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向的人,凭什么不能谈诗和远方?!



1



什么是内向性格?




我读小学的时候,在班上能跟我说话的人均匀地分布在我周围1米的半径里。


在班级上不活跃,我在日常生活里也是见生人就躲。


不管是家人还是老师那时候对我的评语都是“这孩子太内(nuo)向(ruo),长大了怕是出息不了。”


就连我也认为自己特别内向,在找工作进行群面的时候,我也会刻意躲避需要“外向性格”的leader职位,而是会选择不太需要跟别人打交道的timer职位。


一般人看来,像我这样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在外人面前羞于表现自己,不太能够胜任团队型工作的人应该是十足的内向性格了,对我这样的内向型选手往往有一个很贴切的形容“看起来老实巴交”。


尽管我确实是内向性格,但我认为一般人对内向性格的人存在误解,内向型人格只是不喜欢与人交流,而不是不擅长与人交流、协作。


我更倾向MBTI16型人格对内向型人格的定义:喜欢安静和思考,并善于在独处和对知识的思考与学习中,而不是在社交活动中获取快乐。


当然内向型、外向也不是绝对的,心理学大师荣格在1921年出版了一本分量极重的著作《心理类型学》: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内向者和外向者,如果非要找到这么一个人,那应该去精神病院。



2



内向性格的人需要改变自己么?




好多人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属于外向性格的人,因为外向型性格的人更擅长社交,更讨人喜欢,他们可以通过与人合作提升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能力,而且外向型的人工作更有效率,更加积极进取。


前面已经说了,内向的人并不是不擅长与人社交,只是可能不喜欢社交。


而且如果这种设想成立,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战争与和平》、谷歌、微软、BAT了……因为这些科学家、艺术家和商业组织的创立者都非常倾向于探索自己的心灵世界,在独处中思考、发现真正的宝藏。


而且事实上内向型的人更擅长与人合作且更具效率。


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曾有一个“内向性格对协作、效率的影响”的研究。该研究将163名大学生按性格内向、外向分成几组,比赛谁能在10分钟内将T恤叠的最多。


每个小组中安排了两个托儿。一个托儿在开始时会说“我觉得肯定有更好的方法叠T恤”。另一名托儿则接话说自己有个日本朋友,教了自己一种方法,但是可能需要一两分钟向大家传授。


结果表明,内向型小组接受建议的比例比外向型小组高20%,而且最终成绩要高出24%。格兰特教授观察到,在外向型小组中,托儿的建议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为“每个人都在表达观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不仅如此,很多研究还表明内向型人格还有很多优势,比如更加讨厌混圈子而是追求稳定且优质的社会关系,民主、温和、从容的管理方式,更加深入思考,更为积极,更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


换句话说,内向型选手根本不需要考虑改变自己的性格(事实上也很难改变),而是需要学会一些方法,在合适的时候带上外向的面具,毕竟这个世界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内向很好,但或多或少会吃点亏。



3



策略一:学会沟通




很多内向型的人并不是不擅长沟通,只是不喜欢沟通,或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各种原因无意的忽略了周围人的感受、想法(尽管他们可能很愿意倾听)。


例如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是不是很让人惊讶,堂堂美国总统,而且那么擅长演讲,怎么会是内向的(有疑惑的读者可以看看前文,对内向的划分并不仅仅只看擅不擅长“说”和“社交”)?


但奥巴马确实认为自己非常内向,他在《无畏的希望》里就曾提到在他跟米歇尔刚刚结为夫妻的前几年,他都会因为“写作第一本书的需要”整天躲在铁路公寓后面办公室里。


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认为这很正常,可是却让米歇尔受尽孤独的煎熬”。随后的几年双方通过沟通、让步,逐渐的让奥巴马意识到“沟通是重要的”,不再那么容易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这是内向性格的人普遍有的一个问题,因为太注重独处,太注重追求内心世界的意义和心灵开发,很容易忽略周围人的想法、情绪,甚至还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因此内向型选手应该多多关注周围人的想法、情绪,多多与之沟通,并表明你的想法、感受。


我相信很多内向的人其实内心世界相当丰富、温和,如果他们愿意关心、了解别人,那所有人都将受益良多。



4



策略二:构建个人品牌




绝大多数内向性格的人都不愿意表达、推销自己。


但是这个世界毕竟是分工明确的,每个人都需要同别的人、机构打交道。推销自己、构建个人品牌实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内向的人更需要通过构建个人品牌来加强别人对你的认知,这样也能够减少同别人交流的工作量。


举个例子,如果你成功的构建起了“演讲大师”的个人品牌,那么自然而然会有许多演讲工作找到你,省去了你自己找活儿的麻烦。


那该如何构建个人品牌?


  • 首先寻找准确定位:找到自己擅长且喜欢的工作,积极钻研,做到优秀及以上。

  • 学会用事实说话:内向型的人不一定善言语,但可以通过卓越的成绩、数据展示自己。

  • 加强朋友圈建设:好多人认为发朋友圈是显摆,但并不是。没有人能时时刻刻了解你的动态。别人接触你最方便、频率最高的就是你的朋友圈。

    在朋友圈发布你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工作和学习思考(但不要滥)非常利于构建个人品牌。

  • 构建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可以有一点点虚构),然后反复讲述。


5



策略三:充分挖掘内向者优势



很多人有个错误的认识:只有外向型的人才能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但知名商业作者吉姆·柯林斯就在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里提到,真正成就伟大的企业家反而都偏向内向型。


他举例吉列前CEO科尔曼·莫克勒是一个极为内向甚至腼腆的的人,他的对手甚至因为他太内向,嘲笑他“性格懦弱”,但同样他也极具性格内向者的优势。


这样一个性格内向的“懦弱CEO”,两次击败露华浓的恶意收购,打败了以猛攻著称的佩雷尔曼,还说服大批经理人、股东放弃唾手可得的23亿美元短期收益,击败了Coniston公司发起的代理战。这个内向选手,只用了10年就把吉列的股价从14.92美元,一路带到了95.68美元。


内向型选手本身并不注定是loser,甚至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winner。所以性格内向的人不仅要学习一些外向型选手的优秀特质,更重要的是要挖掘自己身为内向型选手的优势。


例如:


  • 学会倾听,培养同理心。内向的人往往是内心敏感丰富的人,这样的人同理心也很强,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 学会让精神高度集中。越是专注的人,效率越高,内向的人可以省去大把社交时间,专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分提升效率。

  • 学会让自己开心。内向型选手开心的原因可能更加简单,比如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喝一杯茶。内向性格的人要去挖掘自己最本质的需求。

  • 学会更加沉静、谨慎、有条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内向型的人要更加注重沉下心来,不要去追逐外界的风向标,更不要轻易为外界所打扰。

  • 提升洞察力。提升洞察力的关键在于少说,多观察,多思考。不要总是急于表达,要知道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是很难学到东西的。

  • 学会守口如瓶,让人信赖。随便对别人评头论足,散播别人的秘密是很让人讨厌的,这样的人在职场也很难生存下去。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一种性格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没有必然的高低,也没有明确的分野。做好自己,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格拼图:如何优雅地拓展自己的舒适圈?
为什么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
咱们就别说什么内向/外向的胡话了
“每一个内向的人,都是社交天才”
写给内向的你 | 安静,是你最强大的力量
内向非缺陷:如何安静发挥影响力,获得不输外向型的幸福成就自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