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军旅长50年后忆邦迪拉之战:部队完全失控,如惊弓之鸟奔逃


作者:风千里

“到了11月19日的正午,在丢掉了所有高地并与营级部队和师部失去联络后,我下令部队撤退。在路上我遇到了第3查谟-克什米尔联队,我让他们掉头,并在鲁帕后侧高地站稳阵脚。入夜后,中国人袭击鲁帕阵地,经过短暂交火后,我们不得不再次撤退。这回是撤往查库,此时部队已经完全失去控制,他们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朝山麓小丘奔逃”

——印度第67旅旅长古尔布斯-辛格在2012年接受采访

【2012年,接受今日印度采访的原67旅旅长古尔布斯-辛格在回忆起邦迪拉之战时,对50年前中国军队的攻势依然心有余悸】

1962年11月18日,我西藏边防部队在西山口和略马东接连取得胜利,吹响了印军在整个东段战场的丧钟。不过,在整个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地区的印军指挥系统尚在,作为印军主力的第4师之战术指挥部,依然盘踞在德让宗至邦迪拉的狭长地域内。虽然丢掉了西山口,并在略马东被打得支离破碎,但在德让宗至邦迪拉一线,印军依然有能力进行反扑,此时还容不得丝毫大意。胜利完成第一步作战任务后,我军的主角换成了担负远距离迂回穿插任务的第11师,其32团、33团已经出击奔向印军主阵地。

【在邦迪拉-德让宗山路上清障的印度士兵】

早在10月17日,当11师师部进抵东日则时,第32团主力就奉命越过拉洪桥,沿着盘山公路向德让宗方向开拔,同时命令第7连沿着东日则东南方向,向桑提进发,以配合团主力的行动。18日上午8时,当西山口处在激战之时,作为先头部队的第2营首先抵达巴鲁以东,并和在此地修路的印军部队交火。对西山口战况茫然无知的印军被突如其来的子弹打懵了,大部溃散。当32团剩余主力跟上了时,又和支援上来的百余名印军接战,结果还是一样,印军官兵在32团密集的弹雨下夺路而逃,到正午时分,32团已经逼近德让宗东侧,沿山路多次击溃和扫清了印军残余,还击毁了多辆印军坦克和卡车。

不久,32团先头就已经逼近新德让——而此地正式印军第4师战术指挥部的所在地!在混乱中,部分印军部队却表现出了非同以往的机智与英勇,印军第48旅马特拉斯联队第1营第4连的官兵就在连长的指挥下,趁32团还未切断通往打陇宗方向的山路,占据公路西南侧高地进行阻击,在该连的掩护下,印军第4师指挥部得以侥幸从新德让逃脱,而该连却被我军全歼。

10月17日晚上8时30分,32团第2营攻克新德让,到18日正午,第32团第7连官兵也经过桑提抵达新德让北山,在吃掉了印军一个排后与团主力在新德让会合。第11师的初战还是非常顺利了,不过由于没有及时吃掉第4师战术指挥部,一劳永逸地瘫痪敌军的指挥中枢,多少让官兵们感到遗憾。

【印度马特拉斯联队在德让宗一带构筑的防御工事】

视线转向33团。该团的主攻方向是邦迪拉山,该山为东西走向,是印军第4师最后的防御堡垒——邦迪拉北侧的天然屏障。此地山势险峻,丛林密布,林间到处是带刺的灌木,十分难行,邦迪拉山南侧腰部盆地上坐落着邦迪拉镇,败退而来的印军和此地的守军兵合一处,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邦迪拉山主峰高3600米,从德让宗通往邦迪拉的公路由主峰东侧山口穿越,主峰西侧山口还有南北走向的土路一条,南通往邦迪拉镇,北至拉洪西侧与公路相连。印度第48旅第1锡克轻步兵营、马德拉斯第1营以及第4师师属炮兵1个连,师机炮营1个排,以1500余人的兵力,以邦迪拉主峰东侧山口为中心,在正面约4公里的山梁上跨公路形成一线式布置,企图利用地形组织我军南下邦迪拉镇。除了数量不菲的轻重机枪在公路两侧布防,在邦迪拉镇东北方向印军还部署了4门4.2英寸重迫击炮,在镇内还有4门MK2型25磅加农炮,第48旅旅部就位于镇东北侧。

【在邦迪拉附近的密林土路行进的印军士兵】

【我军炮兵部队以人挑肩扛的方式运输迫击炮弹】

18日下午2时40分,我军第3营的第7、8连和机炮连官兵沿邦迪拉主峰西侧山口土路行进至主峰北侧约1500米处,发现有敌军活动,随即隐蔽并进入战斗状态。在对敌阵地进行简要侦察后,我军决定派第7连沿道路向主峰上的印军左翼阵地实施强攻,拿下敌阵地后向两翼与纵深发展,第8连沿道路左侧协同第7连进攻,而机炮连凭借82毫米迫击炮和火箭筒以火力掩护两个连。给连官兵巧妙地利用山路两侧森林作为掩护,隐蔽前进。担任主攻的第7连第2、3排在抵近印军外围阵地数十米时被印军发现,并遭遇其猛烈的机枪火力攻击。两个排不顾伤亡英勇地发起冲锋,连下两道火力封锁区,不过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2排排长牺牲,3排排长重伤,几乎所有的班长都出现了伤亡。

下午4时,第7连接近印军主峰左侧阵地,但却遭到敌军猛烈还击,机炮连的82毫米迫击炮及时予以支援,第7连也排冲锋枪手(即手持56式冲锋枪的战士)利用树桩隐蔽射击,吸引敌军火力,同时派突击队向印军侧翼迂回,在看到敌军隐蔽的暗堡时,3班班长田景坤主动请缨,他抱着捆好的集束手榴弹,冒着敌军弹雨灵活地跑到暗堡盲区,将手榴弹精准地投入机枪口,成功将其摧毁。

田景坤的英勇举动成功为大部队打开了通向主峰的道路,7连后续部队趁势发起冲锋,迅速拿下了主峰阵地。印军其余部队见到主峰失守,又开始重演逃亡的戏码,纷纷向南夺路而逃。田景坤一马当先,率领本班战士向右侧方向追击敌人。在连续拔掉3个隐蔽火力点,并以低地迂回的方式,用手榴弹炸掉印军前沿工事后,又跃入印军阵地,带领战士们利用印军堑壕阻击反扑的印军,仅仅几十分钟的战斗,田景坤和他们的第3班战士们就歼灭5名负隅顽抗的印军,缴获2挺机枪和6支步枪,为大部队的前进扫清了障碍。战后田景坤凭借其英勇的战斗表现,荣记一等功。

【2012年,邦迪拉之战中的部分功勋战士合影,左一为田景坤】

当日下午5时30分,在第7连的连续攻势下,印军在邦迪拉山的防御已经支离破碎,除了少数人依旧在做困兽之斗外,大部分印军丢掉阵地仓皇奔逃。做助攻的第8连和机炮连在消灭了邦迪拉山口及其两侧高地的印军机枪阵地与暗堡后,在下午5时40分第7连成功会师。第3营主力重组,开始向山口以东发动突袭。而印军第1锡克营在失去主峰阵地后,整个防线已经濒临崩溃,在第3营向东扩大战果时,印军开始大批逃亡,但邦迪拉镇内尚有印军炮兵,并不断向行进中的我军进行炮击。此时第3营第9连进入邦迪拉主峰阵地,作为后备力量支援第7,8连的战斗。当日下午6时,主峰以及东山梁附近的残敌被完全肃清,第3营全体转入防御状态,进行休整。整个邦迪拉主峰阵地战斗持续了3个多小时,共歼灭印军105人,缴获坦克两辆M3A“斯图亚特”坦克,迫击炮17门,机枪9挺,而第3营有15人牺牲,39人负伤。

【英制42英寸重迫击炮,这型火炮是印军在邦迪拉镇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56式火箭筒在邦迪拉及随后的追歼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为1969年在珍宝岛一带使用56式火箭筒训练的我边防战士】

此后,邦迪拉镇内的印军炮火持续到了夜间,在午夜时分戛然而止。10月19日0时,第33团兵分两路向邦迪拉镇开进,在进占镇内后才发现印军的炮兵及其他部队早已向南逃窜,很多迫击炮和加农炮都还没来得及转移,我军判断印军应该刚离开不久,遂留下第3营第7连和第9连在邦迪拉和东山梁阵地进行警戒,其余主力迅速向南追击。19日是整个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战场的重要节点,在19日前,我军还处在攻坚状态,而19日后,我军开始乘胜追击,中印两军士兵至此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疯狂地奔跑。

【在巨石间作简易防御阵地的印军锡克族士兵】

10月19日上午,第33团第3营在追击印军第48旅余部至登嘎威利西侧时,与北援的印军第67旅查谟-克什米尔联队第3营狭路相逢。北援的印军原本就因撞上南撤的印军部队秩序开始变得混乱,第3营趁势向两支部队发起全面进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这两支回合的遭遇毁灭性打击,印军北援的计划破灭。

印军这种“溃退-支援-再溃退”节奏很快引发了多米诺骨牌的效应。紧接着,第67旅旅下属的另外两个营在北上支援途中撞上了溃退下来的48旅与查谟-克什米尔联队第3营的残兵,再得知邦迪拉已经我军攻克后,遂准备就地固守。但在败兵的冲击下,印军甚至连稳住阵脚都变得异常困难,士气也受到严重打击。

这一情况很快被我先头部队侦知,第9连迅速行动起来,准备以猛打猛冲的气势打印军一个措手不及,尽可能多地歼灭印军。中午12时50分,第9连首先与公路两侧负责警戒的印军一个营交火,由于行动迅猛,很快就将这个营全歼。与此同时第8连有从山路两侧直插入敌军背后,一举切断后路。营属机枪连和82迫击炮排也即使跟上来支援步兵作战。当印军指挥官发觉我军的动向后为时已晚,印军中的老兵开始利用巨石,树木和汽车做掩护疯狂反击,第9连在枪林弹雨中坚持前进,直到火箭筒班的战士及时赶到,用火箭筒连续干掉多挺机枪,以及多辆卡车和1门4.2英寸迫击炮,敌军的火力才受到压制。印军见状开始陷入混乱,不少人丢盔弃甲,夺路而逃。而在沿山路奔逃了不一会,还在边跑边回头张望的印军官兵迎头撞上了早已穿插到后路的第8连官兵的枪口上,300名印军被堵截,除了少数侥幸逃脱,大多数被歼灭,不少印军士兵更是慌不择路,摔下山崖而死。到下午3时,在第8、9连的夹击下,印军的援军和溃兵被尽数消灭。此战共击毙敌170人,俘虏34人,俘获火炮6门,汽车15辆。

【在邦迪拉南部山路上中弹起火的印军M3A轻型坦克】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第33团接连发起了几次气势如虹的追击战,在查库、多龙桥等地先后歼灭多支印军北援和南逃的队伍,并与驰援而来的藏字419部队第154团一道,于11月21日左右,成功推进至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一带。其中,第33团第2营推进伏特山口,在这里展现在第2营官兵们的,是一望无际的印度阿萨姆平原,印度东北方的大门被西藏边防部队骤然打开了。

众所周知,我英雄无敌的部队,此时接到了11月20日总参发布的停止反击作战的命令——

“自22日零时起,我军停止反击作战,不打不追,一线追击部队在21日24时前进至何地,即停止在何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营“攻坚”一个旅,印军旅长却撒腿就跑,这是什么情况?
被四野二流部队歼灭后,被俘美军军官不服:“你们这样打不公平。”
我的老团长田启元,在1962年对印反击战中,被官兵称为“战神”
树上架炮、挨个点名,记对印反击战瓦弄07高地战斗中的无后坐力炮
这位军械员战斗力太强悍,一个人单挑美军一个排,大获全胜
最真实、最壮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