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民初南海与番禺的县域分界线

       明清以来,南海与番禺两县,均是广州府下属县,两县相邻,边界漫长,其中广州城,两县各占东西,共治一城。康熙二十五年(1686),南海与番禺共同割地置花县,此后两县边界大致稳定,一直到清末民初。

       清末时,南海县东面边界,全部与番禺县相连,而番禺西部边界,禺北最北段小部分与花县相连,其余禺北大部分与南海相连,直至禺南的最北段,剩下的禺南部分西部边界与顺德及香山两县相连,即番禺的西部边界由北到南与花县、南海、顺德、香山四县相连。

        南海与番禺的边界,部分是以江河为分界,以珠江、花地河、陈村涌等江河为分界的边界段是比较明晰的,但其他陆地上的分界段,即由石门开始到广州城五仙门的陆界就比较复杂,特别是广州城(捕属)的分界。

       本文详细探讨一下南海番禺两县的边界线。

       首先先看广州城两县的分界,民国《番禺县志》的记载最为详细。内城,从郡署(广州府署)分界,西属南海,东属番禺;郡署前横街,又从街心分界,自照壁至藩署(布政使署)前止,南属南海,北属番禺;藩署前又从方岳牌坊到正南门街,西南海,东番禺;郡后墙中起至司后街、正南街口,街南番禺、北南海;正南街与都土地巷街,西南海,东番禺;折而西三多里街,南南海,北番禺,转而北至越秀山应元宫,西南海,东番禺。外城,从归德门外直街,西南海,东番禺;海面自海珠西至白鹅潭,岸北南海,岸南番禺,至花埭口则东西分。城北,从五层楼雉堞外山坳分界,大北门至三家店属南海,萧岗以北属番禺。

《番禺县志》捕属图,有两县的分界线,笔者根据图中的分界线划出红线。

       除《番禺县》志记载城内两县分界线外,道光及同治版《南海县志》等其他史志亦有记载,两县分界线走向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南海县志》没记广州府署为中线,只记布政使署西侧,因广州府署就在布政使署西侧,因此也是区别不大。

       由于番禺县志》捕属图分界线段及街巷文字模糊,图中位置难以弄清,笔者根据番禺县志》文字说明划界,在清末的《广东省城图》画出县界线。《广东省城图》为彩绘图,城中街巷及地标建筑都比较详细,所以经笔者划线后就比较清楚了,但《广东省城图》并非利用地理的经纬及比例所绘,图中地理位置并不精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图。

笔者根据《番禺县志》所载文字画出两县分界线《广东省城图》。

       南海与番禺两县的分界线,在现今的广州市,城中的分界大致是北京路、正南路至到越秀山,大南门在现北京路与大南门路相交处,归德门在现解放路与大德路相交处,大北门在现解放北路、盘福路、镇海路交界处。现今有南海与番禺是以解放路为分界之说,这并不准确,原内城是以五层楼、正南路、北京路为分界,沿玉带濠(原南城墙)到解放路,然后解放路到珠江才是原外城的分界。

       广州城以北,就是南海县恩洲堡、黄冈堡与番禺禺北的分界。南海与番禺分界线从大北门沿三元里东侧的白云山边一路往北,直至佛岭市(现今新市),然后分界线折向西,经大圃(大埔),然后到张村附近再往北穿过石井,到达浮山,浮山是南海黄冈堡最北端的村庄,北部与番禺岑村相邻。分界线围着浮山和岗亭折回东南,在岗亭和古鉴(庆丰)中穿回,然后转向西南,在古料涌口出小北江。

       南海界内的的边界村庄有:三元里、瑶台、滘、岗贝、棠下、棠溪(唐溪、棠谿)、棠涌、大埔、平沙、潭村、浮山、岗亭、马岗等,番禺界内的边界村庄有:萧岗、马务、乌石岗、黄沙岗、小坪、石井、张村、大岗、滘心、岑村、海头、杨梅岗、石门、庆丰等。其中南海界内的潭村有属番禺的历史,晚清到民国时怎样划变到南海不得而知。

《番禺县志》广州城北外白云山图局部,可见南海县界。

广东陆地测量局于民国二年(1913)测图的石井图局部,笔者划出县界红线及作出县域标注。

广东陆地测量局于民国二年(1913)测图的石井图局部,笔者划出县界红线及作出县域标注。

      南海与番禺两县的分界线从古料涌口出小北江折向北后,基本依小北江为分界,西岸南海,东岸番禺,一直往北到南海贤鲁岛的西南涌出口,对岸番禺有鹤岗、蓼江等村。西南涌口再往北,就是峡石村,峡石是番禺村庄,但又在南海县地,这里是南海最北端与番禺相交之处。峡石自民国起,就一直属南海县地,直至1950年之后再划回番禺。峡石对岸番禺有蒲村、杨山等村。

《番禺县志》图,番禺西部与花县及南海的分界,笔者作出峡石的标注。

       广州城以南南海与番禺的分界,原芳村地区以花地河为界线,西岸属南海,东岸属番禺,西岸的石围塘、五眼桥、增滘、棉村、龙溪、菊树、赤岗等村属南海,东岸的芳村、花地、东漖(东滘)、茶滘、西塱、南漖(南滘)等村属番禺。

《番禺县志》图番禺东部南海边界处花地河部分。

       南海番禺分界线花地河在漖处出珠江东平水道后,东平水道南岸是南海季华堡(三山),其中对江沙岛归属南海,然后分界线往南转入深涌水道,深涌水道西岸属南海,东岸属番禺,这里是南海三山岛与番禺南浦岛相邻。再往南,以陈村涌作分界,西岸南海,东岸番禺,南海东部最南端就是林岳堡,对岸番禺则有石壁、大洲等村。林岳堡南福村就是南海东部边界最南的村庄,东邻番禺,南邻顺德,南海与番禺禺南的分界线就到此为止。

《番禺县志》图番禺东部南海及顺德县相交之处,笔者作出南福的标注。

       清末民初南海与番禺两县的边界,就是从峡石到南福。但经过百年后至今天,当年的南海县与番禺县各自地域均已大大减少,特别是现在的番禺区,只得原禺南部分的一半地方。现今佛山市南海区与广州市番禺区相邻的地方,就剩下原南海县季华堡与林岳堡这一段,两区边界即是三山国际货柜码头到南福村的十数公里。近年,南海在南福村附近的联安水闸处,建起了一个南番顺地理文化园,因为这里是南海、番禺、顺德的相交之处,数百年来也一直未变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广州府治南海、番禺二县说商榷
莱山和芝罘之间的“界牌”村,老辈就是福山和牟平的分界点
南越国
“自梳女”兴起背景探析
南海县建国前的堡都图甲
李海荣:也谈“番禺盐官”(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