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悟布袋诗偈,净心细品生活

净悟布袋诗偈,净心细品生活,以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
遇事有“退后原来是向前”的好心态,做一个“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人。



偈语是佛经中的唱辞,属于诗体,故又名诗偈。是作者禅学思想的结晶。

有一则描写布袋和尚与一位居士对话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布袋和尚运用偈语表达思想的深厚功底: 
居士:和尚有法号否?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码。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居士:和尚有行李否? 
布袋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居士:弟子愚顽,如何得见佛理? 
布袋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居士:和尚此去住宿何处? 
布袋和尚:我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智慧皆安排,千古无一匠。四门因果生,十方尽供养。 
居士异之,复作礼,留斋宿,布袋和尚书偈于门曰: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色彩。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静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这些回答,风趣幽默,机智含蓄,内藏玄机,生动地体现了布袋和尚的独特个性。

不妨了解净悟品鉴一下吧。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在布袋和尚那里,布袋与佛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布袋就是本心、佛性的象征。布袋最大的特点是“虚空”“佛学大辞典”解释“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虚空具有广大无边,无障无碍,无有差别,“心经”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是说本心虚空,无有挂碍。最后一句“自在”,指完全脱离了烦恼的束缚而通达自由,无碍之境。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这正是后世人们总是把“大肚能容”、“开怀大笑”等词与弥勒佛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布袋和尚偈语流传于民间的更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插秧偈》:“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这首偈语,语言通俗,含意深刻,把插秧与学佛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布袋和尚的智慧和才能。


偈中的福田一语双关,既是民间的良田,又是带有佛教色彩的福德之田“佛光大辞典”中,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奉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得福田。学佛犹如插秧,只有广种福田,才能收成无量福德

偈中的低头便见水中天“低头”是插秧所必须的姿势,同时也是学佛必须应有的态度。

“天”,既是人间的自然之天空,又是佛教的理想境界

六根在佛教经书上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佛门要求出家人去除一切私心杂念,静心修行插秧也是每行6株,而且要求去除秧根污泥,正好与佛教六根清静一语双关。谐音,成稻成道一语双关。最后一句退后原来是向前生动,传神,准确传达了农夫插秧时的情景,有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学佛修道与退与进的辩证关系。插秧是边退边插,而所植的秧却是在不断向前,所以后退即为向前。往往退一步才能发现海阔天空。

 


 净悟布袋诗偈,净心细品生活,以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再美的花园,都有不洁净的东西;再幸福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世界总是优劣并存,以清净心看世界,红尘的喧嚣就无法动摇你的心;用欢喜心过生活,生活中的不如意就影响不了你的心情。遇事有“退后原来是向前”的好心态,做一个“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人。

 

如果您在生活中有什么烦恼,修佛过程有不惑,或者修佛中有更好的感悟和心得,欢迎给一师师兄留言,一师师兄将会在微信中回复大家希望与师兄共同学习佛法,共同精进!感恩合十!

阿弥陀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放下包袱,即可成佛----白落梅
《弥勒》
弥勒菩萨诗偈
布袋和尚
退步原来是向前,解析布袋和尚的禅机——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