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阳标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第一期学员总队详情

我原本计划,在正期学生总队统计完善前,学员总队暂时先不碰,只是工作需到要也没办法,顺手搞个熟悉的。

粤桂系在1936年6月1日,草率发动两广事变,举旗反蒋,岂料粤军部分官兵反对,广东方面陈济棠旋即被迫下野。粤军第一集团军改番号为“剿匪军第四路军”,余汉谋出任总司令。陈苦心经营之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同时亦被中央接收,改组易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

8月15日,军事当局任命陈诚为广州分校主任,前第四军副军长、中央军校南京本部高等教育班班主任陈芝馨为副主任。

1936年10月12日,中央军校广州分校第一期学生总队举行开学典礼,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莅临视察。前排人物左起:香翰屏、余汉谋、林森、黄慕松?陈诚、陈芝馨、曾养谱。(黄慕松进行肖像比对相差甚远,不能确定是他,但其时任广东省主席,除他外没人能站此位)

一、学员总队之来源,人数,始末。

时第四路军军官团约有二千余人,负责分校日常事务陈芝馨意图将该军官团纳入分校合并训练,向蒋请示得到首肯。1936年11月1日,第四路军军官团被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第一期学员总队,陈克球为少将总队长,每月发给校官40元、尉官20元生活津贴。培训时间原计划两年,次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战军兴,培训期缩短为一年,于1937年10月毕业。

全总队共编有一个参谋研究队(120人)、十一个步兵队(1382人),两个炮兵队(257人),一个工兵队(125人)。该总队学籍核列军训班第四期第四总队。

1938年4月,学员总队举行甄别考试,其中李天培等五十名学员因学术操行两项成绩不及格。另调查发现易日升等二十二名学员乃冒名顶替,于是七十余名学员被下令开除。

二、高层之间斗争

副主任陈芝馨在派系上,属于张发奎、薛岳的北伐四军系。这个团伙基本上以黄埔陆军小学、保定军校第六期同学为基础,同时吸纳曾在陆军第四军服务的青年军官为新鲜血液。该团伙无公开组织与纲领,是在长期战斗中形成以张发奎、薛岳两人为核心的广东籍中高级军官群体。

比较其他团伙,该团伙特点是思想左倾,作风正派,相对清廉,凝聚力强。

1928、1930年,北伐四军系与余汉谋所在之留守四军系争夺广东,双方几度大打出手,积累了不少旧怨。此次两广事变失败,陈济棠下野逃港,作为张派四军系骨干人物,陈芝馨自然伺机在广东培植势力,扩展地盘。因此他筹谋以第一期学员总队,陈济棠事变前扩编部队被裁切后的编余军官组成第二期学员总队为基础,重新编练两个步兵师。

1936冬,陈芝馨回南京向蒋先生汇报接收工作时,将建军计划端出,阐述此举,第一可以削弱陈济棠对粤军之影响;第二可就近监视桂系,万一李白反复,由其亲率两师荡平广西。第三,部队用于未来对日作战……

而陈芝馨隐而未述另一个目的,便是趁编练新部队机会,安插四军系人马。

民国时期军头大佬的沉重负担之一,便是给失业或不得意之部曲旧属找工作。当然,团体成员也须付出忠诚,包括生命。比如,叶挺与张、薛是陆军小学同学,又服务四军,属当然团体成员,因参加红色革命背叛团体被开除,后叶将军失业寄居澳门岳父家多年,张薛熟视无睹,也不替他安排工作。

陈副主任这点小心思,当然难逃蒋先生洞悉。只是手下办事,挟带点私货乃题中应有之意,既是惯例也是实务所需,不然新编部队兵不知将,将亦不知兵,战斗力形成需要更长时间。他关心的是计划对自己有没有利,部队听不听自己指挥。四军现在自己屋檐下混饭吃,倒不怕他们不听招呼,难道四军这帮广东小赤佬不识相,不抱自己全国最粗的大腿,去抱别人的小腿?况且这个计划除除明面上列举三条好处外,还可以趁此机会将粤军一分为二,不然让其继续板结团结,以后再次反对中央么?于是不置可否,指示陈待条件成熟,见机行事。

余汉谋本人虽因反对两广事变获利最大,但余追随陈多年,陈亦待其不薄,两人有革命感情,如今陈既下野,广东轮到自己当家,首要任务便是维系团体不散,完整地继承接管陈留下的资产。目前事既如此,在蒋阿拉手下搵食,有些权利没办法不拱手相让,但也得尽可能少让。比如,陈芝馨挖走军官团,这事可以认。但陈企图新编两师部队,简直是得寸进尺抢地盘,这就婶可忍,叔不可忍了。如被其得逞,陈联合四军系出身之李汉魂155师,邓龙光156师、缪培南159师,四军系立即在四路军系统内拥有五师之众,双方一旦再次火拼,搞不好对自己叛陈不满的巫剑雄154师,还有不服自己的叶肇160师倒向四军系,自己这边人马肯定打不过,渣都冇。

1938年5月6日,陈芝馨德庆回广州参加组建新军会议,于三水马口江面汽艇覆没溺水身亡。

我倒不认为这事乃余汉谋亲自策划,但手下干活前他不吭声、不表态即是支持默许。

时南京会战结束,台儿庄会战打成一镬粥,前期在淞沪、南京、罗王寨被打残粤军几个师亟待广东兵源械弹补充,为粤局稳定计,蒋先生与陈诚不得不跪地喂猪乸,陈副主任被杀这事,忍了。

当然,余汉谋推荐陈克球任分校主任之事,自然落空。陈总队长也是糊涂,他一个湖南佬,想当主任也不能整天把分校事情汇报给余嘛,这是深度掺和陈、余之间争斗,难不成觉得余汉谋大腿比陈诚粗?所以陈副主任挂上墙后,他在学校里也呆不下去。不然继任分校主任的四军团伙另一骨干韩汉英,一定饶不了他,我估计不死也得回宝庆卖猪血丸子为生。

知名教官

一九三五年,峨嵋军官训练团,贺衷寒、陈芝馨、冯剑飞合影。
陈芝馨:(1895——19380506)
陈芝馨照片很多,我喜欢他在庐山与峨眉山时期拍的这几张,显得英俊一点,他在同学录上免冠肖像都地中海了。
陈副主任与韩汉英在张薛团伙里不属头面人物,两人曾分任四军师长。未几,被薛岳嫌弃,骂两人说起来头头是道,打起来鸡飞狗跳。一怒之下踢他们去搞教育,发挥他们的特长。
嗯,就没有不被薛岳嫌弃的人,反正他看谁都是蠢猪饭桶,陆小同学一个一个被骂得血淋狗头。今天说要宰了缪培南、明天说要枪毙李汉魂,后天又打算把邓龙光拉去打靶,逼得三人不得不离开四军,投靠陈济棠。
问题是这些被他看不上的人离开四军后,无一不混得风生水起。
唯二不骂的,就是陈诚、张发奎。
教育处处长谢膺白
谢膺白(1890年—1957年),又名婴白,号卧子,广东博罗人。谢将军仕途有点坎坷,1927年已任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参谋长,1938年还混在分校里当教育处长。陈芝馨出事后,与韩汉英争继任失败,没好意思继续教书,跑去战区司令部又一次给张打下手。
嗯,百度百科上他个人履历资料很准确。


张显岐(1905-1993)又名发周,始兴人。传说是张发奎堂弟,就是传说而已。两人是始兴同乡是真的,张显岐醒目,同乡同姓,对张以兄事之,不是真的细佬也要搞得像真的一样,所以抗战后期,他在李汉魂、邓龙光的六十四军里,居然能与邓龙光胞弟邓鄂,一人分掌一师。

总队长陈克球
陈克球(1892~1944),球哥是湖南邵阳人,他名字很容易与同样曾在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任教官的潮州陈克华、本总队炮兵大队长陈克强混肴。所以他百度上履历与陈克华混杂在一起。球哥是在六寨被美军炸死的,时任军训部中将步兵副监。


涛(1902-1957),字涤吾,湖南省宝庆人。嗯,他这个副总队长不用问就知道是球哥把他弄来的。李将军也是会混,三转两转就转去第五军与同学同乡廖瞎子搭伙,最后混上新六军副军长。
邵阳在民国军界是个神奇的存在。宝庆籍名将,除蔡松坡、廖瞎子外,其余寂寂无名,更多人在少将及校官级别里打磨。事实上清末民国,宝庆人从军者极众,乃湘军中坚,能苦战死战。1947年联勤司令部印制《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邵阳县籍》中记录,八年抗战,宝庆一县,阵亡三千一百余人,为全湘之冠。

四:知名学员(以参谋队、步兵第一队为例)
多年前在文史资料中看到一句记录,言陈济棠除办过政治深造班外,还曾办过军事深造班。完了,为这句话我搜山检海,跑遍广东各地档案馆找该班同学录,无果。
有次阅览广州分校一期学员总队同学录,突然一拍脑袋,醒悟过来,所谓军事深造班,就是这期的参谋勤务研究队。
参谋勤务研究队分校官与尉官两组,共120人。少数几个学员在十余年后职阶晋升到少将职阶。 
细数知名学员,以抗战殉国者为尊为先。

房营长非参谋研究队,为步兵第一队学员。
忠烈在上,一并记录。

房仲庄:1904—1937
籍   贯:广东惠阳
部   别:陆军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九五〇团第一营营长
职   级:步兵少校

原籍广东河源,后迁居惠阳,毕业于中央军校广州分校,体质黑实精悍,待人和蔼可亲,治兵宽严有度,历任排、连、营长等职,所至均得上下爱戴。“八一三”上海抗战事发,两粤出师北上参加,因前方战情激烈,房营长奉命由粤率补充营全体官兵赴沪,拨归一五九师九五〇团为第一营。

时适我军改变战略,退出大上海,房营长于我军转进问,即加入前线接战。廿六年十二月七日汤山之役,率所部疲乏之众,与顽敌反复冲搏,卒受重伤,倒卧不能兴,犹力竭声嘶,挥众杀敌,后大敌骤至,所属欲舁之去,不听,欲取其手中枪,使免资敌,房大声日:“余尚有最后一颗子弹,敌人其能不饮我弹而越我阵乎!”顷之,敌至,房营长遂竭其最后杀敌力量而殉国,时年三十有三。

按惯例,房少校殉国后应晋中校。


叶渭松:1909—1937
籍   贯:广东惠阳
番   号:一五九师九五0团一营上尉营附
阶   级:步兵上尉

无法查阅到叶忠烈殉难具体事迹记录,根据其部队番号职务考迹,叶上尉是房营长副手,民廿六年十二月七日,南京郊外汤山,这两位同窗同袍同乡同日阵亡殉国。

按惯例,叶上尉殉国后应晋少校。



王继昭:1912—1938

籍   贯:广东连县(现连南)

番   号:陆军第八十三军军部上尉参谋

阶   级:步兵上尉

王继昭,连南(民国时期属连县)三江人。一九三一年,经何春帆将军保荐,王继昭考入燕塘军校第—期学生总队步科。

一九三四年七月,燕塘一期学生总队毕业,王继昭留校担任新生区队长。次年该校设军官深造班,王继昭考入该班就读。期间粤局更张,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由中央军校接管,军官深造班编入学员总队,改称参谋勤务研究班。

1938年10月,第一期学员总队毕业,王继昭分配至第八十三军军部军务处,任上尉参谋。随即出征,1938年底南京城破,邓龙光率部出太平门,王继昭随部突围时,在太平门外被流弹击中头部阵亡殉国,时年仅二十七岁。后由国民政府明令追晋少校,表彰抚恤,入祭忠烈祠。




刘佑寰同学任职履历与殉难事迹,我一无所知。只知道他阵亡于南浔线会战,所部大概率为一五九或一六O师。



陈一林:(1911—1994)
籍    贯:广东蕉岭。
部    别:历任第四战区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中校参谋、上校处长
阶    级:……

陈处长主四战区长官司令部是搞情报的,任情报处长。他性格有强烈的职业特征,关键时刻,能杀伐果断,令人印象深刻。

1945年,陈处长从陆大毕业,不久出任广东省保安第十团团长。

1948年12月19日,击毙从湛江来遂溪点验兵员的粤桂南清剿指挥部中将副总指挥兼广东第十区清剿司令员张君嵩、副司令邓伯涵等40多人。

随即陈团长亲率领两个营,分乘10多辆卡车奔袭湛江市赤坎,一举攻下粤桂清剿总部、军械弹药库和“剿总”牢房,歼敌数十人,缴获战利品一批。20日,保十团改编为“粤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陈团长任司令员。

1955年,陈一林加入民革,历任广州市民革主委,广州市政协第五至七届副主席。据说他的司机偷他专车私用,用一次逮一次……也不是什么很高明的特务手段,他在车上某个部位放置的一根细线或头发不在原来位置而已。

陈宝仓后人去访问他,陈主席不无得意地说:何家槐、左洪涛、杨应彬他们现在吹牛说什么“特别支部”在狼窝虎穴潜伏多少年……大王(张发奎)早就知道他们是共产党,每一次特支开会,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上谁说了什么,我全部知道。
我看见这段文字时,第一反应就是“特支里面有卧底”,是谁我不说。

严庄:1900—1949

籍贯:广东阳山(当时连县)

部别:第十二集团军警卫团第一营长。

严庄是连县人,他是步兵第一队的,同学录记载籍贯“连城”是错误。他什么时候升少将不知道,我能确定1940年,他任第十二集团军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41年,任十二集团军第四野战补充团第一营营长1944年,任广东省行政干部训练团任上校大队长。

一九四九年,被李楚瀛拉入“反共救国军第九军”任少将副军长。


以下是1940—1941年,我查阅到参谋研究队部分学员职务。

严   庄:(广东连县)十二集团军第四野战补充团第一营,中校营长。

简国炽:(广东新会)第十二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处第四科,上校代科长。

邹世强:(湖北漳邑)军政部兵工学校学员生大队部,上校大队长。

陈廷光:(广东梅县)第十二集团军野战补充团候补军官队,中校队长。

凌   准:(广东平远)佛冈县县长

邹任远:(广东合浦)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部参谋处第二课,中校科长。

萧公剑:(广东蕉岭)陆军大学第十七期正则班。

冯秉钧:(广东从化)军政部第二十三补训处第三团第一营,中校营长。

罗华经:(广东兴宁)六十四军军部参谋处第四课,中校课长。

李遴浩:(广东琼东)军令部第二厅,中校参谋。

唐   鹏:(湖南长沙)第十二集团军野战补充团练习营,上尉营附。

罗策中:(广东兴宁)罗策群堂弟,一八六师野补充第三营,上尉营附。

其实除了几个搞谍报的行踪不详外,基本上全部知晓,只是打字太特妈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 静思斋
国民革命军抗日烈士---南京牺牲
国民革命军文姓将军简介
国民革命军第122军
洛阳分校史料
民国中央警官学校里的80多位宁海人(下),有您熟悉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