程斌、第1师参谋长李敏焕率领400余人踏上了西征之路。

出发没多久宋铁岩就因肺病加重而返回养病了,剩下的人继续西行,一直走到了辽阳地界。不过还没等他们突破南满铁路,携带的物资就告急了。

因为这一路上并不安全,除了日伪军的威胁外,还有很多劫道的土匪,西征队伍遭遇了很多零星的战斗。偏偏抗联当时群众基础并不算好,当地百姓由于畏惧日寇的惩罚,因此并没有给予接济。

走到辽阳,部队已是弹尽粮绝,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西征已无法完成,于是剩下的三百多人便兵分三路返回根据地。

7月15日,程斌、李敏焕带着的那队人马到达了摩天岭,他们发现山脚有小股日军正在埋锅造饭,神情都很松懈,程斌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机立断带着70多人进行突袭。

战斗的结果非常好,在己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程斌他们几乎全歼了这支日军,顺利得到了补给。

“摩天岭大捷”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杨靖宇将军也非常高兴,随即写下了《西征胜利歌》: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盔甲枪弹缴获无数齐奏凯旋还!”

东北抗联屡屡重创日军,自然也引起了日军的憎恨,于是他们也开始集结重兵对付东北抗联。

1938年,日军将目标放在了抗联一军一师,当时日军在东北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出动,同时也加派了地方武装参与进来。如此强大的兵力,让抗联一师有些招架不住,根据地范围不断缩小。

在运用武力的同时,日军也采取了攻心之策,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许诺一旦抗联的战士投降就能得到高官厚禄。最恶心的是,日军还会用抗联战士的家属相逼。

这些方式让抗联中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投降了,程斌最初是不愿降的,他带着一师少量的人马躲进了老林子里,由于根据地被日军破坏得很厉害,导致补给严重不足,他们都饿得头晕眼花。

再加上他们被困深山无法与外界、总部联系,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何了,所以程斌渐渐产生了悲观心理。

瓦解程斌心理最后一道防线的是他的好友安光勋,安光勋原是第一军参谋长,作战负伤后,在治疗期间被俘,随后就叛变了。

安光勋非常熟悉程斌,知道程斌得杨靖宇器重不会轻易投降,但程斌是个大孝子,所以可以利用这方面做文章。

他带着日本人找到程斌的家中,威胁程斌的母亲写劝降信,程母深明大义说什么都不写,但程斌的哥哥程恩就被吓破了胆,日本人让写什么,他就写什么。

没多久一封劝降信就送到了程斌手中,本来就条件艰苦,家中还陷入了敌手,程斌彻底崩溃了,他迈出了可耻的一步。

程斌也是足够心狠手辣,决定投降后先是枪杀了两名不同意的干部,随后召集众人宣布了自己投降的决定,有些战士不同意,招到了他的黑手。最终他就带着115人投向了日寇的怀抱。

此举给抗联带来的损失是致命的,程斌非常熟悉杨靖宇,他为邀功向日军透露了70多个密营的位置。

所谓密营,就是抗联在深山老林里的秘密宿营地,储存了一些生活物资。这是杨靖宇的独特创造,更是抗联能够孤军对抗日寇十余年不败的重要原因。

所以程斌这狠毒的行为让杨靖宇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之后程斌带着人积极参与追捕杨靖宇,由于双方特别熟悉,都不用打照面,只要一听枪声就知道对方是谁。因此杨靖宇将军的活动范围越缩越小。

以往日寇“围剿”抗联,虽然白天攻势凶猛,但不敢在山林中过夜,所以抗联战士们白天再艰苦,晚上还是可以进行休整、转移。然而这个程斌清楚抗联的运动方式,往往带着部队晚上继续追踪,这就使得抗联上下基本得不到消息,战斗力大减。

可以说,如果没有程斌,日寇想抓住、杀害杨靖宇,几乎是做不到的。如此叛徒,实在可恨!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

做了如此大恶,程斌自然是铁了心跟着日本人干,他不但在东北作恶,还跟着岸谷隆一郎去往热河、山西迫害国人,简直无耻。

日本人也没得意几年,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伪山西副省长岸古隆一郎自杀,程斌就没了主子。这时的他心存侥幸,认为当年抗联的老战士大部分都牺牲了,应该没人能知道他的身份。

于是程斌杀死了几名投降的日军,然后以此为功劳谎称自己是义士并编造了一段履历,趁着时局混乱,投入了我华北军区前身之一的晋察冀军区。

程斌毕竟有多年的从军经验,跟其他新兵比起来要出色很多,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还升了职,成了军械库的一名军官。

建国以后,程斌本以为曾做下的恶事会无人知晓,自己还能够安享晚年,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951年的一天,程斌照常下班回家,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撑起准备好的伞继续往家里赶,在路上一名行人为了躲雨跑到了他的伞下,两人四目相对顿时都傻眼了,程斌瞬间认出此人正是曾经背叛东北抗联的干部刘其昌

两人没有搭话迅速各自走开,不过此事没有就此结束,刘其昌当时还是国民党特务,被人揭发后遭到逮捕。刘其昌为了求生主动揭发程斌,随即程斌也受到了审判,两人最终都被枪毙,正义得到了伸张!

在面临重大问题时,不同的选择,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杨靖宇将军坚持住了自己的底线,因此流芳百世,而程斌出卖了自己的人格,从此遗臭万年。

向杨靖宇将军、抗联战士以及所有为抗日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1年,特务供出害死杨靖宇的叛徒,原来叛徒在解放军中当官
抗联师长火箭式提升,速度堪比林彪,却投靠日军成“白眼狼”
经公安部长罗瑞卿批准,潜逃13年之久的抗联叛徒程斌在家中被捕
他是致死杨靖宇主凶,投敌后,外婆怒道:生不用贼养,死不用贼葬
1951年,特务刘其昌被捕语出惊人:害死杨靖宇的叛徒就在解放军中
1951年一汉奸被捕,他却指着一位解放军说:你是害死杨靖宇的叛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