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聂荣臻:清风店歼灭战
       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我军在清风店地区,全歼了蒋介石的嫡系第三军主力,俘虏了军长罗历戎,连同在保北地区阻击战的战果,歼敌总数达一万七千多人。这是我区转入战略进攻以来,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是运用毛泽东同志运动战、歼灭战思想,灵活机动,及时捕捉战机的成果。
       在正太、青沧、保北三个战役接连取得胜利的鼓舞下,我军士气高涨,我们也想乘这个有利时机,利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在保北地区歼灭国民党一两个师到个把军。于是,一九四七年九月,我们乘华北国民党军几个师奉调出关之机,以第二纵队加上独立第七旅围攻徐水,诱敌增援,以第三、第四纵队部署在徐水以北以东地区,准备待国民党九十四军或十六军来援时,在运动中歼灭之。
       十月十一日,我军一部猛攻徐水。另一部在容城、固城与敌人接触,原想将第九十四军等部分割开来予以歼灭。但因敌人五个师猬集一团,所以敌我双方在徐水东北地区形成了对峙。六七天来,虽然杀伤了不少敌人,但我们的战役计划未能实现。为了打破僵局,除以一部与敌保持接触外,我主力立即向铁路以西的易县、满城之间转移,以诱敌西进,拟乘敌兵力分散时歼其一部。这一行动能否如愿,也还难以预料。
       谁知正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飞到北平帮了我们的忙。他错误地估计了情况,误认为我军在保北地区,已被他的主力所箝制,陷入被动,脱不了身,于是,他命令石家庄的第三军军长罗历戎亲自率领主力赶赴保北战场,企图从南北两面夹击我军。我当时正在完县参加边区土地会议,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急电野战军的领导同志,告知了第三军出动的情报,要他们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在前线相机作出处置和部署。这时已是十月十七日下午,保北我军主力正在向路西运动。
       事后,听杨得志同志讲,他和杨成武、耿飚同志,接到军区敌情通报的时候,野战军指挥部正由驻地容城东马村向西转移。他们刚骑马走出十多里路,见到一个骑兵通信员,从东马村驻地飞奔而来,送来了军区发出的敌情通报。他们三人看完电报,得知罗历戎率第三军出动,喜出望外,立即下马,在路旁打开地图,仔细研究了这一情况。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只要不失时机,就可以打个漂亮的歼灭战。但是,我军必须在十九日以前,至少把敌人阻击在方顺桥以南。敌人从新乐到方顺桥,不过九十余里路程,而我军要从徐水以北,绕过敌人固守的保定,赶到方顺桥以南地区,路程在二百里以上。所以,歼灭敌人的关键,全在能否及时赶到预定地区。
       在这紧要关头,杨得志、杨成武、耿飚同志当机立断,定下决心,决定留第二纵队第五旅,第三纵队第七旅和第八旅,以及冀中军区独立第六旅等共四个旅的兵力,由陈正湘、李志民同志统一指挥,在徐水地区布下了阻击阵地,坚决把企图沿平汉路南下的敌人堵住。在保北地区的其余野战军部队,立即强行军,日夜兼程,向南疾进,一定要把这股北进的敌人,歼灭在方顺桥以南地区。他们定下这个决心之后,命令各部队务必在十九日拂晓前,分三路赶到指定作战位置。
       我们在完县看到了他们发来的电报。我认为,只要第三军继续北上,我们以七个旅的兵力,加上地方部队和民兵,在野战中把它歼灭是有把握的,野战军制定的作战部署是可行的。大家也表示没有意见。但是,有的同志说:“阻击要那么多部队吗?用一个旅就可以了。”我说:“一个旅不行。这是平原地区,不是个山口子,到处都要用兵,到了紧迫的时候,敌人也可能来个反包围。为了歼灭由石家庄北进的敌人,必须坚决把企图由保北南下的敌人堵住,才能保证消灭第三军的主力。”
       我们同意了野战军的作战部署。军区立即发布命令,令独立第八旅和冀中、冀晋的部队,以及该地区的广大民兵,死死拖住北进的第三军,既要迟滞其前进,又要阻止其后退,防止他们缩回石家庄,为聚歼这股敌人创造有利条件。
       向南疾进的部队,任务十分艰巨。最关键的是他们要在一昼夜多点的时间里,用双脚走完二百里以上的路程,如果让这股敌人赶在前头,就会越过方顺桥钻进保定,使我军歼敌计划完全落空。
       由于时间紧迫,各部队接到命令后,于当天晚上立即出发,一边行进,一边进行鼓动。指战员们听说要打大仗,一个个战斗情绪很高,一直保持飞快的行进速度。各部队都以令人敬佩的毅力,分别提前赶到了指定的集结位置。当我军到达方顺桥以南的时候,罗历戎带领的一万四千多人马,由于一路不断受到我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的阻击、袭扰,象蜗牛一样刚刚爬过定县城。
       十月十九日下午,我军在继续向南开进中,到达清风店附近时,听到了断断续续的枪炮声,看见了慌慌乱乱的逃难人群。部队在当地民兵的指引下,一路小跑,迅速将全部敌人迂回包围在清风店东北的几个村子里。指战员们当即连夜冒雨进行战斗准备工作。二十日拂晓时分,我军开始发动进攻。敌人判断我军十分疲劳,只要收缩兵力,固守待援,是不会被消灭的。罗历戎还有个错误的判断,就是在同一时间里,我军既要消灭他的部队,又要挡住北面敌人的增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于是,罗历戎以西南合村为指挥中心,将兵力收缩到周围几个村子,构成了所谓梅花形的防御配置。他一面向北平和保定发电求援,一面命令部队依托村庄进行顽抗。
       杨得志、杨成武、耿飚等同志,分析研究了这一情况,认为战役的关键问题,是对收缩的敌人,迅速加以分割歼灭,一旦拖长了时间,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决定对南合营、南合庄、高家佐、西南合村的敌人同时发起进攻。而把主要兵力和火力集中使用在南合营。这样,敌人第三军军部所在的西南合村就暴露出来了。
       攻击南合营、南合庄、高家佐、西南合村的战斗,打得十分英勇顽强,我军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和飞机的轰炸扫射,向预定目标猛扑。战斗进行到二十一日晚上,周围的几个村庄都被我军攻占,罗历戎剩下的一万多人马,被我军全部围困在西南合村。在这个不满四百户人家的村子里,敌人到处狼奔豕突,乱成一团。他们象热锅上的蚂蚁,连连向北平发出求救电报,但是,一直到二十二日凌晨,仍然不见援兵到来。
       他们的援兵在哪里?就在保定北的徐水地区。李文带领的五个师,虽有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孙连仲飞临上空督战,从空中和地面对我猛烈轰击和反复冲击,敌人的部队乘坐在一辆辆汽车上,准备一旦突破我军阻击阵地,就冲过徐水、保定,向南救援罗历戎。但是,被我阻击部队死死地堵住了去路,直到西南合村围歼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些援兵还被阻击在保定以北地区,并且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代价。应该说,保北的阻击战是打得很坚决、很出色的,没有保北的坚强阻击,也就不会有清风店的胜利。
       我军在二十二日凌晨,向西南合村发起最后进攻,很快地打掉了敌人的师部、军部。敌人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控制,被我军打得七零八落,原准备分三路突围,最后大部分不得不放下武器投降。
       我军冲入第三军军部据守的院落时,罗历戎带领三百多人仍在妄图突围,在我军的围击之下,都一一成了俘虏。
       清风店战役全歼罗历戎以下一万三千多人,无一漏网的消息传到完县,大家无不欢欣鼓舞。我和肖克、罗瑞卿同志就立即乘车赶到了南合庄野战军指挥部。在南合庄和完县土地会议上,我先后见到了被俘虏的第三军军长罗历戎、第七师师长李用章,第十九团团长柯民生,还有副军长杨光钰和军副参谋长吴铁铮。罗历戎和杨光钰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因为我在黄埔兼过政治教官,他们见到我后,都称呼我为老师。吴铁铮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他原来是共产党员,在“中山舰事件”之后退了党,堕落成了革命的叛徒。他见了我,显得十分羞愧,无地自容的样子。
       那个叫柯民生的团长,他说和我是同乡,也是四川江津人。我对他们说,这次内战完全是蒋介石逼迫我们打的,你们为蒋介石卖命是毫无意义的。我还说:“你们愿意留下,我们提供学习机会;你们愿意回家,可以放你们回去。但是,不管留下或回去,都应该认识过去的罪过,改恶从善,重新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我们放了一批俘虏,其中有姓柯的那个团长,因为他的家眷还在石家庄。他到了石家庄以后,在瓦解蒋军军心方面起了一些作用。我们在解放石家庄的时候,他又一次当了我们的俘虏。
       清风店战役胜利之前,我们在大清河北,以及在保定以北都与敌人打成了对峙。因为蒋介石急于想合围我军,罗历戎就从石家庄出来了,造成了清风店歼灭战的机会和条件。在军事上,就是要“动”,用“动”造成“变化”,再从“变化”中寻机歼敌。因此,我们不要怕走路,不要怕“泡蘑菇”,要在运动中捕捉战机,积极地扩大战果。可是,那时候,我们有的同志不懂得这个道理。在大清河北没有打好,本来没有什么,却有人说:“肉没有吃上,反把门牙咬掉了。”我们出击保北,围城打援,事前就有精神准备,或者是敌人不来,或者是敌人来多了,我们吃不了,不一定就能打出名堂来。啃不下敌人怎么办?走就是了,又有什么?事实上,正因为保北的苦战,我们在清风店才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就是在“动”和“变化”中,及时捕捉战机取得的成果。
       清风店歼灭战的胜利,得到了党中央的祝贺和嘉奖。朱德同志还即兴写了一首《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的诗,祝贺这次歼灭战的重大胜利:
       南合村中晓日斜,频呼救命望京华。
       为援保定三军灭,错渡滹沱九月槎。
       卸甲成云归故里,离营从此不闻笳。
       请看塞上深秋月,朗照边区胜利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蒋惊出冷汗:清风店之战绝不是失败那么简单,华北战场主动权丢了
1947年二杨先斩后奏,歼敌17000余人,毛主席:除去了我的心病
清风店战役:“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
1947年杨得志先斩后奏,歼敌17000余人,毛主席:解决了我的心病
敌军长穿士兵服藏于人群,我军甄别身份,俘虏兵“投石指路”
杨得志(36)人民,人民是我们打胜仗坚强的后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