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广州地铁梦想的人,是个老资格的大领导!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 '广州地铁'梦想的人,是广东省的老省长陈郁。

陈郁,这是一个老资格的大领导!

我们看陈郁的生平:

陈郁(1901年-1974年3月21日),广东省宝安县(今深圳市)南头陈屋村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之一。

曾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三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省长、煤炭工业部部长等职务。

陈郁,1901年出生于贫苦海员工人家庭。

1920年冬,广州汽车学校毕业后到轮船上当上了海员。

1922年1月12日,陈郁参加了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5年6月19日,香港海员打响了省港大罢工的第一炮,陈郁到深圳,负责接待和安置工人。同年8月,加入进步组织。

1927年初,陈郁任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主席。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陈郁率领一支工人赤卫队参加战斗,12日,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陈郁被任命为司法委员。

1928年3月,陈郁任香港市委书记兼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主席。

1930年9月,在上海召开六届三中全会,陈郁出席了此次会议,被选为中央委员。

1931年1月,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1931年6月,陈郁到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在苏联期间,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劳动锻炼,被称为'红色工人彼得'。

1940年春,陈郁回到延安。

1943年,陈郁调到西北财经办理处,领导边区的工业工作。

1945年4月,陈郁被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江西省委副书记、东北局工矿处处长、东北工业委员会副主任,还曾任辽宁省委书记、长春市委副书记。

1948年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常委等职。

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部长、煤炭工业部部长等职。

1958年8月,陈郁调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省长。

1966年4月,陈郁任中南局第三书记,主持中南局的日常工作。

1968年2月,陈郁任广东省革委副主任、核心小组成员。

1974年3月21日,陈郁在广州病逝。

广州轨道交通“十”字形线网规划的雏形形成于1958年,提出这个梦想的人就是当时的陈郁省长。

1960年夏的某日,陈郁省长召见广东省地质局局长和水文地质勘察一大队的工程师,开门见山地问:'北京能搞地铁,广州为什么不能搞?'

陈省长接着说:'广州被珠江水包围了,地下水很多,修地铁很困难?我就不相信,广州会有这么多水?' 

在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广州地图,陈省长一挥手,在地图上'了一个大大的'十'字:'请你们组织力量,以中山路为一条东西向的线,以维新路(即今天的起义路)为一条南北向的线,钻几个孔看看,看到底有没有水。'  

1960年8月,广州地铁的第一钻在市区里悄悄打响。

31岁的吴章圣,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弟子,担任了广州地铁第一份地质勘察报告的项目工程师。

奋工程队战了大半年,在广州市的大地上,打下了6个深深的钻孔。  

这6个钻孔,分别打在了广州市的两级地基上--打在台地上的有铁路局(今共和路)、东较场(今烈士陵园)、宣东路(今东风路与吉祥路交界)和水产厅(今海珠区南华东路)。打在冲积平原上的则有维新路(今起义路,属珠江平原)、泮塘(今中山八路,属西关平原)。

这6个钻孔都钻得很深--总共进尺是1860米,平均每孔进尺310米,而最深的一个,则达到了498米!

钻探的结果是:广州市的地下水其实并不算太多,而且基岩较高,这种地质条件,虽然复杂,但却完全可以建地铁!  

陈郁省长的地铁梦,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科学基础。

《广州市地下铁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诞生了。

这份秘密报告经陈郁省长阅过之后,便沉睡在有关部门的铁皮柜里,事隔四十多年之后,在白云山下、绿荫深处,地质部门的某个档案室里,找到了这一份广州地铁最早期的地质报告。  

这份被阅得残破卷边的报告原件上,记载着的日期是'1961年7月',封面的右上角,清晰地看到当年盖下的'绝密'的印章。

报告的正文之后,还收录了20多张附图。

这些图纸,详细地记录了当年6个钻孔的位置、深度、地质、水文等详尽资料,这是第一次揭开了广州城地下岩层的神秘面纱。 

1965年,共和国持续了3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刚刚过去,陈郁省长的地铁梦开始升腾。

这一年的3月,美国悍然扩大了越南战争,美机频频地向我国在北部湾打渔的渔船开火。

在这种战争危机一触即发的形势下,广东省委省府向中央力陈:要在广州抢建一条'平战结合'的隧道--战时用于疏散群众、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战后,则可以用来铺设地铁、发展交通。

在建议得到中央的首肯之后,在中山纪念堂的4000人干部大会上,宣布了振奋人心的'广州城要修地铁'的消息。  

广州人的地铁梦,毅然地踏出了第一步。  

1965年春,广州市政府一号楼的五楼,挂出了一块牌子--'广州市地下电车工程建设指挥部。'

当时,担任总指挥的是市长曾生,副总指挥是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林西等人。

陈郁省长,则是这个指挥部的主管。  

当时,指挥部下仅设有一个工程处、三四名技术员。

这年秋天,一位年轻的大学生走出了广东工学院的大门,来到了这个神秘的指挥部工作,那一年,他才刚刚满23岁,而他,就是在后来的40年岁月里,为广州地铁屡建奇功、荣获全国劳模称号的总工程师--陈韶章。  

当年7月,工程处的技术人员就迫不及待地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第一次考察。

7月中旬,他们一行抵达北京时,北京地铁工地的周围,是岗警林立,根本就不让外人靠近。

所有的技术资料全都打上了'绝密'的标记,严禁外传。他们唯一的收获,便是一张'北京地铁车辆限界'的照片。

在上海,上海地铁正处于紧张的筹备阶段,一切情况都'无可奉告'、秘而不宣。

偶然的一次逛街,技术员在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二手的苏联地铁教科书。

而在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一张残旧发黄、带有坐标数据的老照片,和一本从上海街头捡回来的旧教科书,就成为了广州地铁技术人员资料库里的全部家当。  

广州地铁,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艰难起步。

这项战备工程需要高度保密,因此,林西副市长就根据'地下'二字共有9笔,把指挥部改称为'九号工程'。

工程动工之时,同样是出于保密的原因,办公的地点搬到了广州北郊人烟罕至的204大院。  

当时广州地铁的线网规划,从埋深到走向,都是陈郁省长亲自定的。

陈郁省长当时的设想,是要在羊城的地下修一条'十'字形的隧道:纵向的南北线,从南方大厦、人民路、解放北到三元里,横向的东西线,则沿着今日的东风路从西场到东山。一旦战争爆发,广州城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人群,便可以沿着这条地下通道迅速汇聚到解放路,然后再往北行,分别疏散到白云山、越秀山。

尽管后来,那条计划中的东西线没有筑成,但这一份蓝图,与30多年后经反复科学论证定下来的一、二号线,却是惊人的相似。

当时南北线的施工,从粤北的坪石、江西的安源、东北的阜新、河南的平顶山等地,调来了10多支煤矿的矿工队伍。

由于当时的财力物力都非常匮乏,千方百计,才筹集到1300万元,当时的曾生市长,曾力倡要按将来能运行地铁的大断面来打,但形势所迫,隧道要以战备为主,并且一定要限期完成,而因为物资短缺,这么大一个工程,竟然连混凝土都没有,隧道只能按煤矿的小断面来设计开挖,挖通以后,在泥地上铺上砖块木板,只求无轨电车能够开进开出!  

1966年,竣工后的'九号工程',断面只有3米宽、2.85米高,而且隧道处处岩石裸露,处处布满一根根坑木支架,根本就无法运行地铁,最终,只能作为一个巨大的防空洞来使用。

1966年,'文化大革命'突然爆发。

广州地铁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以一个巨大的遗憾而告终。 

1970年,广州地铁第二次上马。  

广州市打算自行开发三台直径为400CM的联合掘进机,用来扩阔'米已成炊'的南北线隧道,以真正实现广州城的地铁梦。但当时,由于特种钢材没有,外汇没有,有时连科研经费也没有,于是,不出一年,第二次上马夭折。  

1971年,广州市再一次扯起了地铁的大旗,地下工程施工队伍,在惠福路打了一个竖井和一个斜井,想接通'九号工程'的隧道。但一动工,便知道扩建的难度实在是大得超乎想象,第三次上马,匆匆下马。 

10年来,广州地铁已经是三起三落。

陈郁省长,依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独自一人只带着随身警卫,钻入到羊城的地层深处,徘徊在'九号工程'那条长长的、黑漆漆的隧道里,心潮起伏。

1973年,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扩阔南北线,挖出一条大断面的东西线,搞成一条像北京那样的地铁隧道。

1974年,广州市决议:广州地铁必须上马'。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云集广州,进驻了北郊的204大院。  

广州地铁的工程建设之火,第四次重新燃起。

当亲眼注视着东西线地质勘察的第一钻打响之后,陈郁省长启程前往西沙视察。

在西沙的海上感染风寒,返穗后,陈郁省长一病不起。当年年底,病逝于广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广州地铁,第四次下马。

但是,广州地铁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的!

【中英双语】

The dream of Guangzhou Metro is not just a dream about transportation; it is more a dream about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happiness of its people.

广州地铁的梦想,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交通的梦想,它更是一个关于城市发展、人民幸福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地铁11号线最长、难度最大的岩溶区段地层掘进重大风险被攻克
从广州地铁五号线看地质勘察局限性
广州地铁九号线2016年前开通
“衡盾泥”:破解盾构施工世界难题的“中国创造”
地铁是怎样建成的? (图文完整版)
广州地铁起火?乘客摸黑逃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