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人相似:90年前,广东一号人物谈……

陈济棠(1890—1954.11.3),一九二八年第四军军长,一九二九年广东军队的司令。他最出名的是使广东保持了半独立地位,他控制广东一直到一九三六年。

史学界公认,在陈济棠控制广东的8年时间里,广州进入了民国以来社会经济秩序最好的时期。无论城市发展、工业经济,还是社会稳定与公民教育,是广州、广东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1935年4月16日,召开全省中学上学校教师大会。陈济棠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教育界应注意的几点要义》讲话。其中的很多观点,既是拿到现在,也基本不过时。

《广州旧闻》刊登之。

1934年3月28日,陈济棠在越秀山麓清泉街关帝庙举行祀典。

兄弟今天得着机会,和教育界诸君聚首一堂,精神上觉得非常愉快。在本省三年施政计划里面,教育方案已有详细的规定,现在这项计划的颁行,已届第三年了。所有建设和整理两方面的工作,进行到什么程度,以及今后应该怎样的改善和完成,都是我教育界诸君所当加意检讨和努力策进的。兄弟对于教育事业,本来没有精深的研究,不过从事实上观察,觉得有几点要义,为现在教育界同志所当注意的。谨举说如下,以供诸君研究和参考。

1933年,广州市各学校联合捐购飞机,支持抗日救国。

《 一 》选择教师,造成良好环境

化民成俗,我们都知道要籍教育之力。但欲求教育能率的增进,必要注意两件事:一是选择教师,一是造成良好环境。

礼记中学记一篇,对于为师之道,阐发甚详,可见我国自古便注重师道。教师的职务,除把知识传授学子之外,还要实施道德的训练。学问浅陋的固不能滥 竽充数,而品行坏劣的更易令学生受不良影响。

所以教师的选择,真要慎之又慎。虽然做教师的资格,都有法令为之规定,但道德学问要从实际观察,有时并非几条固定的章则所能赅尽一切的。这一层不能不赖一般学校当局妥为选择了。

1935年中山大学化学工程系学生乘海轮赴华北考察。

至于做成良好环境一类,都是皮毛的建设。必要注重实际的效益,如图书、仪器和种良好的读书环境,使一般学子身入其中,便不知不觉地引起道德上和学问上的兴趣。这才是教育上切要的工作。我们又要知道,教师的选择,和良好环境的造成,两者有密切的关系。

有了良好的教师,展其长才,尽心教育,自易促进学生环境的改善;有了良好环境,那教师的兴趣和责任心,亦自然加倍,断没有敷衍了事的弊病了。

 广东国民大学的学生在练早操。

(二)养成学生刻苦耐劳

和自动的精神

求学目的,在于致用。学成以后,不论从政从军,以至农工商各界的劳业,都要有淬厉奋发的精神,才能恢宏所业。所以刻苦耐劳四字,实为一切事业成功的要诀。而这种习惯,尤要在学生时代养成。现在有等学生,在学校里养成了骄惰的生活。才读了几年书,便对于农耕工役等下层的作业,露着鄙夷不屑的神态。

乡村的子弟,未入学以前,还能够跟随父兄,做一个忠实的农民。一进学以后,反弄成不安本分的现象。这是教育家应该特别注意的。

总之,学校生活,应力求俭朴,以养成学生刻苦耐劳的心性,俾后来担当大事,便能任重致远,操持职业,便能安分营生。这才是现在所需要的教育。又,自动的精神亦极重要。我们要知道,民族复兴运动,必须全体国民一齐动员,群策群力,才能收效,不能只靠少数人去担负责任。

广州市立第一职业学校成立于1932年,其前身是市立女子缝刺学习所和市立女子职业学校。

我国人的国家观念素来薄弱,对于种种兴革大计,多数不愿过问,只委诸政府去主持办理。目前要救这种萎靡的心理,惟有积极地提倡自动的精神。自动的精神,最好由学界为之倡导。古代学者有 句话 说:“坐言起行”,这正是自动精神的真谛。希望诸君指导学子,平日充积学问,抱定志向。

凡职分内所应为的事,一一踊跃做去,为民众先。这样才能革除几千年民众积弱的心理,而促进民族复兴的运动。 

广州市立第一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实习刺绣。

(三)养成学生纪律化的精神

我们治军,需要纪律,即办教育学亦何尝不要纪律。但纪律之为物,必须平时养成,非可收效于意:一朝一夕的。诸君既负教育责任,便要一般学生在平时养成纪律国家 化的精神,因为有纪律才有秩序。学生在校,如能服从纪律,自健全 能恪守秩序,即将来毕业离校,为社会国家服务,也必能循规蹈矩,奉公守法,不至于作恶为非了。

现在我们民族,好象一盘散国民沙,社会秩序更谈不到。改造之法,固应为在上的人为之倡导。譬如在机关做事的,若人人能严守纪律,不懒惰,不因循,不苟且,使纪律化的精神蔚成风尚,则上行下效,自易使社会从风。

1933年3月12日广州市学生涌跃参加植树节的植树活动。

应但教育为造就人才之本,政治的隆污兴废,都可于教育的良窳消格息之。所以要刷新吏治,又不能不先注意教育。教育界诸君是社面 会上的先知先觉分子,为民众的表率,一举一动,特别要遵守纪尤律,不可一刻放松。

近年以来,中等以上学校实施军事训练,其 目的就在使一般学生受过此种严格训练后,可以养成纪律化的精神,而做成有用的青年。相信这样实施下去,由学界做起,以推及于全社会,必能恢复民族精神。至于甄陶启迪之功,则有赖于诸君的大力了。昔日普法之战,普国大获胜利,首相卑斯麦独归其功于小学教员,可知教育界对国家民族所负的责任,异常重大。希望诸君都以此自勉啊。

 广东私立仲恺农工学校的师生们迎接校长何香凝。

(四)教科书的检查和改善

我们办学,对于教科书的检查和改善,亦属急不容缓。大抵编辑教科书之目的,重在慎选教材,使一般学生对国家民族及社会有整个的观念,然后能够激发他们爱国的心理。但欲养成学生此种良好观念,必须确定教育方针。

现在我们的教育方针,系以适应民族环境的需要为原则。那末,所有教材,自应以适合国家生存和社会需要的为标准了。但近来国内书局出版的教科书,其教材的内容,有时不免采及荒诞不经的事实。结果不特不能启迪民智,反足以戕贼青年的理智,其流毒真不堪设想。所以,改良教科书一事,确属目前当务之教育界诸君,共同加以检查而改善之。

在教材方面,应有两点注意:一方面,恢扬固有道德;一方面介绍世界科学,以期适合于国家民族之生存,和社会之需要。务使一般学生读之,可以养成健全的人格,得到丰富的知识。这才能得到教科书的功用。

 广州的小学生在做操。

(五)注意教育的目的和途径

教育之目的,在养成健全的国民。对男子和女子两方面,都要注重。就其途径言之,则男子方面,一方面应致力于科学的研究,以期获得真实的学问;一方更应致力于德性的修养,勤苦耐劳,节俭朴实,以养成高尚的人格。这样双方并进,力行不懈,才能适合现代的需要。女子方面,则应使明瞭求学的意义。而对于家政的管理,子女的养育,尤当切实研究,以期学成后人人都成为贤母良妻,这才能完成妇女界对民族国家和社会所负的使命。

要而言之,教育的目的,不单在求学问,尤重在养成高尚的人格。否则,祇愿求知识,而忽略道德的修养,结果有才无德,适以济奸,其流弊将不堪 设想了。现在男女两种教育,已有显著的进步。希望大家就目前教育制度的内容,加以研究和改善,使不至畸形发展,而能适 合国情,以养成健全的国民,而为复兴民族的张本。

1935年改名后的广东省立广州女子师范学校,创办于1907年,初名官立女子初级师范学堂。图为广东省立广州女子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的全体职员。

(六)教职员当以身作则提倡节俭

学校生活要俭朴,前面已说过了。教职员与学生共处一堂,观感最切。古语说,“上行下效,捷于影响”。故教职员宜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以冀挽回奢侈颓靡的风气。

但近日有等教员,于学务外,并营商业。这样分心外务,既使学生学业受其影响,且有时为推销货物起见,更不免向学生方面宣传鼓吹。教育是神圣不过的事业,若以庄严的教坛作为推销商品的场合,就令所卖的是日用必需之品,已难免渔利的譏评。若属于奢侈品和嗜好品,那就更无意义了。

学生在求学时期中,本是分利的分子,多一分的耗费,家庭便多一分的负担,直接养成学生奢侈之风,间接酿成社会贫困之害。这等事,决不是我们教育家所应干的。

 执信女子中学的学生在野外活动。

(七)体育之目的

人有恒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可知欲求精神的健全,必先锻炼体魄。现在中等以上学校有军事训练,小学有体操游戏。这都是体育方面的功课。

但体育的目的,不仅仅在养成少数体育专家,是要普遍的养成多数强健国民。所以学校的体育课程,应该贯彻这个宗旨。勿徒注意于选手的训练,以图竞赛时获得胜利,而猎取当前的荣誉。应当注重全体学生普遍的训练,使体育的效果,普及于全国人民。

1935年12月,广州青年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的示威游行。

(八)促进成年教育的普及

我国教育未普及,人民识字的尚属不多。即在城市谋生的人们,亦有未识之无的,乡落里面更不消说了。现在要国民教育的普及,须从强迫入手,强迫教育须从推广义务教育入手。这项办法,本省三年施政计划中已有详细的规定。

至于成年教育,须同时补救的。补救的方法,唯有厉行识字运动,先从城市入手,渐次推及乡村,庶可减少愚昧的文盲。务使成年的人都能够粗识本国文字,能够阅读书报,然后一切政教的效率才能促进。

综合上述八点,都是兄弟就现在的教育状况观察所及,认为应加注意的,今日得和诸君聚首一堂,谨把积存胸臆的几点意思贡献出来。诸君都是教育巨子,希望把兄弟的话拿做参考。将来教育事业刷新猛进,达到复兴民族的伟大目的,都有赖诸君的努力了。

 30年代琼崖农业讲习所的学生在田野实习。

有历史才有现在,

知过去才知兴衰;

《广州旧闻》,

讲述广州2300年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条真诚建议
取消“教师节”呼声高涨,收朵鲜花也不行!老师的表态出人意料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十二)
全国最牛的教师答记者问:太精彩了
“放羊”,一种比较理想的教育方式
[转载]走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新语文教育”流派代表韩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