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路军冀中军区简述

冀中军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先后组建的4个二级军区(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之一。著名的“地道战”就发生于冀中军区。
1938年5月4日,冀中军区由人民自卫军、河北游击军等部合编而成,在河北省安平县成立,由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军区机关,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后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孟庆山任副司令,孙毅任参谋长,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军分区:
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赵承金;
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于权伸;
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沙克;
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孟庆山(兼)。
9月组成第五军分区,司令员朱占魁。
辖区在北平、塘沽、泊头、高邑、石家庄之间。
1942年晋察冀军区实行精简整编后,冀中军区辖第六至第十共5个军分区:
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长江 ;政委 旷伏兆 ;
第七军分区司令员于权申;政委吴西 ;
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 ;政委金城 ;
第九军分区司令员王凤斋 ;政委吴立人 ;
第十军分区司令员周彪 ;政委帅荣 。
1943年下半年,,冀中军区机关与晋察冀军区机关合并,其所属军分区归晋察冀军区直接指挥。7月,军区9个主力团,归晋绥军区建制。8月24日,冀中军区撤销。
1944年9月19日,重建冀中军区,杨成武(后孙毅)任司令员,林铁任政治委员。辖五个军分区:
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先臣 ;政委魏震;
第七军分区令员于权申;政委张春庆 ;
第八军分区司令员贾士珍 ;政委周彪;
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 ;政委陈鹏 ;
第十军分区司令员刘秉彦;政委旷伏兆。
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中军区部队编成杨成武、黄寿发2个纵队。
1946年3月,2个纵队合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
解放战争期间,军区部队编为华北野战军第六、七纵队。
1949年8月冀中军区与冀东、冀南、太行、察哈尔等各一部组成河北军区,冀中军区撤销建制。
吕正操是冀中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其为辽宁海城人,曾加入东北军,参加热河抗战、西安事变等著名事件,“卢沟桥事变”后率部奔赴抗日前线,1937年10月在河北晋县率部脱离东北军组建人民自卫军,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部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纵队司令员兼军区司令员。
吕正操率部队于冀中平原上运用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
1943年下半年,吕正操率八路军第三纵队主力奔赴晋西北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冀中军区并入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短暂撤销。
1944年冀中地区的革命形势得到了恢复,1944年8月晋察冀军区再次成立冀中军区,由杨成武任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为林铁。杨成武是福建长汀人,1929年加入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及长征,八路军成立后任115师独立团团长,后曾任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
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军区对所属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杨成武任冀中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由孙毅任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6年6月任冀中军区司令员。
孙毅为河北大城人,曾加入冯玉祥东北军,参加了北伐战争等,1931年底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加入工农红军,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毅先后任115师343旅参谋长、师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河北军区司令员等职。

电影《小兵张嘎》中,老艺术家于绍康饰演了区队长一角。这区队长,即地区队的军事首长:地区队是晋察晋军区根据中央军委1941年11月7日颁发的《关于敌后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的精神,于当年底整编完成的。其任务,是坚持一个地区(2-4个县)支持和带领该地区县大队区小队等地方武装进行对敌斗争。

地区队属地方军,条件再艰苦也必须坚持本地区,不能像野战军那样可以不受作战地域限制地大范围机动。

地区队属团级编制,但比正规军的团要小很多,辖4至7个连不等,兵力500至900人。

在当年,八路二字,其含义并非专指军队,而指中共领导的所有武装。而八路又分作老八路和土八路。所谓老八路,是指穿军装的主力部队、正规军;土八路,就是不穿军装的游击队、民兵。

地区队不穿军装,应属于土八路,而若从性质上说,它却有正规军性质

地区队的前身,多数都是正规的军队脱下军装改编而成。地区队有用数字表示的番号,也有用所坚持的地区赋予的番号。

简要罗列冀中军区地区队的番号、前身和战斗地区:

第六军分区——

第31地区队是由第1游击总队独立第3营和警卫2团的两个连合编而成。坚持宁晋、束鹿、衡水地区,也称宁束衡地区队。

第40地区队,由第2游击总队独立第2营和警卫2团第10连合编而成。坚持深县、束鹿、衡水地区,也称深束衡地区队。

第44地区队,由第1游击总队独立第1营扩编而成。坚持赵县、藁城、栾城地区,也叫赵藁栾地区队。

第七军分区——

第32地区队,由第2游击总队两个营和第七军分区独立第1营合编而成。坚持定县、安国地区,也称定安地区队。

第36地区队,由军分区独立第3营扩编而成。坚持藁城、正定、无极地区,也称藁正无地区队。

第45地区队,由军分区特务营扩编而成。坚持晋县、深泽、安平地区,也称晋深安地区队。

第49地区队,由军分区抗敌大队扩建而成,因该地区队组建晚,是1945年5月才组建完成,建成后便进入大反攻,该区队没有活动地区的番号。

第八军分区——

第33地区队,由任河大支队编成。坚持任邱、河间、大城地区,也称任河大地区队。

第37地区队,由饶武献支队和第23团两个连合编而成。坚持饶阳、武强、献县地区,也称饶武献地区队。

第41地区队,由第3游击总队独立营和第33团的一个营合编而成。坚持青县、沧县、交河地区,也称青沧交地区队。

第九军分区——

第34地区队,由第4游击总队独立第1营扩编而成。坚持任邱、高阳、安新地区,也称任高安地区队。

第38地区队,由第4游击总队独立第2营扩编而成。坚持之光、清苑地区,也称之清地区队。

第42地区队,由第33团(欠1个营)编成。坚持肃宁、博野、蠡县地区,也称肃博蠡地区队。

第十军分区——

第35地区队,由第5游击总队特务大队和军分区警卫连合编而成。坚持新城、容城、雄县、定兴地区,也称新容雄定地区队。

第43地区队,由第32团改编而成。坚持永清、安次、固安、霸县地区,也称永安固霸地区队。

中共抗日武装,并不按旧的行政区划作战,而往往在某几个行政区的接壤处,也就是边区活动。大战略区比如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等,也是如此。

地区队虽然不穿军装,但其政治、军事素质并不差,不论其政治生活、党的建设,还是军队的制式教练,没有丝毫放松。

冀中敌后环境特别的艰苦,地区队极少全队集中活动,基本都是以连(后改称大队)或排(后改分队)甚至大班为单位分散活动。

这个“大班”是冀中军区所独有的一级编制。由于冀中军区处在深远敌后,又是一马平川,敌强我弱的态势十分突出,大部队无法集中,有时以排为单位都无法活动,而若以班为单位活动,对付敌人又显得力量不足,故而便催生了“大班”这种独特的编制。“大班”比排小,比班大,一般二十余人。因为要独立活动,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大班还建有党的分支部。这个分支部也是独创,它比支部小,又比党小组大。分支部有分支书记,大班还有政治战士,担负着小型的政治指导员的职责。

冀中军区是抗战时期最艰苦的地区。五一大扫荡后,环境特别恶劣,主力兵团无法立足,为保存实力大部外转,整个军区的正规军只留下一个24团就地坚持。

从这以后,一直到大反攻开始之前,创造出无数经典游击战例的抗日武装,就是这十几个地区队、几十个县大队、几百个区小队和几十万的民兵。

到了大反攻前,这十多个地区队又全部穿上军装,并补充了县大队的战士,成为正规军的野战团。

冀中军区这十多个地区队的扩编改编情况分别是:

第六军分区——

第31地区队和第44地区队另加赵县支队,整编成第71团。

第40地区队为主,加上深县大队、深束县大队整编成第72团。

第七军分区——

第32地区队整编成第33团。

第36地区队整编成第26团。

第45地区队整编成第22团。

第49地区队整编成第80团。

第八军分区——

第33地区队整编成第23团。

第37地区队整编成第31团。

第41地区队整编成第63团。

第九军分区——

第34地区队和肃宁县支队、蠡县支队整编成第28团。

第38地区队整编成第38团。

第42地区队和高阳县支队、安新县支队整编成第27团。

第十军分区——

第35地区队和新固县大队、二联县大队整编成第75团。

第43地区队和容雄县大队、容定县大队整编成第76团。

现将冀中军区五一大扫荡之前的主力团队简要介绍如下:

16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21大队、独立第1、第2团合并组建,后编入冀中南进支队,远征冀鲁豫,转战太行。此间该团一分为二,一部在太行称冀中警备第32团,一部回冀鲁豫仍称冀中南进支队第16团。该团是冀中军区第一批整训的四个主力团队之一,是冀中第一主力团。警备32团后调入晋绥军区称晋绥军区第32团;16团后随杨得志赴陕北保卫延安,改称联防军教1旅第2团。

17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22、第24大队合并组建,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与22团、26团合并为晋绥军区第17团。该团是冀中军区第一批整训的四个主力团队之一,是7分区主力团。

18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28、第29大队合并组建,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与27团、29团合并为晋绥军区第27团。该团是以河北游击军为主组建的部队,冀中军区第一批整训的四个主力团队之一,是9分区主力团。

21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19、第20大队合并组建,后编入冀中南进支队,远征冀鲁豫,1944年6月改称冀鲁豫军区第9军分区16团。该团是南进支队主力团。

22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23大队改编的,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与17团、26团合并为晋绥军区第17团。该团是冀中军区7分区基干团。

23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27大队、特务大队合并组建,该团是冀中军区8分区主力团,在五一反扫荡中损失较大,后编入37地区队。

24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特务团、独立第1、第2团合并组建,该团是以河北游击军为主组建的部队,是9分区基干团。是五一反扫荡后唯一保留原番号坚持在冀中的团队。

27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独立第1游击支队特务大队改编的,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与18团、29团合并为晋绥军区第27团。该团是冀中军区10分区主力团。

29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独立第1游击支队第2、第4大队合并组建,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与18团、27团合并为晋绥军区第27团。该团是冀中军区10分区基干团。

30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25、第26大队合并组建,该团是冀中军区8分区基干团,在五一反扫荡中损失惨重,部队后编散。

32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独立第1游击支队第1、第3大队合并组建,该团是冀中军区第一批整训的四个主力团队之一,1941年12月因战斗中损失较大,缩编为冀中军区第10分区第43地区队。

33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第30大队改编的,该团是以河北游击军为主组建的部队,1941年秋以该团为基础组建冀中军区第9分区第44地区队。

警备旅1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民众抗日自卫军一部改编组建,该团是冀中军区6分区主力团,在五一反扫荡中损失严重,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第8分区为第1支队。

警备旅2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北上挺进支队改编组建,该团是冀中军区6分区基干团,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第8分区为第2支队。

回民支队是1939年7月由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改称,该支队五一反扫荡后编入冀中南进支队,后随杨得志赴陕北保卫延安,改称联防军教1旅回民支队。

骑兵团是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骑兵营改编组建,1940年4月秋与起义的国民党骑兵部队合并为第18集团军独立骑兵第2团,时称冀中第一支“机械化”主力兵团。在五一反扫荡中损失较大,后编入冀中南进支队。

本文推荐:广西片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勇善战的指挥员林子元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区-晋察冀军区-2.冀中军区
解放战争150个二三级军区之吕梁军区17
开国将帅中的八路军将领(三)中将篇(上)
##开国将帅##高朗亭少将
【往事】八路军大青山抗日游击队(1938.8—1945.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